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很多華人把國家統一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似乎為了國家統一,做什麼都有天然的正義性,都要支持。本文嘗試分析這種思想的根源、錯誤和危害。
雖然中共整天叫囂要統一台灣,似乎很在乎國家統一。但是,實際上,中共隻在乎自己的統治,並不在乎國家統一。而且,中共恰恰是不折不扣的國家分裂份子。
中共在蘇聯的幫助下分裂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在國共內戰期間。自1921年成立以來,中共得到了蘇聯共產國際(Comintern)的支持。蘇聯提供了資金、訓練和指導,幫助中共建立和發展。
抗日戰爭期間(1937-1945年),中共在延安建立根據地,得到了蘇聯的大量軍事和經濟援助。蘇聯提供了武器、裝備和軍事顧問,幫助中共壯大其軍事實力。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共內戰爆發。蘇聯對中共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包括武器裝備、軍事顧問和戰略指導,希望在中國培養一個親蘇政權,從而擴大蘇聯的影響力和共產主義勢力範圍。最終分裂了中華民國。
在與俄羅斯的邊界談判中,中共也放棄了許多歷史上屬於中國的領土。例如,2004年簽署的《中俄邊界東段補充協定》,中國同意將一些有爭議的領土劃給俄羅斯,這部分超過10個台灣的大小。
很多人認為分裂往往伴隨著戰亂和經濟衰退,而統一則通常帶來和平和發展的機會。實際上,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都不是這樣的。
統一的過程往往伴隨著暴力和強製,這可能造成長期的社會創傷和不安定。歷史上,一些統一的時期也伴隨著專製和壓迫。例如,秦朝在統一六國後實行高壓政策,導致人民不滿和反抗,最終僅持續了15年。
現代世界上有許多分裂的國家或地區仍然能夠保持穩定和繁榮。例如,歐盟內部的國家雖然各自獨立,但通過經濟和政治的合作,整體上達到了繁榮和和平。瑞士由26個州組成,每個州都有相對獨立的權力,但整體上是非常穩定和富裕的國家。所以,分裂不一定伴隨著戰亂和經濟衰退,而統一也不必然帶來和平和發展。
強製統一的歷史教訓
中國在新疆和西藏地區實行的高壓政策和同化措施,導致了當地居民的強烈反感和反抗,並沒有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反而加劇了地區間的矛盾和對立。
香港在《國家安全法》實施後,出現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和社會動盪,許多香港市民對中央政府的不滿情緒加劇,這表明強製統一政策並未帶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通過以上論點,可以清晰地指出,國家統一並不必然帶來民族自豪感、凝聚力和自信心。相反,強製的統一政策可能引發內部矛盾和社會動盪,削弱國家穩定和繁榮。因此,尊重多樣性、推動包容性政策,才是真正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有效途徑。
油翁: x瀟瀟,您太幽默啦!希望統一不會全軍覆沒哦~(*^▽^*)
再謝超友賜詩。寫來駕輕就熟,舉重若輕,佩服佩服,希望能常來!
是這個理,問好五兄!
讓老百姓安居樂業才是硬道理,其他的,都是政客野心家的伎倆罷了,,
回複 '蔣聞銘' 的評論 :
您後麵這兩首,比我的強。領教了。
五律《訪友》
門前溪水唱,院內杏花開。
客至鷗群散,風吹詩興來。
劇談賢逸傳,頻舉謫仙杯。
不覺天將晚,蛩聲莫相催。
回複 '油翁' 的評論 :
花徑緣君掃,柴門迎客開。
談詩實快事,況似故人來!
幸得超友和蔣師來敝處論詩,氣氛融洽。做五絕一首助興:
花徑緣君掃,柴門迎客開。談詩實快事,況似故人來!
