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中部有一個城市維京察,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一家化學工廠,戰後慢慢轉型成為製藥企業,總部搬到米蘭,M博士年輕時就加入這家企業,經曆過幾代家族傳承,企業慢慢發展成一家製藥集團,M博士也成為了該製藥集團的國際生產總監並且是五人董事會成員之一.海南這個項目開始的時候,他已經準備退休了.
合資企業的人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難免會有各種文化衝突,而在海口這家工廠建設的過程中,先後有來自意大利,瑞士,日本,澳大利亞四個國家的外國人參與.
有一次,M博士飛來海口,住進了文華大酒店. 他是來親自麵試,招人的.麵試進行了一整天,結束時,公司翻譯跟我說,M博士很寬鬆,留下很多人.
電梯裏就我和他兩個人時,我本想提醒他,可是電梯門一關,他靠著電梯身體滑了下去,跟我說"I'm exhausted".
M博士和我私交不錯,第一次見麵時,在一家五星級酒店的會議室,他對一桌人說你們必須盡快提高英語,要麽英語,要麽意大利語. 你們自己選.然後,我是第一個和他交流不需要翻譯的人.後來他在海口生病,不願去醫院.我開著私家車帶他去森林帶他去海邊.
盡管私交不錯,那一刻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麽.果然,招來的人層次參差不齊,於是有了後來的故事.
現在中國的製造業獨步全球,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與世界先進國家還是存在一些距離的.所以意大利方麵要求盡量用國外的設備,如果用國內的一定要用國內最好的.全公司上下都知道意大利人的這個要求.
叉車的采購合同在我桌上,供應商確實是國內最好的生產廠家,但是價格卻比同行高出了一大截.
我沒有簽字.
M博士招來的管設備采購的來到我的辦公室
"那個叉車的采購合同你看到了吧?"
"是的,看到了"
"怎麽還不簽字?"
"我需要一點時間"
"已經2天了,難道還不夠嗎?意大利要求最好的,這一家廠就是國內最好的叉車廠 "
"我知道"
"那你為什麽不簽字?難道你想違抗意大利的命令,想另外再找一家?"這家夥明顯著急了,喋喋不休地在我辦公室說了很長時間.看我就是不簽字氣乎乎的走了.
緊接著好幾個重量級的人物,包括一個北京來的原某部隊醫院的大校,到我的辦公室施加壓力要我簽字.我沒簽.
於是,耳語起來了,說我什麽什麽什麽
幾天後,透過玻璃看見董事長來了,進了公司門直接衝我辦公室來.
我趕緊起身,董事長進門開門見山"聽說你壓著叉車合同不簽字?"
"這個合同有問題"我開始向董事長匯報,剛開了個頭,董事長打斷了我
"這個我不管,你搞定它了,不要耽誤工期"
"我有數的"
董事長走後,緊繃了幾天的神經鬆弛了下來,一旦放鬆思路泉湧,很快我就有招了.
我想起了以前在廣交會,路過機械館,最顯眼的就是這家供應商和競爭對手的攤位
我撥通了那家供應商總部的電話,我跟他們的銷售副總說
"當年在廣交會,你們和XX打擂台,價格差不多,現在怎麽那麽牛啊?你們價格要高那麽一大截。"
"不可能,我們和他們的價格一樣的"
我鎮定地在電話裏把型號報給他 "麻煩你把報價單傳到0898xxxxxxx"
"好的,謝謝你啊"
不一會兒傳真機響了
同一個廠家同種型號價格比我桌上的合同低了30%.
我用訂書機把傳真訂倒了原來的那份合同上,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