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淒美情緣 第二章

(2023-06-20 19:23:11) 下一個

第二章 

 

七七年元宵節後第一天的上午,全縣十幾萬民工三五一群,拉著平板車,從四麵八方浩浩蕩蕩趕往工地。這些男民工年齡從十幾歲到五十多歲不等。他們的平板車上裝著麥秸、木棍、糧食、包袱和挖河用的鐵鏟、鐵鎬等。雲州,也是這幾十萬民工的一個,正與幾十個村民們拉著平車,說著笑著,興匆匆奔赴幾十裏外的工地。

 

到了指定的工地地點,他們卸下車上的工具及各種物品,以生產大隊為一個營地,在河邊冰凍的農田裏,各自搭建自己的草安子。每個小隊各派出幾人共同搭建木架食堂和工地指揮部,其餘小隊民工各自搭建三角形木架草安子,安子內鋪上麥秸,麥秸上鋪上褥子,夜間他們就在安子裏睡覺,兩人一個被窩,一頭一個,每個人的頭都頂著安子的底邊。

 

雲州和他的一個堂哥雲波,多年來情同手足,出門總是形影不離,自然是一個被窩。雲波容貌俊美,性格剛直豪爽,富有正義感,臂力過人,可以單手抓住樹枝,上挺幾十次,幾年前有幸念完高中,其父母本來是在外地教書,六六年全家被遣返原籍,從此與雲州亦親亦友,成為莫逆之交。

 

也許是因為雲州的思想早熟,喜歡與之密切交往的多是年齡大幾歲的,有知識的,甚至還有一個忘年之交。雲波比雲州年長六歲,又是高中畢業,知道的東西比較多,他經常把自己看過的書籍,再轉借給雲州看,雲州常常向他問些問題。冬天夜晚,雲州經常和他在家東河邊練武、對打棍棒、空手對打、太極推手等,談論楊氏太極拳的幾代宗師楊露禪、楊班侯、楊澄甫的事跡。夏天夜晚,他們常常坐在河邊,望著皓月星空,談論《牛虻》、《水滸》等書中人物,談論尼克鬆、基辛格等,也談論世事和人生。

 

去年中秋後的一個傍晚,他們並肩坐在家東小河幹燥的土岸上,望著稀疏的星空和冉冉升起的月亮。突然,南邊一裏外的小河上空傳來了空靈悠遠的天籟之音,那是雲州的二爺爺的簫聲。二爺爺是雲波的爺爺,身材修長,消瘦的瓜子臉型,慈眉善目,睿智平靜的眼神裏總是隱約有些抑鬱和無奈,是個典型的飽學之士,早年曾經是解剖學專家和高級手術師,後來被遣返原籍,接受勞動改造,為了抒發心情的鬱悶,天氣好時,經常夜晚獨自到河邊吹簫。他的簫聲總是低婉悠長,似乎向星空感歎,訴說著命運的無常、歲月的滄桑和人生的無奈。小時候,雲州和雲波經常聽爺爺講一些科學家的故事、生命和宇宙的起源等。

 

簫聲停了,雲波望著星空歎道:”有時候我想,活著還不如個傻子,因為傻子不會有煩惱和痛苦。“

雲州也歎道:”是啊,沒有思想的人沒有痛苦。可我們偏偏又無法停止思考。”

“真想做個糊塗人,像鄭板橋那樣,但又難得糊塗啊。”雲波歎道,頓了頓,問道:“你說這宇宙中是不是有一個造物主?”

雲州思索了一下,答道:“不知道。”

雲波望著夜空說:“科學家認為宇宙是由大爆炸產生的,那麽大爆炸之前又是什麽呢?所以我覺的宇宙中還是應當有一個造物主。”

雲州也望著夜空問:“如果有造物主的話,那麽造物主又是誰造的呢?”