四句有三句從古人處化來。
夜行
煙鎖池塘柳,
星偎吳地湖。 (日人天地月)
歸心猶似箭,
伴月在征途。
煙鎖池塘柳,
星偎吳地湖。
寒潭棲野鶴,
冷月照孤烏。
煙鎖池塘柳,
星偎吳地湖。 (日人天地月)
寒潭棲野鶴,
冷月灑枯蘆。
回複 '蔣聞銘' 的評論 :
回複 '蔣聞銘' 的評論 :
紅樓夢我不喜歡,不是它不好,純粹是個人偏好而已,粗粗看過,還真沒仔細研究過。老曹是一個偉大的作家,但他的詩詞水平隻是三流而已,《紅樓夢》裏麵的詩詞我會背的不到兩位數,裏麵包括林黛玉的《詠菊》和《詠海棠》。
回複 '蔣聞銘' 的評論 :
那就說說你這首詩:
1. 首先,我一般不對這個類型的詩評價,文字遊戲而已,沒什麽好說的。
2. 既然你都用“煙鎖池塘柳”了,既然是文字遊戲,那麽怎麽著後麵也應該有一句也包含五行偏旁的句子吧,我沒找到,所以不知道你寫這首詩的目的是啥。
3. 雖然五絕不要求一定對仗,但既然是文字遊戲,第二句怎麽著都要對仗吧,可惜你也沒有做到。不是沒對好,而是根本不對仗。
4. 恕我才疏學淺,不知道“月昊”什麽意思,或者你有前人的詩例,更何況“昊”字出律了,前三字應該為“平平仄”或者“仄平平”。
5. 後麵兩句對仗還行,也有些意境,但是,第二句有“月”和“桂”,那麽“冷雨”從何而來?
6. “冷雨葬詩魂”粗看不錯,頗有些李長吉的味道(“雨冷香魂吊書客”);但經不起推敲,不知道想說的是啥,“詩魂”是誰?或者是啥東西?如果題目明確一下,還可以彌補,偏偏你給了個“無題”。
回複 '蔣聞銘' 的評論 :
無題
煙鎖池塘柳,
月昊桂映人,
寒潭飄鶴影,
冷雨葬詩魂。
老兄詩詞基本功紮實,語言樸實自然,詩風甚好。不必糾結於新韻舊韻,寫詩的目的是寫景、抒情、明誌,何必為之所限?就算出律又如何?
都到退休的年齡了,還活不明白?
回複 '油翁' 的評論 :
我拙作《博客作家》中有一聯自己比較滿意,“山師文最好,寄友論獨佳“。 不知超級詩友喜不喜歡?
歡迎超級詩友來談經論道,受益匪淺!個人看法,蔣老師的第一首詩還是很不錯的。寫景漂亮又含有深刻寓意。政論詩是比較難寫出言外之意。不過我還是喜歡蔣老師詩中的針砭時弊,和對時代大事的反映,記載,和評論。
還是出律,不管是按舊韻還是按新韻,“獨夫清零”都出律,你見過“平平平平平仄仄”(按新韻)嗎?
蔣聞銘2024-06-26 11:17:28:
神洲遍地起陰風
戶戶人人苦病中
獨夫清零成巨禍
桀王翠帝古今同
1. “月明星稀”隻有兩個,你的詩裏一下就羅列了五個,能一樣嗎?
2. 曹操的這首是古詩,不是格律詩(近體詩),別說它們,就連四言、六言,和五言(七言)寫法和要求不一樣,不懂就別混為一談。
3. 兩個並列詞語在格律詩裏也很常見,可以說到處都是,比如“淡月疏星滿建章”(蘇軾),“孤舟微月對楓林”(王昌齡),“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曉星殘月入華清”(杜常)等等。四個並列的有,但不多見,出現的也要求對仗工整,且意義不應該太相近,比如杜甫的“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而你的五個詞語都相近,且不對仗,而且意義上隻是為了並列而並列,不可取也。
4. 詞的要求鬆多了,並列詞語更多,但更多的是兩句並列(相當於律詩裏的對仗),比如“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條風布暖,霏霧弄晴”,“暮雨生寒,鳴蛩勸織”之類的句型,幾乎每首詞裏都有。四個並列的詞有,但也不多見,例子有“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柳永),“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蘇軾),“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周邦彥)但就算詞裏,估計也找不出像你這樣並列的句子。
蔣聞銘2024-06-26 11:09:49:
月明星稀,烏雀南歸,繞樹三匝,無枝可依。我猜您應該讀過的哈。
無題
神洲遍地起陰風
戶戶人人苦病中
獨夫清零成巨禍
桀王翠帝古今同
前兩句裏“冷月”,“星稀”,“夜露”,“昏鴉”,“樹老”並列詞語太多,用在詞裏還行,用在詩裏就嗬嗬了。
另外,“冷月”,夜露”,“昏鴉”都是偏正詞,不知道“星稀”,“樹老”為什麽要換成主謂詞,這樣更不好。
回複 '蔣聞銘' 的評論 :
“東風朝日破輕嵐”,輕嵐不美嗎?
