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勤於學習,善於自省,變教訓為經驗,從失誤趨成功。勇於開拓,敢於進取,繼往開來,譜寫新章。巴郞身處環境、社會、以及自身的發展變化之中,耳聞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筆錄存之,欲與文友們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生生不息》巴郎

(2025-07-03 00:50:39) 下一個

《生生不息》巴郎

 

百事以孝為先。父母劬勞,恩當永記。兒女對父母生養死葬,循禮祭祀,以表達延嗣血食的感激,以及春露秋霜之悽愴。

 

20231104 周六 晴陽 8 - 18℃。今天秋高氣爽,我們兄弟姐妹,驅車60餘公裏,去位於渝東鄂北七曜山區裏的萬州羅田鎮三溪村,為父母上墳。

 

父親和母親,出生於30年代,父親比母親大上兩歲。他們都是三溪村人氏,房舍隔田相望,雞犬之聲相聞,兩家是近鄰,守望相助。兩人也算是青梅竹馬,情愫暗生,終結連理。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0年重慶解放,山民們獲得新生。父母親在解放初期就在當地參加了工作,後來又雙雙被調遷到縣城。

 

金婚六十年,風雨一輩子,相濡以沫,伉儷情深,生育並教養了我們兄弟姐妹。父母他們,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經曆過艱苦創業,經曆過革命風雲,經曆過改革開放,走到了綿繡今日,品嚐了美好生活。他們認認真真做事,明明白白做人,耄耋之年,不負初衷,平凡偉大,了無遺憾。

 

我們小時侯,父母經常早出晚歸,忙碌工作,少有時間在家。但父慈母愛,體現在他們的舉止行為,言談身教,不依時間多少而論。潛移默化,我們兄弟姐妹,以他們為人生楷模而成長,在各自的工作中,事業上,敢於拚搏,奮發上進。逝者已矣,後來可追,我們子孫後代,將傳承他們的血脈,光大他們的理想,生生不止,而至十百千萬輩矣。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