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勤於學習,善於自省,變教訓為經驗,從失誤趨成功。勇於開拓,敢於進取,繼往開來,譜寫新章。巴郞身處環境、社會、以及自身的發展變化之中,耳聞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筆錄存之,欲與文友們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巴郎閑話213 - 《汶川地震》

(2024-02-27 01:20:26) 下一個

巴郎閑話213 - 《汶川地震》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巴郞《秋遊故鄉散記》13

20231018 周三 晴陽 9 - 20℃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北川之後,是茂汶。

茂汶曾是內地遠通西域的要道。汶水(岷江)在縣城旁流過,江上曾有繩橋,據稱“公私經過,唯此一路”。繩橋,架大江水,以竹為索,篾笮四條,以葛藤緯絡,布板其上,闊六尺,長百米,雖從風搖動,而牢固有餘,夷人驅牛馬去來無懼。

與鬆潘、平武類似,北川、茂汶、汶川一帶,也是地震頻發的地域。

近代的一次是在1933年8月25日,海拔2300米的茂汶縣城疊溪鎮突然發生7.5級地震,隻一霎那間,整個城鎮呈單條階梯狀,筆直地向下陷落,下滑深度達600米以下。疊溪城連同附近21個羌寨全部覆滅,廬舍人畜,均消失不見,傷亡達一萬人數以上。四周群山崩墜,山峰塌陷,堵塞岷江使其斷流,形成11個堰塞湖。地震後,在城鎮原址,積水形成了寬大的湖泊(海子),水平如鏡,映照著天光山色,景象宜人,好象那裏從來就沒有過城鎮一般。

我們驅車行過疊溪時,瞥見路旁立有記事碑觀景台,於是停車憑吊,為死難者供上一柱香。眼望江中湖泊之處,平靜無波,依傍青山綠樹,沉靜溫馴,絲毫也看不出來,其下是一個巨大的墳墓,葬埋著一座人間煙火市井圩墟,千百個無幸的野鬼冤魂。望之良久,悲從中來,不禁浩然長歎,人命卑微如蟻,世事變幻無常,頓生感悟:人嗬,要抓緊時光,活出你人生的燦爛來。

一一一一

過了茂汶,進入汶川。

汶川因古汶水(現岷江)而得名,藏、羌、回、漢雜居,麵積4000平方公裏,人口8萬。

汶川因地震而出名。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一場8級特大地震。地震範圍廣泛,波及近200餘縣市,造成近10萬人遇難,近100萬人受傷,近2000萬人流離失所,直接經濟損失上萬億元。除了不及1976年唐山地震死亡者更多外,是建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災害損失最重、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汶川地震的發生具有沿破裂帶持續累進性破壞的特點。震源從映秀開始,沿映秀 - 北川向北東經彭州、江油至青川及其以北,釋放大量能量,形成麵狀震源,地表破裂帶長達300公裏。汶川地震對地質環境的破壞和摧毀,是導致災區山坡下陷,房舍倒塌,造成浩大災難的根本原因。

據報道,汶川地震導致環境破壞地貌改變,觸發大麵積的滑坡、崩塌、堰塞湖、泥石流、地裂縫、地震陷坑和砂土液化。在地震瞬間,地動山搖,地表破裂,造成公路或路麵斷裂擠壓錯段,或橫向隆起,或縱向傾斜,形成大於60度斷層陡坎,原始地形嚴重變形,地表噴砂冒水,出現地震陷坑和巨大裂隙,直接導致沿線房屋嚴重傾斜,以至毀壞倒塌被吞噬。

震區還出現大量山崩滑坡、泥石流現象。一些山體整體滑入河穀,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另一些山體滑坡毀壞、掩埋村莊,滾石砸毀房屋、車輛,毀壞公路橋隧、斷絕交通,造成行人和住民死傷慘重等,直如人間地獄。

汶川地震發生後,政府立即開展救援,國務院總理親臨地震現場,組織營救工作。在三天時間裏,動員了15萬軍隊和誌願者,來到現場搜救幸存者。在隨後的數月內,陸續有上百萬救助人員來到汶川,幫助災後恢複工作。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地伸出援手,從人力、物力、財力、道義諸方麵,予以援助,生產自救,極大地減輕了災害造成的損失,在地震廢墟上重建家園。麵對災難,政府臨危不亂,快速應對,處理得宜,讓世界見證了中國實力,贏得了尊重。

自2008年發生地震,到2023年的今天,15年已經過去。新的城鎮鄉村,從廢墟上重新崛起,而且比從前更高大,更漂亮,人們住在寬敞舒適的家園裏,過著寧靜安逸的幸福生活。然而,地震的醜惡還沒完全消退,地震的陰影,仍在人們的心靈角落裏徘徊。

從北川、茂汶、汶川,我們一路上,沿途可見地震後遺留的地質和環境變化景觀,如岩裂、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巨細不等,比比皆是。盡管四周是青山綠水,蔥鬱風景,萬物競生,生機勃勃,卻不能完全掩蓋地震的遺跡,總是若隱若現地展示在我們眼前。正如人體健全的肌膚上,凸顯出若幹細微的醜陋瘢痕,任何華麗服飾也難以掩蓋,既使人望之惡心,也使人仍然觀之色變,驚駭不已。這些遺跡,以它們醜陋的形貌,好象隨時在敲響警鍾,提醒民眾,切不可大意輕心,再蹈前轍,要時刻提高警惕,預防和應付下一次可能的地震。

一一一一

《水經注》說大禹生於汶川西北,而據有人考證,說實際上是在今北川縣西禹裏羌族鄉。汶川和北川,為爭執誰是華夏始祖神禹故裏,曾鬧得不亦樂乎。還為此爭著修紀念館,開紀念會,製定祭祀習俗,定期祭祀,與有榮焉。

大禹乃公眾人物,是整個華夏民族的始祖。他的出生地他的家鄉人,一定為他是自己的老鄉而感到自豪和驕傲的,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大禹出生於數千年之前,書麵記錄或許不詳或許有誤,其出生地或墓穴,可能在汶川、北川、或其它的山川之中,為此爭執殊屬無益。

大禹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之將傾,變堵雍為疏導,治服洪水,平定九州,是炎夏的開基人物。他一心為公,踏實敬業,三過家門而不入,是華夏文化“公而忘私”的典範,是華夏民眾追從仿效的榜樣,千百年來,列於三皇五帝之列,可與堯舜媲美。

我們要祭祀的,是大禹那種舍己為公知難而進的精神,那種為了人民甘願赴湯蹈火無疆大愛的氣概,有我無敵所向披靡謀事在人人定勝天的自信,和造福當代遺愛萬世的高瞻遠矚。追崇大禹,要抓住精髄,學其為人處世,切不要舍本逐末,追逐形式上的奢華,和麵子上的榮光。

大禹祭祀風俗始於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每年農曆六月初六,是大禹生辰(與巴郞同一月日時辰)。2019年,大禹誕辰改為政府公祭,祭祀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眾匯集禹裏,身著節日盛裝,在大禹塑像前,行帝王祭祀社稷時的太牢之禮,地方行政長官率民眾獻祭品、上香、鳴炮、行禮並宣讀祭文,最後舉行豐富多彩的民間文體娛樂活動。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巴郞 記於 20231125

 

 

1933年茂?地震後形成的疊溪堰塞湖

 

2008年汶川地震引起的山崩

 

2008年汶川地震引起的滑坡泥石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