”五峰日破朝雲出“,朝雲不美嗎?
”日破雲濤萬裏紅“,雲濤不美嗎?
如果你非說”霞“才美,那看下麵的例子:
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臉。
叢木暗妨樵路遠,鷺鶿飛破霞紅。
我從山上過,牧笛破霞還。
如果你非要說“紅霞”最美,還有:
韙鴂催成綠雨,鷓鴣啼破紅霞。
如果你非要說“日”破“紅霞”不行,那我就是對牛彈琴了。
你說“破的都是帶貶義的東西,至少是中性的東西。”太自以為是了,看看上麵的例子,哪個不美?
從留言裏可以看出,你是一個很以自己為中心的人。
蔣聞銘2024-06-26 10:01:27:
破的都是帶貶義的東西,至少是中性的東西。紅霞是最美的景色,所以據我所知,除了你老人家,沒人破過。
既然“破”字可以破雲濤,破陰霾,破雲濤,為什麽破紅霞不行?又怎麽是“奇葩”?
如果你要狡辯,請講邏輯、邏輯、邏輯(重要的詞說三遍),才對得起你大學數學教授的身份,要不然我才懶得浪費時間理睬你。
蔣聞銘2024-06-26 09:44:12:
再說一句不中聽的。用google搜一下,搜出一堆有日破的古詩,很難嗎?
我指出你出律了,你就說別人“不懂裝懂,瞎說一氣”?
我說的高手當然基本的格律應該懂一些,出律了都不知道,不是低手是什麽?
你真是對詩詞一竅不通:
1. 對於律詩的每個字,就應該吹毛求疵,聽說過煉字嗎?
我也不喜歡嚴格按照格律,但是出律就是出律,承認一下很難嗎?我寫詩也會有時為了照顧詩意而出律,但是我承認。
2. “寫詩的第一個要求,是不能為了按律生造”,哪位專家學者說的?恐怕是你生造的吧?
3. “出”字用在這裏,隻是一個俗字,意義一般,哪來的“雅”?“破”字有怎麽不雅了,是你想歪了吧,如果是這樣,你真的不適合寫詩。
蔣聞銘2024-06-26 08:36:59:
是我不講文明,還是您出言不遜,不講禮貌?自詡高手,難道您沒聽過 知者減半,省者全無 這樣的道理?再說了,對一首律詩的每個字,吹毛求疵,是格律黨,不是什麽高手。寫詩的第一個要求,是不能為了按律生造,第二條,是一個雅字。您這個 日破紅霞,這兩個大忌都犯了好嗎。
正憐日破浪花出,更複春從沙際歸。
白日破昏靄,靈山出其東。
東風朝日破輕嵐,仙棹初移酒未酣。
喜逢晴日破陰霾,望極西南瘴海涯。
曉日破紅浮鬥栱,夕雲凝紫護周垣。
鬥城煙霧隔金鑾,日破輕陰玉滴寒。
五峰日破朝雲出,三穀花浮澗水來。
且持夢筆書奇景,日破雲濤萬裏紅。
“破”字比你的“出”字好多了,看不懂就問,懂點兒禮貌。隻不過這裏用“破”有重字之嫌,我也隻是舉個例子而已。
蔣聞銘2024-06-26 07:43:46:
日破紅霞是什麽鬼?您就拉倒吧。
對我來說,古韻和新韻並無好壞之分,隻是習慣而已,隻因古詩讀多了,寫起來自然就用了古韻。比如“斜”字,古韻裏讀”霞“音,用的時候自然就壓“麻”韻。僅此而已。
我有時候和新韻詩時也用新韻,但一不仔細就出錯,所以用起來稍微不順手。
有的人認為用古韻顯得高深,看輕新韻,我對此甚是不以為然。
其實我自己也主張用新韻,讀起來上口,用起來也容易,對詩詞的普及更好。
油翁2024-06-26 04:18:09
壇中人多愛用古韻,油翁不解。平常說話都是用新韻說,按理當是新韻容易寫,無需另學。何況韻又寬。不知古韻優勢何在?望賜教一二。問好!
