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醫學院周邊房地產
有一種說法不知真假,說美國醫學院多在治安不好的社區,哈佛醫學院(Harvard University)除外,耶魯(Yale University),哥大(Columbia University) ,約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都在社會治安不好的地方。據說有個好處,美國醫療費很貴,窮社區常收不到錢,這也給醫學院學生很多練習的機會。雖然有很有經驗的教授把關,但有錢人還是不會太樂意讓沒有經驗的學生看病。
投資房地產
陳旭 2025-09-11 美國世界日報家園版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535/8975990?from=wj_maintab_cate
在巴爾的摩(Baltimore) 買賣房子,說起來也是一段經曆;那年我女兒讀醫學院的雙學位,醫學院四年,博士研究生再加三四年,通常要七八年才能畢業,所以想與其租房不如在學校附近買房。正逢美國次貸危機,房價大跌,那時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推出政策救房市,給首次買房者八千元的稅收補貼,看似是「撿漏」的好時機,我們很快就出手買房。
前房主從三十萬元開價,屢次降價都未成交,最後我們以二十三萬元拿下。如果當年房價跌勢以「飛流直下三千尺」來形容,那我們竟是在一千五百尺處的「接盤俠」,房價在我們買後繼續探底,不過既然有住房需求,就不必糾結太多得失。
經過簡單整修後入住,一樓是廚房和客廳,通向後院花園,樓上有三間臥房。頂樓最大的房間留著自住,其他兩間出租給她的同學。由於緊鄰大學,社會治安相對算好,每年開學前租房學生眾多,新生找房、老生換房,租金行情穩定,收來的租金足夠還房貸還有餘,投資盈虧比不會太差。找房客也算省心,他們和女兒同是醫學院學生,相處和諧,一住至少四年,其中一人畢業後留校在醫學院附屬醫院當住院醫生,住習慣了也沒搬走。
不過還是遇上過麻煩事,因為那是個百年老宅,修修補補是少不了的。次年想換掉舊窗戶,我太太叫了城外的一家裝修公司去換,結果完工後不久就收到法院傳票,被告使用了不合規的材料。原來那房子已列入老街區保護建築,窗戶必須用木質框架,不允許用塑膠材料,還要油漆成原先的顏色。城外的裝修公司不太內行,不知道那些規矩,我們更不曉得那些法規,上法庭敗訴,必須限期整改。裝修公司自認業務不精,最後我們出材料差價,裝修公司返工不再收費。之後,我觀察附近破爛不堪的社區外觀,才明白就算房主想修繕,手續也很繁瑣,若想改造就更難了。
女兒自醫學院畢業後,我們以二十五萬元的價格賣掉房子,雖然美國多處房價都在創新高,但巴爾的摩並沒漲很凶。治安不好的社區不可能上漲,受曆史文化保護的街區的漲幅也有限,雖然比買入價多了兩萬元,但光換空調、廚櫃、地板、窗戶和屋頂,就遠不止這些錢。但換個念頭想,我們還是有賺,至少女兒讀醫學院的這八年不用付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