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澤子孫》巴郞
向誌揚子名向榮讓,其墓建於民國1916年,墓碑上一左一右兩個石獅雕琢得虎虎生威,各種人物花鳥圖案也活靈活現。墓的前方至今保存有一段弧形的圍台,圍台用條石砌成,上麵加蓋石簷,石與石之間契合緊密。墓碑牌坊通高九米寬八米,雕刻和建築大氣、美觀,書法與雕刻並重,有“富甲南鄉”的字樣,還有兩幅碑聯:鬣聳山頭高石馬,脈環水口鎖江龍;功雖萬字難書寫,穴傍兩城自然佳。墓碑牌坊上有民國時期川省議員、萬州同盟會會員劉聲元的題詞和親筆書寫的碑文。書法結構嚴謹,蒼勁有力,不拘一格,但因風化嚴重,字數較多,辨認不全。整個墓碑正反兩麵均雕刻人物、動物、植物等圖案,形態萬千,栩栩如生。墓碑牌坊頂上雕刻著慈祥老人和六童石像,極富詩情畫意。
牌坊正麵右邊雕刻著向希賢撰寫的詩文:
明月有虧缺,河山有竭裂,
莽莽數千年,人誰無死別,
令人紀念者,惟有名不滅,
讓公素為人,剛直可屈鐵,
家富甲南鄉,公益心最熱,
衣冠敦古樸,言行仿前哲,
笑彼勢炎炎,舉足逞詭譎,
轉瞬墜家聲,猶湯沃殘雪,
詎如公善守,忠厚傳家訣,
玉樹與芝蘭,庭階相羅列。
左邊雕刻著向廷海撰寫的詩文,多已脫落,開篇有“自古皆有死,死者長已矣”句,中間部分脫落,已經難以辨認,結尾句為:激濁揚清者,應入鄉賢祀。
牌坊背麵兩幅碑聯:天造石爐香不斷,地開蓮瓣花常妍;來龍莫謂城山小,唳鶴直同井水涼。
向榮讓墓左右側是其子向光鬆之墓,顯得更為氣派。墓碑用高八米、寬六米的整石板雕刻而成,墓碑四周被鬆林和竹林環繞,墓碑雕刻也大氣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