雲波說:“也許造物主本來就存在,是自在永在的。”

雲州說:“大爆炸之前,或造物主之前,人類永遠都無法追溯到真正的起源,因為起源之前還會有起源,永無窮盡,也許根本就沒有起源,整個宇宙或許是自在永在、無邊無際的。人們之所以對任何事物都執著於起源或因果,是因為人們已經習慣或隻能在被設定的思維範疇內思考。就像我們所說的天上地下、東西南北,隻限於我們現在地球上的位置,離開地球,離開太陽係,就沒有天上地下之說,也沒有東西南北的概念。比如,你說天在上麵,地在下麵,那麽地球下麵又是什麽?難道不是天空嗎?準確地說,天空不是在上麵,而是在我們周圍,在地球的周圍。“

雲波感歎說:“是啊,人類實在是太渺小啦。宇宙遠遠超出人們所能想像的範疇,是人類思維永遠無法理解的。”
雲州歎說:”其實,我真希望有一個超然的造物主,能為世間主持公義,懲罰一切罪惡。“

雲波歎道:“隻是我們這麽渺小和短暫,造物主會管我們嗎?地球雖大,在無限大的宇宙裏,遠不如一粒沙大。地球上有多少粒沙?宇宙中有多少星球?有誰能知道?“

 

雲州若有所思地說道:“用人類的思維來理解造物主,和用人類的思維來認識宇宙,無疑隻能局限在人類有限的思維範疇內,可是人類又無法跳出人類有限的思維範疇,所以,人類永遠無法完全了解宇宙或造物主。與其花費精力思考注定沒有結果的問題,不如多思考一些我們當下的生存環境和前途,做些可能有結果的事情。“

雲波道:“是啊。相比於永恒的宇宙,人生之短暫不值一提,但現實中的無奈,又讓我們感到人生如此漫長,甚至度日如年,這也許就是人生的相對論吧。你說得對,還是多考慮一些現實問題吧。”

……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十幾萬民工陸續來到工地,各民工小隊找到自己的工段準備挖掘。這是一條從南向北的小河,河水幾乎被排盡,河底少量殘留的水結著冰,河岸河坡仍然冰凍著,今天民工們要把小河第三次拓寬挖深,以便增加流量。很快,十幾萬民工聚集在兩岸河坡上,人頭攢動,異常熱鬧,黑壓壓的人群向南北伸展,望不到盡頭。這種場景,都是發生在冬天農閑季節,雲州過去幾年已經曆過多次,隻是每年在不同的河段繼續加寬,對民工們來說,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

 

工地上的擴音器開始播放著有關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的文章,然後又播放《人民日報》《學好文件抓住綱》的社論,“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社論播放後,接著便是革命歌曲《我們走在大路上》、《南泥灣》等等。

 

各小隊找到自己的工段後,便開始挖掘,他們用鐵鎬刨開凍土,然和用鐵鏟把泥土裝上平板車,拉車的人再把車上的泥土運到河岸上倒掉。這天陰雲壓頂,雪花開始慢慢飄落,很快便是鵝毛大雪,紛紛揚揚,飄落在民工們的頭上、臉上、棉衣上,頓時間,工地上的十幾萬民工,便被籠罩在蒼茫彌漫的風雪之中,伴隨著此起彼伏的鐵鎬聲、鐵鏟聲、喧囂聲,合著拉車民工的號子聲,響徹幾十裏工地上空,奏成了一副宏偉的人海動態景觀。

 

播音喇叭應景傳出《白毛女》片段《北風吹》歌聲:“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雪花那個飄飄......”

 

挖河是個苦力活。挖泥的或拉車的,都很累。因為一鏟的濕泥土,輕則十幾斤,重則二十多斤,從地上挖起,翻倒車上,挖到深處時,車子在高台上,還要把泥土舉過頭頂,才能翻倒車上,一天千多次,臂力若不夠,根本端不到車上,即使勉強端起,那也是費力緩慢,影響進度,所以挖泥的多是中壯年人,臂力過人,雲州的父親就是和其他幾個民工負責挖泥。過去幾年挖河時,雲州和其他年紀小和年紀大的都是拉車或推車,五人一組,其中一個是把車的。今年雲州更強壯了,有時也輪番挖泥。拉車也不是個輕鬆活。拉車人把一千多斤的泥土從河底拉到河堤上,然後倒下,挖到後期時,坡度可達35度,從河底到河堤頂部,落差高達十幾米,每人使出的是牛力,從天剛蒙蒙亮到天黑,一天十幾小時,天天都累得腿算腰疼。但挖泥的,除了腰酸腿疼,還有膀臂手腕的酸疼,手掌經常被磨出血泡來。從挖泥到拉車,猶如流水線,任何人想慢都不行,特別是拉車的,上坡時必須一鼓作氣拉上坡,否則車子就會顯得更沉重,甚至會退下去。幸好民工們都還能吃飽飯,較以前有些改善,仍吃黑饅頭、雜麵饅頭,伴有白菜粉絲,偶爾生活改善,還能吃頓白麵饃和白菜粉絲加豬肉。

