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烏克蘭軍工技術強項對華輸出 大力協助中國航母

(2012-06-27 12:50:53) 下一個

今年是中國和烏克蘭建交20周年,盡管中烏兩國已是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但有關紀念活動極為低調。除了4月9日烏克蘭農業巨頭ULF與中工國際簽署價值40億美元的合同作為獻禮外,還有5月15日中烏民用航空發動機全麵合作的簽約。

雙方似乎均刻意避開軍工領域的合作,涉及軍貿的隻字不提。實際上,中國是烏克蘭軍事工業第一大消費國,烏方更是期望中國在2013年後成為烏克蘭頭號軍事技術合作夥伴。

分析人士指出,迄今為止,烏克蘭已向中國出口了約30類軍事技術,其中涉及用於大型艦艇的動力係統、大型運輸機設計、超音速高級教練機、坦克發動機和空對空導彈等關鍵裝備。

20年,中國幾乎從烏克蘭拿到了想要得到的全部軍工技術。盡管烏克蘭的軍工家底已被摸得一清二楚,但在局部單項技術領域,中國仍將持續加強與烏軍工的合作。

“雙引工程”抄底烏軍工人才

中烏軍工合作,始於蘇聯解體後那段特殊時期。其時,獨聯體各國動蕩不安,人心惶惶,工廠、機構大量倒閉,軍工領域許多專家、教授失業,收入銳減。特別是一些尖端行業,大量一流的工程師陷入赤貧,美國、德國、以色列、韓國、新加坡等國科研機構紛紛派出專家前往俄羅斯、烏克蘭,以優厚條件招攬人才。

韓國的人才計劃卓有成效,烏克蘭專家隻要聯係韓駐烏使館,就可以拿到簽證和機票,並提供一個月工資。工資報酬沒有統一標準,視專家本人資曆和貢獻大小,一般1500-2000美元/月,知名專家3000-4000美元/月。

中國也加入了這一輪人才爭奪,采用的招攬方法類似韓國,但得益於蘇聯時期中蘇友好的淵源,一些留蘇專家學者通過學術交流、個人友情聯絡等多種形式,從烏克蘭請到了不少頂級專家。

在這段難得的時期,中國主動出擊,目的性很強,直奔軍工領域的關鍵技術,通過個人關係轉讓其技術成果。海軍專家李傑形容那時的工作說,中國人坐一個星期的火車,從滿洲裏出去,穿過西伯利亞,取道莫斯科,再到烏克蘭等獨聯體國家,進行摸底、契合,很快知道了對方有哪些技術可以進行合作;

之後,馬上就有大批的烏克蘭專家赴華,介入具體項目。

中國當時的基礎技術比較落後,剛開始技術交流的層次比較低,規模也比較小。後來,中國用輕工產品交換先進設備,烏克蘭專家開始大規模赴華。

這些專家大多是毛澤東、斯大林時代的老布爾什維克,重視中蘇友誼,生活要求不高,工作嚴謹,有問必答,技術、材料很爽快地提供,甚至掏心掏肺。

大約是1993年後,雙方交往起來就不那麽順利了。“有些技術材料絕對不給你,想要必須有些手段。”

李傑說,有人用一箱二鍋頭或中國的小土特產私底下交換一些東西,但像過去那樣在實驗室裏正兒八經的實驗,要價越來越高了,“後來幹脆隻談錢,沒錢門兒都沒有”。

為了招攬蘇聯軍工人才,中國政府為此啟動了一項“雙引工程”,專門引進獨聯體國家的人才和技術。據說,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主抓這項工程,並放言說:這是一批窮十年之力都無法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對我國而言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定不能錯過。

