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則兼濟天下

人生即是客旅。邊走邊看,邊看邊想,邊想邊記。
正文

以佛所:古羅馬帝國和今日的土耳其

(2025-11-22 09:34:02) 下一個

今年去的地方,最有魅力的以佛所 Euphesus。我最初聽說以佛所,是在聖經上。新約中有一篇就叫以佛所書。是保羅使徒給以佛所的教會寫的書信。想想整部聖經,有六十六本書,三十七本書是舊約,二十七部是新約。而二十七本書中,有一本是叫以佛所,可見以佛所的名氣大。當然是借著使徒保羅的光,在聖經中有了一個曆史的記載。

其實以佛所與聖經的關係不止於此。下麵是大衛鮑森牧師的介紹。

比如使徒行傳十八到廿章就是在談以弗所教會,還有以弗所書、提摩太前後書則是寫給在以弗所的提摩太,談到以弗所教會。另外在啟示錄二章也說,有一封書信要給以弗所教會。而約翰一書、約翰二書和約翰三書是在以弗所寫的,因為使徒約翰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定居在以弗所。


約翰福音也是在以弗所寫的。因此,以弗所在初代教會史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城市,聖經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在以弗所這個城市發生的,難怪這封信最後會留在全亞西亞省最重要的教會之中,所以我們把這卷書信稱之為以弗所書。

因為對這個城市印象很深,所以準備去羅馬出差時驚喜發現有遊輪直接去以佛所,便定了行程。從羅馬的港口出發,途中在希臘的聖托裏尼島停了一天,就到了土耳其的以佛所。其實今天的以佛所已經是一片廢墟。土耳其的港口城市叫庫薩達斯 Kusadasi。因為海岸線的不斷西移,原先的港口城市以佛所變成了庫薩達斯東北邊上的一個古跡。沒有火山,沒有海嘯,這是一個由人類經濟活動來影響的結局。

中國也有這樣的地方,比如鬆江。一個充滿人文古跡的地方,在近現代曆史中漸漸被上海灘來取代。不同的是,鬆江古城還在。但人口不多的以佛所,便消失不見了。但至少還有古跡存在。許多許多的江南水鄉,我小時候出生成長的地方,祖父祖母和族譜記載的地方,現在連廢墟也沒有了,隻是一片花海。前後不過幾年。

在以佛所的大理石街道上,在明媚陽光下,看到了千年前的浴池,教堂,神廟,圖書館,市政廳,容千人的小型劇場,容萬人的大型露天劇場。坐著雙人馬車,在無人的山路上慢行,仿佛時間靜止了。在這裏,見到的是曆史的見證。就像在羅馬見到了傳說中的保羅和彼得跪拜的地方,在梵蒂岡見到彼得的墓地,在複活節見到滿城教士,在彌撒裏見到主教的五體投地禮。

那種震撼心魂的感覺,無法用言語表達。但這些,光是讀書,也是沒法體味到的。所以要出門。由此想到學校裏很多講授課程,應當也是要與實踐結合。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