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寧波,記憶中寧波的家離外灘不遠,在看歐陽山的小說<三家巷> 時, 寧波那條弄堂突然清晰地浮現在我腦海, 弄堂挺長, 左邊隻有一戶人家, 一樓地麵是鑲嵌銅絲的彩色水磨石. 至於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認為水磨石是最好的地麵
弄堂快到頭右邊有一扇門, 裏麵一個天井,放著十多口水缸, 多少戶人家就有多少口水缸.
天井兩邊幾乎是對稱的木頭房子, 我們家是右邊樓上第一家. 隔著天井,對麵是我一個童年玩伴家,以前開醬園的,俗稱鹹菜老板. 當家的是這一家的奶奶,寧波人叫 阿娘
一天傍晚, 有人敲門, 打開一看是寧波阿娘
" 李師母, 這是我們家自己做的臭冬瓜,拿來給你們嚐一嚐"
這我第一次知道冬瓜可以這樣吃. 後來聽到包玉剛第一次回寧波想吃臭冬瓜,我會心一笑.
窗外的竹竿是晾衣服的, 窗戶下一截瓦片是一樓門前走廊的屋頂. 一日我正在窗前聽到遠處幾聲類似鞭炮的聲音, 接著聽到哨聲,越來越近, 有東西掉在瓦片上,叮咚叮咚,定睛一看,是一顆子彈頭. 灰黑色的瓦片上金色的子彈頭閃爍著耀眼的金屬光澤.
我喊媽媽來幫我拿, 我媽一看是子彈叫我遠離窗戶.
母親要上班,沒人帶我,於是寫信給外婆求助.
外婆收到信後第二天就到我家來看我,帶來了一些特製的糯米糕和阿婆秘製的紅糖。我靠在外婆的身邊,聽著她講述陣亡的父親的故事,每每想到他,眼淚就止不住的流下來。
母親看到我在外婆的懷抱中哭泣,去廚房衝了一碗阿婆做的紅糖糯米糕來安慰我,吃著外婆做的糯米糕,我覺得我和已故的父親又重新建立了某種奇妙的聯係。
在那個時候,生活雖然艱苦,但永遠都無法磨滅我對故鄉的熱愛。回想起那些日子,我可親切的外婆,我的童年玩伴,那個阿娘,我不禁淚流滿麵。寧波,這個我曾生活過的城市,給我留下了太多無法忘卻的記憶。
如今我再次回到寧波,那條曾經熟悉的弄堂現在已經變得麵目全非,仿佛隻是一個陌生的地方。但是無論如何,我都會珍藏著我在寧波度過的那段美好的時光,因為那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