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不喜歡李銀河,也有崇拜她的,因為她的名聲在外,不想知道都不行。好像她在男女性方麵的言論比較大膽,有一次看到她的照片,一個普通的老婦人。覺得她是丈夫過世早,中年婦女欲望強, 還在荷爾蒙爆棚階段,國內的環境對這樣的人這樣的狀況不是太友好,她有沒有再找或找到男伴無從知曉,覺得會有點難度,不像在國外這個不在話下,所以也沒有什麽人非要就這個話題寫正兒八經的論文,出書。至於她和丈夫的愛情, 姑且相信她,隻是可惜沒有考驗到最後,花開的盛期隕落,剩下的是最美好的回憶。
最近她又有言論關於死亡。古稀之年討論死亡很正常。李銀河有時候會心情複雜,覺得自己還不老,更不覺得死亡近在眼前。她說服自己,要視死如歸需要有條件,1,2,3。。。
其實她好像在說自己,自己都有了這些條件,親密關係,心靜,恬靜,宅,幸運。。。 她真是上天眷顧之人。但是覺得自己有了所有的可以視死如歸的條件,但是還有一些不放心,比如納悶靈魂的問題,投胎轉世的問題,最後安慰自己,靈魂是“一個及其渺小的東西,就像一粒宇宙的微塵。在50億年之後,在地球熱寂之後,它存在與否有什麽關係呢?“ ” 人隻要這麽一想,就會一點也不怕死了:我的生命化作一股青煙,徐徐飄散。如此而已,豈有他哉?“
看看,如果靈魂比較大,沒有化作一股青煙,死後還存在,還會投胎轉世,那個靈魂還是她,她怕不怕死?畢竟以她的認知,這些也還是無法解釋,無法了解的。不知道和不能解釋不等於沒有,所以存在的可能性是有的,所以這些都不能真正成為視死如歸的理由,就算自己一再強調,也不會增加可信度,疑問到底是存在的。
如果問我相信什麽,我選擇相信有靈魂,也相信投胎轉世。我還相信今生的磨難是前世的遺留,今世的錯誤會體現在來世的折磨。什麽親密關係,心靜,恬靜,宅,幸運都是我們不能控製的,任何人教導我們都沒有用。所以今世要做的就是盡力做到最好,最善,最美。到了年紀大了,隻要審視自己一生做得怎樣,怎麽樣在剩下的日子裏彌補做得不好的地方,到了那一天,可能真的能做到視死如歸。
附:
李銀河
人如何做到視死如歸
我已過古稀之年,距離平均預期壽命沒有幾年了。我有時會心情複雜地想道,我怎麽還沒覺得死亡已經近在眼前了呢?無論是身還是心,都還沒有衰老的感覺,這可能得益於我一直控製三高,堅持每天走步半個小時。此外,我看到國外一個醫學研究報告,說人從60歲開始大腦兩半球的協調更趨佳境,同時發力,比年輕人智力狀態更好,這個趨勢能一直保持到80歲。我在想,到80歲的時候,是不是就會開始衰老了呢?
人死後究竟是個什麽狀態呢?靈魂會活著嗎?會投胎轉世嗎?因為科學能夠解釋的事情隻占5%,那就有95%的現象還無法了解,無法解釋,那人死後靈魂究竟存不存在就很難說。再說,即使靈魂存在,那個靈魂還是不是我也很難說。問題還不在這裏,無論我死後靈魂存不存在,那個靈魂還是不是我,它都是一個極其渺小的東西,就像一粒宇宙的微塵。在50億年之後,在地球熱寂之後,它存在與否有什麽關係呢?
人隻要這麽一想,就會一點也不怕死了:我的生命化作一股青煙,徐徐飄散。如此而已,豈有他哉?這麽看,的確沒有什麽可怕的,視死如歸很容易做到。由於種種機緣巧合,人來到了人世,最終歸去,遁入虛空,不是理所當然的歸途嗎?無奈人的一生過於短暫,一陣折騰過後,悄然離去,不留蹤影。赤條條來,赤條條去,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徐誌摩那麽浪漫的人,那麽渾身詩意的人,不是也就那麽在一個飛機事故中香消玉殞了嗎?何況我們這些俗人,即使苟活到百歲,誰又能有什麽不同呢?
重要的是生活質量:人活著的時候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是享受的還是煎熬的?是明朗的還是抑鬱的?是壓抑的還是自由自在的?在生活質量的光譜上,每一個人落在不同的點上。惟願自己的生命落在質量較高的一端,快樂超過痛苦,享受超過煎熬,明朗超過抑鬱,自由超過壓抑。隻要這樣活過一生,在死亡到來之時就能無所畏懼,從容不迫,視死如歸,欣然離去。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親密無間的人
? 親密無間 ?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親密無間的人,親人,友人,或者愛人,否則情感無處宣泄,生活會變得悲慘無趣。隻有親密無間的關係才能令人的情感得到痛快淋漓的宣泄,才能得到快樂。
? 心靜 ?
人在外奔波時,最懷念在家靜養;人身處鬧市時,最懷念在家閑坐;人陷入人堆時,最懷念在家獨處。
? 恬靜 ?
喜歡恬靜的生活,其中包括家居環境的恬靜,人際關係的恬靜,內心世界的恬靜。
? 宅 ?
宅在家裏哪也不去才是最終生活方式和最佳生活方式。為生計的奔忙自不必說,即使是外出遊玩也不得不忍受很多不喜歡不舒適的經曆,遠不如宅在家中身體的舒適和精神的愉悅。一動不如一靜。應當盡可能過一動不動的生活。
? 幸運 ?
幸運之人是生在和諧家庭的人,是遇到了可愛之人的人,是有獨立自由的強大內心世界的人。
當你認為自己的死亡會讓你很想負責任的人獲得解放的時候,死亡就是一種奉獻,而不是恐懼 這個概念從來就有,古代活人祭祀就是很典型的,比如北歐神話要求每九年用九個人活人祭祀(保證風調雨順),參與者需要自願,也具有某種崇高地位,因為是對社會承擔犧牲的責任。
這其實是一個關於世界觀的問題,人到了某種年齡大概都會思考一個問題,我活在世界上的價值是什麽,或者說如何感受自己的存在?
這是一個世界觀問題,也就是哲學基本問題。如果能想清楚,也就能認識到責任的意義是什麽,如何體現,當然也包括對死亡的態度。
已經有過這種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