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回滬度假,唯惜女兒及外孫無暇伴行。一個奔九,一個奔八,垂垂老人斷然一舉萬裏之行。思鄉憶故之情難抑,癡其一也。祖國崛起,日新月異,欲睹其新嫵媚,食其傳統佳肴美味,以磬日思夜想,癡其二也。臨行兒孫叮囑殷切,必須日日通報呈帖。於是微信絮絮匯報,拙文儼成隨筆。編纂一二,命名《回滬瑣記》。日後重讀。唯求獨自竊然一笑也。補題拙詩一首如下:
五絕·回滬瑣記
曆曆回眸日,
千夢未勝收。
一言難以盡,
隨筆記鄉遊。
《回滬瑣記》之五
隨筆《見饞就買一路開吃的這兩天》
昨天我們與久別重逢的小弟白兔夫婦和櫻子小妹一起在靜安寺邊上的武定路網紅店《川芙蓉》聚餐。小弟白兔盛請搶持地主之宜。主菜是大盤水煮烤魚。十分美味。與科隆《小院壩》同款相比,更滾燙更麻辣一些。其餘葷素小炒,川味濃鬱,湘韻飄逸。嗜辣聞名於戚族遠近的我夫人,難得讚不絕口。
筵後臨別相約,明天由櫻子小妹陪同我們上眼鏡城配付眼鏡。今天中午我們一行三人,乘2號地鐵轉8號地鐵,順利到達,費時一小時就完美地結束了眼鏡配置過程。
隨即我提議到南匯新場古鎮一遊,在那裏品嚐各種小吃解決午餐。新場是夫人的祖居地,因此獲得一致讚同,並向新場進發。通過地鐵8轉地鐵18,再轉地鐵16,再上公交1068,在地下路上奔馳約一個半小時才到達目的地。在我拍下古鎮標誌石牌坊那第一張照片時,已近下午三點。饑腸轆轆的我多少有點懊悔我的貿然建議。早知道道路那麽漫長曲折,我有可能猶豫不決。不過,古鎮挺具樸質鄉意,不住傳來商店食攤人員歡迎和招商話語,本地話鄉音,糯軟得令人感覺情切無比。撩撥食欲的美食風味彌漫四起。於是,一個奔七,一個奔八,加上我這的奔九的,見饞就買,一路開吃。打卡廿卅,流連忘返。古鎮風貌比七寶有過之無不及。當然也不免大同小異。已聞名江南的本地特色點心-鮮肉燒賣,給我印象深刻。回到旅館,已日落黃昏。 微信計步顯示:今日共計步行一萬二千四百四十步。
二五年十一月三日記於上海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