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利的第一條原則是:除非萬不得已,永遠不要打斷這個過程。 —查理·芒格
經常有朋友問我:我的證券公司經紀人,或者基金公司工作人員,建議我賣掉我手裏的基金,因為股市已經在高點了。
更有甚者,這些經紀人告訴投資人賣掉持有的優質美股基金或者ETF,買他們推薦的垃圾基金。
那麽,我們如何應對這些基金和證券公司工作人員的交易建議呢?
一、他們為什麽要免費給你提建議?
天下熙熙,莫為利來;天下攘攘,莫為利往。這些金融業精英,都是妥妥的高薪人士。他們之所以花時間聯係你,肯定不是來做慈善的!
他們的目的其實很簡單:為了他們自己的傭金和他們公司的利潤!
我以前分析過,基金和證券公司在我們的交易中,賺取了大量費用。
比如,中國的場外基金有極高的申購和贖回費,倒手一次,投資人就有可能損失1%的本金。也就是說,如果你有100萬元的基金,申購和贖回費就要1萬元。
以博時標普500 ETF 聯接A基金050025為例,其最高申購費為1.2%,最高贖回費用為1.5%,合計高達2.7%。如果我一年倒手10次,我付出的費用高達27%!
又比如,在中國,場內交易基金ETF有各種費用。倒手一次,投資人損失的費用平均為0.4%。換句話說,如果你有100萬元的基金持倉,全部倒手一次,就要損失4000元!
如果你一年內倒手10次場內基金ETF,僅僅交易費用就會導致最高4%的損失。假設基金本來的收益率是10%,扣除交易費用後,你的期望收益率隻有6%了。也就是說,在一年之內,你40%的收益都交給券商公司和國庫了!
二、頻繁交易的長期成本到底有多恐怖?
雪上加霜的是,這種交易成本,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變得更加讓人難以承受。
假設我今年投入一批資金,買入標普500指數場內ETF 513500,並一直持有。直到三十年後我退休了、需要用錢時才賣出它們。那麽我投資這些資金的交易成本,就是倒手一次的成本,最高為0.67%,最低為0.13%,平均為0.4%。
假定這個基金固有的年化收益率是10.8%,而基金的管理費是0.8%。那麽我每年取得的實際收益率是10%。三十年後,我取得的總收益就是
(1 + 10%)^ 30 - 1 = 1645%
就算扣除最高的0.69%的交易費用,我獲得的收益率仍然為1644%。交易費用幾乎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但是,如果我每年倒手10次,每次倒手的平均交易成本是0.4%,那麽我取得的實際年化收益率為:
10% - 0.4% x 10 = 6%
30年後,我取得的總收益是:
(1 + 6%)^ 30 - 1 = 474%
由於 474% / 1645% = 29%。我們可以說,頻繁交易取得的成績僅為長期持有的29%!換句話說,交易費用吃掉了我71%的收益!這71%的收益,都成了券商的利潤和國庫的稅收!
類似的道理,在美國股市裏也成立。
在美國,交易ETF和傳統基金本身沒有印花稅和券商傭金等費用。不過,在交易ETF時,我們仍然會遭遇交易價差(Bid-Ask Spread)。而交易價差通常被認為是投資者要付出的交易成本。另外,在應稅賬戶裏交易ETF和傳統指數基金時,資本利得稅是更大的成本。
如果基金固有的年化收益率是11%,其中分紅是2%,而價格增長是9%;並假設我們每次都是在持有不超過一年時就頻繁倒手。那麽,即使我們不考慮交易價差,而我們稅前獲得的收益仍然是11%,我們將需要為9%的短期資本利得納稅。
假設我們的邊際稅率是40%,而分紅稅按照20%計算,那麽我們實際獲得的收益率就是:
2% x (1 - 20%) + 9% x (1 - 40%) = 7%
那麽在30年後,我們獲得的總收益就是:
(1 + 7%) ^ 30 - 1 = 661%
而如果我們是長期持有,那麽每年獲得的收益率就是:
2% x (1 - 20%) + 9% = 10.8%
長期持有30年後,我們的賬麵收益率就是:
(1 + 10.8%) ^ 30 - 1 = 2069%
即使我們在那時全部賣出所有基金,並假定我們要交最高的長期資本利得稅,即20%。我們稅後的總收益率仍然有:
2069% x (1 - 20%) = 1655%
但是頻繁交易策略獲得的總收益僅為 661%,而 661% / 1655% = 40%。換句話說,頻繁交易策略獲得的收益率隻有長期持有策略的40%。也就是說,高達60%的收益被稅收吃掉了!
三、如何應對基金和證券公司的投資建議
現在我們明白了,基金和證券公司的人員,在給你提投資建議的時候,在幾乎100%的時間裏,是完完全全隻考慮自身的利益的。因為他們不是受托人(Fiduciary),因此,他們沒有任何法律或者職業上的約束來為你的利益考慮。
那麽,我們該怎麽應對他們的建議呢?
上策就是禮貌地告訴他們:我有自己的投資理念,就是長期持有美股基金。請不要給我提任何投資建議。
如果他們不識趣,繼續騷擾,就果斷解雇他們,並堅決把他們拉黑。
下策就是裝作沒聽見。他們都是聰明人,也知道時間的寶貴,更會追求他們時間和精力的最大回報率。如果發現這招對你不好使,他們很快就會放棄你,去找尋下一個客戶了。
我是長線投資者,隻看長期收益率。黃金的長期收益率,也就6%左右。
謝謝水星兄!
謝謝五月花!
這種假設完全沒有意義。你怎麽預測的?如果是告訴發展的十年呢?如果是世界大戰的十年呢?
不要擔心這些我們無法控製的事情。我是每個月定投,因為我無法預測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