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留學泡師妹的有效方法

(2025-08-11 05:28:42) 下一個

美國留學泡師妹的有效方法

 

不論留學還是移民,在美國的多數地區,開車是必須的,因為這個汽車上的國家,生活離不開汽車。可是剛到美國的人,出行沒車就很不方便.記得很多年前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國留學生中秋晚會上的相聲節目說:師哥泡師妹的有效手段是要先買車。有了車帶師妹買菜,外出就顯得有很好的借口,為增進感情鋪好了一條康莊大道。

 

現在很多中國留學生有錢了,買的車越來越豪華,但有車還是基本條件。

 

來美的第一輛車

陳旭 2025-08-05 美國《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1/8903586?from=wj_catelistnews

 

那是上世紀八○年代末,中國大陸剛改革開放不久,多數人還是騎自行車為代步工具,摩托車在市場剛剛興起,轎車還是很高檔的奢侈品。那時我來美國,住紐約的法拉盛(Flushing),雖說紐約市的地鐵公交都很方便,私人小汽車在紐約市區不是必需品,而且停車還很麻煩,一不小心就會吃罰單,可我還是擋不住轎車的吸引和價格的誘惑,考取駕照後就迫不及待買車。

 

 

周末跑去康乃狄克州,在朋友幫助下,花了六百元買了一輛已近十年、一九八○年通用汽車出產的奧茲摩比歐米茄(Oldsmobile Omega)二手車(見圖),藍色、四門、自動檔、手動窗戶,內部保護得還滿好。

 

 

那是七○年代石油危機後美國公司推出的新款車,第一次石油危機時,美國原油價格從一九七三年每桶三元,到一九七四年上漲至每桶十二元。第二次石油危機,美國原油價格從一九七九年每桶十三元,一九八○上漲到每桶高至四十元。美國這個「車輪上的國家」,才開始設計不那麽笨重寬敞耗油的汽車。奧茲摩比歐米茄號稱已是緊湊車型,但以今天的眼光,還是寬體大車。

 

 

車子不貴,保險費卻不低,一年就要六百多元,比車還貴,而且保險範圍僅限最簡單的第三者責任險,俗稱「半保」。平時不用,還要找個偏僻地方停泊。那輛「老爺車」開了一年多,搬到新澤西州後壞在路上,拖車還花了七十元。

 

 

時過境遷,去年回大陸時,很多親戚朋友都買了嶄新的小汽車,而且功能比多數美國人開的車子還多,更彰顯奢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歐美人倡導節能環保健身騎自行車時,中國的小汽車漸漸普及到千家萬戶,民眾的生活水平已是今非昔比。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