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風景

人間蒼桑 世事繁華 既觀既入 且歌且舞
正文

悠遊布萊斯峽穀國家公園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

(2025-06-30 18:24:35) 下一個

 

  悠遊布萊斯峽穀國家公園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

 
 Bryce Canyon NP 是猶他州五大國家公園之一, 大名鼎鼎,網上圖片很多, 很震撼的感覺. 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實地去參觀是長期以來的心願計劃. 今年六月得以成行. 
 
 我們的車開過去已是下午530pm,在公園門口前的數個旅館中早已選一, 登記安頓下來, 休整半小時,我們開車進園,下麵稍微記個流水帳. 
 因為是持有國家公園年票,出示一下就進去了,直接開到Sunset Point景點, 710pm. 太陽落山預記是 845pm, 但最好的拍攝時間始於一個小時前, 正好!
 
 一腳跨下來,三步兩步即到崖邊Rim/edge. 低窪至無邊處, 紅黃的岩柱群在夕陽照耀下撲麵而來, 操起相機手機就照,不停地照。仿佛饑餓的人衝進了免費的buffet廳, 隨便享用, 何其快哉! 
 
 見過的圖畫變成真的,就生生地在你的眼前暴露著,你盡情地照呀,走呀,各個角度各個方位,高低正側,照它個夠,都顧不上歡叫幾聲。
 
 這諾大個區城,億萬年前是海洋,泥沙一年年似年輪般地沉積。後來地殼隆起抬升,雨水冰雪河流衝刷,不同部位剩留的有區別. 腳下所踩的這邊留存多,還是平的, 但大坑裏的卻很多被衝走了,沒走的竟以柱狀物的形式支撐著殘軀,頑強地存在著,這就是我們所見的高低不一的岩柱,幾米乃至數百米高,英文叫做 Hoodoos,顯然來自印地安人的發音。
 
 因為高低不一, 留少留多,互有牽聯, 形成了各種奇形怪狀,就有人們給起了各種名稱,比如,“雷神的錘”(Thor's hammer), 是個上方為方塊形的錘頭,下麵細些為錘杆的hoodoo; “三個智者”(3 Wisemen),則側麵看像是3個人,如何有智慧則不得而知;有一處竟被國人取了個名叫“五大偉人”, 是正麵看像毛周朱等的坐像,牽強附會,有那麽一點影子而己. 園區有點名頭的被取了名字的得有上百個. 
 
 Rim上麵的遊人頗多,興高彩烈地奔走拍照. 這一日,園區西邊的雲有點怪,發白,有點粉色的意思. 太陽快落山了,紅紅地似蛋黃,又有一拔又一拔的人搶著拍日落. 後來很快有人查新聞,說是那邊爆發了山火. 天幹物燥, 易發山火. 
 
 Rim可走trail到下麵的 hoodoos中去的,到岩柱底部去穿行,看得更清楚,能近距離感受. 此時遊人有往下走的,也有更多是往上回的. 我們往下走了一小段Walls/Navajo即返回了,去仔細走trail是明天的任務. 
 
 Rim上麵現在是涼風習習,非常宜人。我們停留良久,然後回到車上,開回旅館,吃晚飯,睡覺,就待明日了。過去連續幾日,每天傍晚日落時分,就很快涼爽下來, 因這裏屬於沙漠地形。

 
 次日早晨6am, 我們到了Sunrise Point, 陽光正潑灑在hoodoos群裏, 魏巍壯觀。蒼海桑田, 海枯石爛, 就是用來描述這兒的。 
 似德高望重的紅氅僧侶團, 還是披著蓑衣在雨中的農夫, 或是少年老成的孩子們, 肅穆著,矗立著,一動不動。又似羅馬長槍軍陣, 似諸葛的十麵埋伏陣圖。你盡可以發揮想像。
 傳說是納瓦霍人Navajo的反叛的年輕人, 被凍成石柱了,就永遠留在那兒了, 當反麵教材。這些沒出息的東西,老的舊的,總是嚇阻新人新勢力。總要有勇氣, 去反抗去突破去創造新的世界。
 另一說是狼把族人先民定住了, 還稍說得過去, 盡管依然有點前怕狼後怕虎。
 
 我們計劃走的路線是:Queen's Garden trail -> Horse trail -> Navajo, 又去到 Peekaboo loop trail -> Peekaboo loop connector -> Bryce Point. 全長約6 miles, 高程差有超670 feet.
 
 Zigzag的土路, 慢慢延伸到穀底去. 路的陡度沒那麽大, 沒那麽險, 還算平整好走. 停停走走, 邊看邊拍. 原先在上麵仿佛手可摘星辰, 真到了hoodoo底部, 發觀它就是土, 真的土, 和石頭. 
 
 裸露的岩石, 脆弱的生態. 有些反複修繕的trail,年年修年年壞,長條青磚砌邊也被衝下, 但又必須修, 無究盡. 保持一個動態平衡吧. 
 
  時間的反複衝刷,曆史的洪流不停. 美則美矣, 但很脆弱. 敬畏自然的奇巧, 保有敬畏之心,盡量少破壞. 保護自然生態人人有責, 把美景奇觀保留給別人也看看吧. 
 