可不是嗎?多謝夢回慱友臨帖。問好!
多謝超級慱友贈詩,果然出手不凡。壇中人多愛用古韻,油翁不解。平常說話都是用新韻說,按理當是新韻容易寫,無需另學。何況韻又寬。不知古韻優勢何在?望賜教一二。問好!
蔣聞銘 發表評論於 2024-06-25 17:59:43
回複 'supercs88' 的評論 : 具體說說,那一個字出律了?不懂裝懂,瞎說一氣。
自住深山裏,不知年與辰。
野花開寂寂,木葉落紛紛。
舉目浮雲遠,低頭幽壑深。
閑來載濁酒,溪畔對漁人。
油翁原玉:
春去夏炎臨,閑吟在甲辰。
陶然方外淨,疑惑世間紛。
句用樂天淺,意含商隱深。
臨篇多感慨,掩卷見唐人。
如果按平水韻,“藍”出韻,可改為“日出紅霞明嶺巒”。用“明”字也可以救上句的孤平,雖然是小拗,但高手一般都救。當然你是低手,可以不救。
蔣聞銘 發表評論於 2024-06-25 17:59:43
回複 'supercs88' 的評論 : 具體說說,那一個字出律了?不懂裝懂,瞎說一氣。
冷月星稀夜露寒
昏鴉樹老五更殘
雄雞破曉一聲唱
日出紅霞映水藍
好詩!多謝蔣聞銘博友贈詩,問好。
問好江天雲月博友!
多謝大號博友雄文,問好!
蔣聞銘 發表評論於 2024-06-25 07:16:05
貼一首我的舊作。
雄雞破曉
冷月星稀夜露寒
昏鴉樹老五更殘
雄雞破曉一聲唱
日出紅霞映水藍
正確理解東亞曆史的首要前提就是放棄大中華大一統的執著。有這個執著就永遠是坐井觀天。鎖定了一個從河南看世界的角度。放棄了這個執著,才可能從世界的角度看河南,看東亞,看世界。
滿洲為什麽必須是中國的一部分?難道更正確的說法不應該是中原曾經多次是滿洲的一部分,或者蒙古的一部分?而西藏新疆台灣雲貴絕大多數曆史上並不是中原的一部分。新疆新疆,乾隆新的邊疆不說,更何況乾隆還是個滿人不是個中原人。
就是中原人,今日的中原人也不是漢武帝的中原人。漢武帝的中原人早就被,今天的中原人的祖先殺光的中原人的祖先,殺光了。本質上就是因為人類文明自古以來西高東低。攜帶西方文明的大草原人不斷衝擊東亞大陸的更低階的文明。大航海取代大草原作為文明的流通渠道以後,這種衝擊就更加明顯。標誌就是鴉片戰爭。
實際上對比鴉片戰爭前的宮殿都市的檔次,就可以看到東西方文明水平的巨大差距。根本不是什麽西方靠掠奪東方而強大,而是西方已經強大到幾倍十幾倍幾十倍以後,終於突破了大自然的阻擋,衝到了東方。比如對比故宮和羅浮宮,建築麵積相近,建築技術多層石結構對單層木結構,內部裝修別的不說就說高質量雕像的數量,時至今日舉中國全國之力也不足羅浮宮的百分之一。而雕塑藝術在羅馬時代就已經大成,東方落後兩千年以上。其他如繪畫,戲劇(劇場),音樂(樂器),舞蹈,冶金(鐵器的大規模使用,鑄幣),馬車(戰車,四輪車等),化工,天文,機械,航海,農業(馬耕,磨麵,酵母),教育(大學),等等落後程度都少則一千年,多則三千年以上。
水平是一方麵,規模是另一方麵。巴黎的非皇宮城區的富麗堂皇,也是同等時代的北京望塵莫及的。而同時代歐洲同等檔次的皇宮都市有十幾個幾十個之多。要知道東方大一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才攢出來的北京。所以所謂鴉片戰爭時期大清的GDP依然是世界第一雲雲,完全沒有曆史事實的支持。
