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太太常在咖啡桌旁對朋友們講述家對麵B太太的種種不足,說她懶散,特別是對洗衣漫不經心。她經常說:“她的衣服,永遠洗不幹淨,看,她晾在院子裏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麽會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她的朋友經常聽著她的抱怨,直到有一天,一位機智的朋友覺得需要多了解一下。這位朋友走進A太太家,在窗戶邊看了一番,然後拿起一塊抹布,輕輕擦拭著A太太家的窗戶。朋友轉身對A太太笑著說:“看,這不就幹淨了嗎?”
原來,問題出在A太太自家窗戶的髒汙。這位明察秋毫的朋友不僅幫她解決了問題,還在微笑中給了她一個反思的啟示。
常常,看到他人的問題容易,但是真正理解問題所在,內找自己的問題反倒是主要的關鍵。這是一個深刻的處世問題,也是人性的一種常見現象。人們往往容易注意到他人的缺點,並對其進行評判,而忽視了自身的錯誤,或容易原諒自己的錯誤。
這個小故事提醒我們,反思自己是否時常將問題歸咎於他人,而忽略了自己本身作得不善的地方。當我們自己變好了,對方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勇敢地麵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這不僅是一種謙遜的品質,也是促使個人成長和人際關係改進的重要動力。當我們發現別人的錯誤時,立即停下來問問自己:“我是否也犯了同樣的錯誤?我是否能夠以同樣的寬容對待對方?”這樣的自省和尊重他人的善能量,同時也讓自己更美好。
《禮記.中庸》有句話“唯天下至誠為能化”,意思是說,唯有天下最真誠的心才能感化人事物。換句話說,從內心湧出的真誠的禮貌、對人的尊重和感恩,打通人與人之間的心徑,也打通了通往機會和成功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