 看了看介紹牌, 動不動哪個地層是兩億年前的, 哪個較新的地層是幾千萬年前的. 現在都一層層在你麵前展開,你可以看得很近很清. 
 它們存在了那麽久嗬. 感慨人真渺小, 在地質尺度上, 人生是轉瞬即逝, 短暫. 
 "譬如朝露,人生幾何", 曹操發出慨歎. "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為青絲暮為雪", 是李白說的. 
 想愛就去愛吧,想做什麽就去做吧. 別等待了,經不起三年又三年的等待,人會在瞬間老去逝去. 
 
 Peekaboo trail走入底部鬆林中. 有高聳連成一堵高牆的hoodoos, 頂部中間有如淚珠又如耳墜的兩個洞, 在林中看的是時隱時現, 這大概是“躲貓貓”名稱的由來.

 你實際上穿行在時光蟲洞中, 腳下的石與土都是受日月光華,有著億萬年修行的存在. 

 因為靠得近看到, 有一些很細的hoodoos細小如手臂的,也許將在下次暴風雨,或許在幾十年後就會倒掉,誰知道.

 小徑邊總有特別燦爛的嬌嫩的黃花, 草莖部分並不大,花相對很大,仿佛把所有的能量都貢獻出來了似的, 特別讓人感動, 鮮活的生命力量. 有蝴蝶飛.

 陝北山西的黃土高原, 貧瘠窮苦之地出民歌, 能唱到人心底裏去了. 看看前後都沒什麽人, 我們走到園區較遠的偏角來了, 何不吼它幾句信天遊. 於是唱起了 "走頭裏的騾子喲" (趕牲靈), 唱起了 "上河裏的鴨子下河裏的鵝", 唱起了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 唱起校園民謠,搖滾,英文歌,想起什麽唱什麽, 想不起就亂編詞, 倒也痛快. 聲音想大就大,想小就小,把登山杖當作話筒,直開了一場個人演唱會, 端是難得的經曆. 有遠遠聽聞者叫好的喲.

 Bryce Canyon海拔8100feet, 算高原了,不宜跑動. 穿中高幫的Boots防崴腳, 我們就是這樣的. 這些是網上功略裏說的. 聽人勸,少麻煩. 走底部trail很累, 有人這麽說. 這個就如“小馬過河”, 小馬,鬆鼠和老牛對河水各有感受不同. 我覺得一個有良好鍛煉習慣的人,走一條或幾條trails,不成其為問題,沒那麽累.
 若感到累就這麽想: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古人說過,世之奇魅必見於險遠.

 一路走過來,高高的岩柱,下、中、上各部位都看得清楚, 高度幾百米,經過了億年的時光,這麽在你麵前不加掩飾地裸露著展開,美侖美奐, 巨大的全景環形劇場.

 多次見到白尾鹿見到鬆鼠,自然環境保護得好. 第一晚回停車場時須在草地林間穿行,黑乎乎中有一隻鹿不急不忙在林間走,它們一點都不怕人. 是啊這裏它們的主場,是它們的領地. 人隻是遊客,來了又走,走了又來,它們才是這兒常住的主人.
 這裏的鳥類有烏鴉(最多了),鴿子,燕子,禿鷲,火雞, 都見到過.

 往南邊,看了Swamp canyon, Agua canyon. 南端Rainbow overview point, 很美很大氣. 後來又看了Natural bridge, 非常漂亮的一個arch, 以後再開發一條trail走下去靠近看,也可考慮的.

 在停車場不知是誰,是大人還是小孩,喜歡我開的紅色吉普,送上一個玩具doll, 是個小火車頭, 放在車蓋hood上正中, 然後離開了. 我返回車邊初時沒注意到,後有旁邊路人告訴我. 正好把它扣在副駕位的擋風玻璃下作擺件, 甚好!

 園區的shuttle很給力, free, 五六分鍾就一趟, 主要運轉在上部遊客多的區域.
當然, 還是自駕遊比較方便, 想去哪去哪, 想停就停哪, 停多久自便。
 有跟團旅遊的國內朋友,也來過這, 說緊趕慢趕地, 全在打卡,想多看一會不行,要多拍一會不行,時間緊,不太想看的卻也給了時間. 頗有些微詞, (打油詩)詩曰:
"上車睡覺, 下車尿尿, 到此一遊, 三分(鍾)拍照,
 啥球不懂, 沒人介紹, 啃倆麵包, 沒有吃飽,
 東奔西走, 啞巴胡跑, 又累又餓, 吹哨回牢(hotel)"

 離開布萊斯已近傍晚, 園區外很遠那片山火濃煙依然存在, 甚至能看見明火了, 不知有沒有人組織撲火, 也許不吧. 這山火千萬年來都這麽來這麽燒的,燒到一定程度無物可燒或降了雨,它就熄了. 自然界本身就是這麽運轉的.
 有月亮起來了,掛上平靜的藍天. "今月曾經照古人,明月又將照何人", 別太愁悵.

 穿穀鑽洞而過的山風,拂過他的臉頰你的額眉,一陣溫熱又一陣清涼.
 某一個冬日暖陽的午後,翻看著老照片,你可會想起那天布萊斯的風,布萊斯的歌,讓你的笑又飛上了眼角.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