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雨滂沱,非下幾刻鍾就停歇的那種,是豪大雨不斷的落、落著﹔偶爾雖有片刻放晴的隙縫,但微弱的陽光一露出笑臉,旋即被驟至的雨勢淹沒,有時似乎還聽見幾聲隱隱雷鼓。
向來,很少注意農曆的節氣變化,惱恨多雨讓人情緒鬱結,而隨意翻農民曆的記載,原來後天(農曆廿九)即是“芒種”了。俗話說︰“四月芒種雨,五月無幹土”,這節氣前後的陰雨現象,大概就是屬於氣象播報的梅雨季節,那麽一點也不意外了。
雨,我和蔡強從小對它又愛又恨。恨它,下大了引發山洪土石流,阻絕道路迫我無法到校上課﹔愛它,家裏耕作幾畝旱田幹地,少降甘霖,則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致使收益銳減,爸媽憚驚生計困頓,在學中的孩子龐大的教育費籌措困難而愁容滿麵,於是,不得不企盼適時的雨水滋潤大地,這——可是我對雨難以抹滅的記憶啊!
近年來,我又多添了一份工作,跟“雨”也是息息相關。是麵對為數不少靠天吃飯的路邊攤﹔當然,這些攤販不怕雨勢大小,多數人仍舊照常營業,是賣不忌水的貨品或及景所需具備的東西,如︰家庭五金、雨傘雨衣及水果┅┅,而飲食攤的生意好像與天氣並沒多大的關連,門庭若市的商家饕客依舊絡繹不絕。至少,在我工作的市場是這樣﹔這裏還有多家曆史悠久、盛名遠播的招牌小吃呢!像熏拉絲、羊肉麵、小籠包等多家有關美食的電視節目,都曾詳細介紹大肆報導。
這裏與一般傳統市場有別,無休市日,雨天我當然仍得出門。 雨傘,對我來說可有可無,或嫌它礙手礙腳的累贅,通常不到半個鍾頭的班,我穿梭在風裏雨裏尋幽探密,然後滿載一身的“詩意”歸來,因此,顏之華必須練就一身穿雨披風的功夫,否則“傷風感冒”總是陰魂不散與你交好纏身,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然,也常有人跟我玩笑的說喜歡我這份工作,以為除了逛“市場”外,還可觀賞眾生百態,真是一舉數得﹔也算是吧,這裏可是觀察人性的好地方﹔雨天、晴天抑或其他不可預知的變化,能描繪出不同狀態的人性麵貌,能觀察出各階層之間存在互異的生活態度﹔或從買、賣雙方彼此的精打細算的心思探測,更是讓寬厚、狹隘的本性一覽無遺而無所遁形。
這——是我平日常看到的和麵對的現象,久了,難免習以為成常見怪不怪了﹔但,我比較關心的還是,雨呀,一般說來“五月無幹土”也真有幾分的準確,該不會又相約而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