更主要的是鴉片戰爭是一場貿易戰爭。客觀上是有利於埃及敘利亞約旦等擺脫奧斯曼腐朽統治的。畢竟廣州上海與其讓北京剝削一層,不如和西洋人直接做買賣。換句話說就是當時的長三角珠三角以及滿洲,是從領先千年的西方輸入文明秩序,技術市場所以才發達起來的。雖然滿洲當時更多的是日俄的二手貨。不論如何歧視鏈的段位取決於脫亞入歐的檔次或者遠近。
然而文明的衝擊也是雙向的,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越落後的地域也就越反文明,或者說提升的基礎越差,需要的投入越多,見效的周期越長。這就好比開發荒蠻要由近及遠。一下子跳到叢林深處,大漠深處,先進的文明也是無薪之火。反過來大量引進沙塵暴,原有的綠洲也可能毀於一旦。文明並不一定能戰勝荒蠻。尤其很多時候,荒蠻自知永遠都趕不上文明,就不如讓文明趕上荒蠻。這個故事其實在大俄羅斯大斯拉夫,大奧斯曼大突厥,大中華大東亞,甚至大阿拉伯大印度這些前大草原殘骸區,都在不停的重複。不停地鬥爭乃至戰爭。即所謂文明的衝突。文明的衝突不是平行的文明之間的衝突,而是新舊交替,高低落差帶來的矛盾和衝突。本質上講是階級鬥爭。
一百來年前的東亞中日俄之爭(英美一戰後更多是作壁上觀),表麵上看中國(長江中下遊和黃河中下遊的核心勢力)似乎是最大的贏家。最終奪得了或者繼承了滿蒙帝國的大部分疆域,尤其是長城以外的非傳統中原地區,甚至防止了雲貴桂粵閩的進一步離異。但是按照大航海以來的英美模式看來,其實是一種自找麻煩的失敗。
因為中原(華北)是大一統編戶齊民曆代荼毒的重沙漠化費拉化地區。蒙疆藏也是大草原被大航海擊潰以後的貧瘠地區。雲貴桂川也都是內陸地區,不適合全球化貿易的條件。總之都是得不償失的包袱。國民黨蔣係奠定了現代大中華理念,也栽在這上麵。蔣據有東亞大陸當時的三大經濟區之二,依托英美是可以過很好的小日子的。偏偏垂涎滿洲,更妄想統一。被日本打了個稀巴爛。如果不是日本也一樣拎不清,搶著背包袱忍惱了美國,蔣也不會比李自成下場好。當然逃了台灣也沒好多少。
這便宜了毛也坑了毛。美國不想投資統一東亞鹽堿地,扯蔣後退。蘇聯一開始也不想,但是讓蔣架上了鴨子。不得不賠了一百五十個大項目養了個白眼兒狼。其實這白眼狼也不好受,坑垮了日本治下亞洲第一工業區的滿洲,坑垮了英國治下的東方第一金融中心香港,坑垮了英美治下的東方第一都市上海。
養什麽高官顯貴其實還是小頭,養活整個內地中原幾十年才是大頭。這快詛咒之地,誰接手誰倒黴。滿清賠上了自己。日本踏進了圈套被蔣蘇美給拉了出去換上了國民黨中國。國民黨又被共產黨蘇聯替換了下來,苟延殘喘至今卻又湊了上去。而北京終於要帶著南京一起踢凳子了。
無數人指責一尊倒車。豈不知如果不是一尊這麽勉勵維持,說不得率獸食人大行其道。當然不是說現在就不吃人。但是畢竟收斂一點是一點。人權從來都不是喊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五六百個加沙,不論是占領還是援助都不會有好結果的。隻要別向日本台灣打火箭,睜一眼閉一眼就得了。以色列搞不定加沙,美國搞不定阿富汗,上帝也搞不定中國。如果說鴉片戰爭是歐美不知利害要進入東亞的話,芯片戰爭則是歐美知道厲害要趕緊封印以防被濺一身血。血崩時刻,牆裏麵最安全的地方是珠三角,其次是長三角。最危險的地方是北京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