此次回滬度假,唯惜女兒及外孫無暇伴行。一個奔九,一個奔八,垂垂老人斷然一舉萬裏之行。思鄉憶故之情難抑,癡其一也。祖國崛起,日新月異,欲睹其新嫵媚,食其傳統佳肴美味,以磬日思夜想,癡其二也。臨行兒孫叮囑殷切,必須日日通報呈帖。於是微信絮絮匯報,拙文儼成隨筆。編纂一二,命名《回滬瑣記》。日後重讀。唯求獨自竊然一笑也。補題拙詩一首如下:
五絕·回滬瑣記
曆曆回眸日,
千夢未勝收。
一言難以盡,
隨筆記鄉遊。
《回滬瑣記》之十一
隨筆《海上最江南的朱家角名不虛傳》
二十天的故鄉度假,臨近尾聲。兩年中經常牽掛的大小吃食,無不一而再再而三地解饞了。而現今如火山爆發般的千奇百怪的創新吃食,炫目卻缺失感覺。無暇嚐試。該辦的事也已告磬。於是決定了今天的遠足一遊——朱家角之行。網搜獲得路徑:2號線到虹橋火車站換乘17號線到達終點朱家角站,再換乘旅遊專線公交1510,三站路到達朱家角旅遊中心,隨即穿越青竹小徑,漸漸步入小橋流水之江南佳境。
瓦房沿河,石階錯落,石橋三四,碧波粼粼,烏蓬幽然往來,舟中大多歐美男女。優雅土產商寓小樓飯館比比皆是,玲琅滿目中品類遠超以往所見古鎮。古樸中盡現繁華,殘留之古舊鄉韻,給人溫馨。也許就是這些認同使我玩命般不斷打卡,留下如許多的江南水鄉之經典美景。一口氣打包在“即日匯報”後麵發給女兒時,隻見到了女兒的不同尋常的留言:爸!不要再發了!我的手機內存快要爆炸了。二五年十一月十日記於上海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