為做好“雙引工程”,國務院授權國家外國專家局於1991年正式設立國家“友誼獎”,用以表彰外國專家為中國所做的貢獻,各省隨後相繼設立不同地方政府友誼獎。

烏克蘭籍專家奧堅科·沃洛德梅爾、科瓦連柯、阿諾·阿夫恰茹克相繼獲得國家級友誼獎;卡強·鮑維爾·尤力耶維其獲得江蘇省友誼獎。

2002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內部報告稱:據不完全統計,10年來,通過官民並舉,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雙引工程”,從俄羅斯以及其他獨聯體國家大約引進上萬名專家,2000多個技術項目。

烏克蘭是“雙引工程”的重點地區,每年都有大批專家、學者應邀赴華講學或從事科研。中國駐烏克蘭使館一秘李謙如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說:僅2006年,國內邀請烏克蘭科技界專家學者赴華約150批次,2000多人次。

幫助培訓航母飛行員

中烏軍工合作,除了轉讓“瓦良格”號這一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大型項目外,在艦船、坦克、飛機的動力係統,特別是各型發動機方麵,表現最為突出。

目前中國諸多水麵艦艇,包括“瓦良格”號在內,還有“中華神盾”艦所用的燃氣輪機DN/DA-80、中國為巴基斯坦開發的“哈立德”主戰坦克所用的柴油發動機6TD-2E、新一代高級教練機獵鷹-15所用的發動機AI-222,以及適合高原山地直升機的發動機,均來自烏克蘭。

改良後的DN/DA-80,其可靠性、可維護性、大修周期、使用壽命均超過烏克蘭原裝。

燃氣輪機是現代化大型戰艦的“心髒”。《漢和防務評論》稱,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就從烏克蘭“曙光”機械設計科研生產聯合體引進了UGT-25000燃氣輪機,不過當時沒有轉讓技術。進入21世紀後,因經濟窘迫,烏終於同意轉讓全部技術。

為做好“雙引工程”,國務院授權國家外國專家局於1991年正式設立國家“友誼獎”,用以表彰外國專家為中國所做的貢獻,各省隨後相繼設立不同地方政府友誼獎。

烏克蘭籍專家奧堅科·沃洛德梅爾、科瓦連柯、阿諾·阿夫恰茹克相繼獲得國家級友誼獎;卡強·鮑維爾·尤力耶維其獲得江蘇省友誼獎。

2002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內部報告稱:據不完全統計,10年來,通過官民並舉,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雙引工程”,從俄羅斯以及其他獨聯體國家大約引進上萬名專家,2000多個技術項目。

烏克蘭是“雙引工程”的重點地區,每年都有大批專家、學者應邀赴華講學或從事科研。中國駐烏克蘭使館一秘李謙如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說:僅2006年,國內邀請烏克蘭科技界專家學者赴華約150批次,2000多人次。

幫助培訓航母飛行員

中烏軍工合作,除了轉讓“瓦良格”號這一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大型項目外,在艦船、坦克、飛機的動力係統,特別是各型發動機方麵,表現最為突出。

目前中國諸多水麵艦艇,包括“瓦良格”號在內,還有“中華神盾”艦所用的燃氣輪機DN/DA-80、中國為巴基斯坦開發的“哈立德”主戰坦克所用的柴油發動機6TD-2E、新一代高級教練機獵鷹-15所用的發動機AI-222,以及適合高原山地直升機的發動機,均來自烏克蘭。

改良後的DN/DA-80,其可靠性、可維護性、大修周期、使用壽命均超過烏克蘭原裝。

燃氣輪機是現代化大型戰艦的“心髒”。《漢和防務評論》稱,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就從烏克蘭“曙光”機械設計科研生產聯合體引進了UGT-25000燃氣輪機,不過當時沒有轉讓技術。進入21世紀後,因經濟窘迫,烏終於同意轉讓全部技術。

在航空領域,早在蘇聯時期,安東諾夫設計局就曾幫助中國設計製造“運五”型軍用運輸機。劃歸烏克蘭後,基於與中國航空工業的曆史淵源,安東諾夫一直想與中國就重型運輸機展開合作。

