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勤於學習,善於自省,變教訓為經驗,從失誤趨成功。勇於開拓,敢於進取,繼往開來,譜寫新章。巴郞身處環境、社會、以及自身的發展變化之中,耳聞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筆錄存之,欲與文友們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詩的體裁》巴郎

(2025-09-27 01:21:25) 下一個

《詩的體裁》巴郎  

 

整理轉發

 

不是所有的詩都要符合格律,更多的詩啊,不需要符合格律,隻要押韻就行,所謂無韻為文有韻為詩。

 

符合格律的詩就是格律詩。但是詩的格律啊,直到唐代才發展成熟。

唐人呢就把格律詩叫做近體詩,也叫今體詩,這些名稱啊,就一直沿用下來了。這格律詩呢,對押韻、平仄、對仗都有嚴格的規定,特別是規定要押平聲韻,而且要一韻到底。近體詩有五言和七言,包括律絕、律詩、排律,律絕就是四句,律詩是八句,排律是八句以上,科舉考試的要求是12句的排律。

 

與格律詩相對的就是古體詩了。凡是不符合格律要求的詩啊,以及唐之前的詩呢,都叫古體詩,也叫遠體詩或者古風。古體詩不是格律詩,不要求平仄和對仗,篇幅的長短,和句子的字數呢,也可以不固定,包括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等。

 

古體詩啊,隻有一個押韻的要求,可以押平聲韻,也可以押仄聲韻,還可以換韻。古體詩啊,是大量的存在,詩經、楚辭、樂府詩、柏梁體、歌行體也是古體詩。

 

古體詩,像李白的蜀道難將進酒,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都是古體詩。特別要說一下,絕句,不都是格律詩,符合格律的絕句啊,才是格律詩,叫做律絕,不符合格律的絕句呢,叫做古絕。近體詩也好,古體詩也好,這些古典詩歌形式的詩啊,通通都叫舊體詩。

 

而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用白話文寫的詩,就是新詩,也叫現代詩。

 

總之,寫詩不一定要嚴格遵守格律,文理通順,有意境,就是好詩。

 

巴郎 摘錄於網絡 20250920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