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書房

(2025-01-29 11:17:32) 下一個

 

美國內華達大學(University of Nevada)社會學和經濟學教授瑪麗亞.埃文斯(Mariah Evans)的研究決定著日後孩子的教育水平,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觀察家中是否有五百冊以上的藏書。

 

書房

陳旭 2025年01月29 日  美國[世界日報]家園版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2/8516600?from=wj_catelistnews

 

外孫女快五歲了,女兒基於離工作醫院的距離較近、社會治安和小孩上學學區等考量,在上班開車不到半小時的巴爾的摩(Baltimore)北邊買了新房。

 

新房裝修改造又拖了很長時間,由於疫情後女婿經常在家辦公,他的書房與辦公室就合為一體,外孫女和女兒共享另一間書房,日前女兒回家時,才把小時候讀過的書幾乎都搬回家。

多數人都相信,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可以預示其子女有獲得高學曆的很大機率,是因為家族的傳承?還是有什麽遺傳密碼?

美國內華達大學(University of Nevada)社會學和經濟學教授瑪麗亞.埃文斯(Mariah Evans)領導的研究團隊,經過對世界各國貧富不同階層、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家庭做了長達二十年研究。她對那些受教育不足三年,定義為父母文化水平較低的家庭;父母受過大學教育,也就是受過十五年至十六年以上教育的家庭,將這兩者互相比較,得出一個有趣的結果。

埃文斯教授指出,家中的書籍與父母的教育程度一樣重要,決定著日後孩子的教育水平,影響孩子受教育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是觀察家中是否有五百冊以上的藏書。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在家裏放一些書是一種廉價的投資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取得成功。

在中國,家中擁有五百本或五百本以上的書籍,可使兒童的接受教育時間多六年六個月;在美國,這個效果隻有二年四個月;而對所有二十七個國家的研究中,平均優勢為三年兩個月。

在中國,如果家有五百冊藏書,相信算是書香門第了,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氛圍下,考功名、求學曆,接受更多的教育也就順理成章。如今是多媒體發達的時代,日常生活中的誘惑太多,如何使小孩能靜下心來讀書並非易事。

如果家中有五百冊藏書,我猜想僅在小孩無聊寂寞的時候,隨手就能翻翻幾本書消遣,或許就能從閱讀中受益,感悟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道理,從此可能「心離書則神索」,就如「魚離水則身枯」。

我來到美國,對美式教育最大的感受是重視廣泛閱讀,而對背誦不屑一顧;學校學的和老師教的,僅是知識積累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靠課外閱讀所增長的見識。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騰出一個書房,擺上幾本書,有一處順手就有的閱讀空間,還是不錯的選擇。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一年多前,我女兒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醫院當住院醫生的結業典禮上,係上送她的禮物僅是一冊值不了多少錢的書籍,我以為是小氣的禮品,但後來發現其實含有博大的意義。書籍是一冊一冊地累積到書架上,學識也在漸漸地同步豐富,這或許就是家有藏書的魅力所在。

埃文斯教授說,想增加家中藏書,即使隻能做到一點點,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就家裏的書籍數量而言,雖然隻有二十本書,但仍對推動孩子閱讀,繼而可能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有重大影響,家長放的書越多,好處就越大,這是相當不錯的投資回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