安東諾夫參與了2002年立項的ARJ21的設計工作;2004年又開始在“運八”F600型民用飛機的研製過程中進行了技術合作;2008年,中航工業第二集團與安東諾夫公司在北京建立航空工程研發中心,主要任務是逐步研發和設計成係列的貨運飛機。

2011年8月,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訪烏,兩國簽署了軍技領域的合作備忘錄。烏克蘭總理阿紮羅夫指出,烏擁有重型運輸機製造方麵的先進技術,中航集團和烏安東諾夫公司應該深化合作。

中國花了大價錢

經過20年的合作,中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技術家底已經摸清,總體評價是仍停留在20年前,沒有大的變化。海軍專家李傑說,烏克蘭的軍工技術停滯不前,一方麵,在蘇聯時期,烏克蘭主要為蘇聯軍工做配套,技術偏門,單項技術雖然很強,但基礎不牢;另一方麵優秀人才大量外流,經費投入不足,所以創新很難。

盡管如此,烏克蘭在大型運輸機、水麵艦艇的設計理念、關鍵技術、動力係統等領域,單門獨項的技術優勢還是令中國心動,仍有合作空間。

“設計裏麵的學問,一時半會兒很難掌握。”李傑坦言,比如說炮位的設置,“我們經常遇到這個問題,認為原來的炮位可以移除,但拆掉以後問題來了,整個艙位都要發生變化。”

設計思想和理念不是為了美觀好看,而是貼近作戰。“有的改不成、有的改得不好,有的幹脆變成敗筆。”李傑批評說,中國軍工在大型戰艦的設計思想和作戰理念上接近西方,但仍缺乏解決一些細微問題的能力。

中方有些技術瓶頸短期內仍難以解決,確實還離不開與烏方的合作。烏克蘭方麵也很清楚,自己的家底越來越薄弱,若不抓緊時機變現,再過幾年,恐怕更拿不出手了,因此特別重視與中國的合作,有意加快軍工技術的轉讓。

2011年6月18-20日,中國領導人胡錦濤主席近10年來首次訪問烏克蘭。雙方簽署了總價值約為35億美元的合同,中國還決定向烏方提供8000萬人民幣無償援助。

新華社報道稱,中烏計劃將雙方貿易額從2010年的不足80億提升至2012年的100億元。烏媒分析稱,大幅增加部分很可能來自軍工領域的合作。

胡錦濤主席這次行程很不尋常,專機沒有直飛烏克蘭首都基輔,而是先降落在克裏木半島辛菲羅波爾市機場。個中因由頗耐人尋味。

分析稱,中烏兩大敏感合作項目“歐洲野牛”登陸艦與航母艦載機訓練中心,均與克裏木半島有關,生產“野牛”的海洋船廠和尼特卡艦載機訓練中心均位於該島。

據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網站報道,中國和烏克蘭的“歐洲野牛”登陸艦項目始於2003年,有關技術談判持續了6年,直至2009年8月,烏媒體才公開這一消息,確認訂購數量為4艘。

俄羅斯對中烏軍工合作非常不安,甚至大為光火,曾指責這一合作項目侵犯其知識產權。俄羅斯國防工業產品出口公司認為,研製這種軍艦及其零件的全部知識產權都屬於俄“金剛石”設計局,烏克蘭不與俄商定就不能實現這一供應。

分析稱,令俄憤慨的主要原因在於,烏克蘭把這種軍艦的技術文件移交給了中方。俄對中國軍工的仿製能力一直耿耿於懷。

2005年,烏克蘭把艦載機SU-33的第三架原型機T-10以報廢武器提供給中國,就讓俄極為惱火。

但中方不以為然,認為俄羅斯的指責毫無道理。“中國掌握消化吸收軍工技術愈加成熟,重新設計研發並無不妥,任何國家都存在這個問題,美國當年也是這樣獲取了日本的電子技術;再者,中國是花了大價錢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