 

每天上工時,大隊主任身著體麵的灰色棉大衣,戴著火車頭式的軍帽,穿著棉鞋,身邊還有個測量員,不斷地在河岸上來回巡視、督工。

 

“同誌們加把——勁——喲。“駕車的童軍興致地喊起了號子。

”嗨——喲。”

“趕快往上——拉——喲。”

“嗨——喲。”

”到頂再回——頭——喲。“

”嗨——喲.“

”再拉另一——車——喲。“

“嗨——喲。”

”一天拉它三千——回——喲。“

”嗨——喲。“

“一年拉它三百——天——喲。”

“嗨——喲。”

“直到滄海變桑田——喲。”

“嗨——喲。”

……

 

到了後期,主任感到工期逼近,便下令各小隊晚飯後加班到深夜,以保障按期完工。

 

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勞動,到了挖河尾期,民工們隻等著驗工,必要時修修補補,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吃過早飯,太陽開始暖和些,路旁的積雪開始融化,路上開始有些泥濘,雲州和幾個民工踏著泥濘的土路,到臨近的村裏逛遊,走到一家門口,見一中年農婦和一下女孩坐在門口曬太陽,婦女手裏拉著鞋底,小女孩上身穿著紫紅花棉襖,下穿黑棉褲,腳穿一雙黑布棉鞋,長著一副充滿稚氣的瓜子臉,兩個可愛的大眼睛,好奇地看著屋簷下一串串冰溜融化後落下的水滴。農婦見到他們,便招呼他們進來坐坐。他們答應著來到門口,裏麵的中年男人也招呼他們。小女孩見他們要進來,便跑到裏麵站在那男人身前,好奇地看著這幾個陌生人。

 

”大哥貴姓?”帶隊的副隊長董文忠問。

“俺姓魯。”那男人答道。

”你這女兒長得好好看啊,幾歲了?“董文忠又問。

”閨女七歲了。“大嫂見人這樣誇獎女兒,便搶著答道。那男人則抿著嘴笑笑。

“叫啥名啊?“副隊長問。

”叫杏花。“魯大哥回答。

”魯大哥,你是剛從河工上回來的吧?“雲波插話問道。

”是,我們隻留幾個人在工地上等著驗工,其他人昨天都回來了。“魯大哥說。

”你們的工地遠嗎?“副隊長問。

”不遠,往北走兩裏路。“魯大哥回答。

 

聊了一陣,大家便離開了。第二天,他們又來到魯大哥家。董文忠大約三十歲,幾年前娶了媳婦,媳婦很漂亮,現有一個五歲閨女,長得可愛,看到董大哥家的漂亮閨女,卻提出要認幹閨女。魯大哥大嫂以為董文忠隨便說說,沒有答應,也沒拒絕,隻是笑笑。心想,大家本來就無緣無故,河工一結束,大家都各自回家,相隔幾十裏,哪還有什麽往來,當然不會把話當真。

 

不久河工通過了驗收,明天大家就可以拔營回家了。在拔營的前一天,民工們都在自由活動,有的打牌,有的三五成群在周圍溜達。

 

擴音器裏播放著”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麵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

要是有人來問我,這是什麽地方......”

 

雲州和雲波沐浴著暖融融的陽光,漫步在高高的河堤上,河堤外田野邊楊樹枝已經隱隱發青吐芽,麥田裏的麥苗,經過雪水的滋養,長得綠油油的。南北望去,筆直的河道上已經不見民工的蹤影,也沒有了往日的熱鬧喧囂。本來一條幾十米寬的小河,今天卻變成了一百多米寬的大河。

 

“如果我們沿著這條河一直往南走,走八十裏,就能走到我們的家啊。”雲州說。這話並不誇張。這條河到城南二十裏處往西南拐去,但在拐彎處卻銜接著另一條小河,那條小河南接一條大河,正好流經雲州的家旁邊,那條小河與眼前這條大河相連成一條南北直線。

“是啊。不過如果我們沿著河一直往北走,就會遇到另一條大河。”雲波說。

“如果我們乘船沿著大河東行,就會進入太平洋。”雲州講。

“進了太平洋,有朝一日可能到達地球的每一個海角。”雲波說。

”哎呀!真是神奇啊!沒有想到我們眼前的一滴水,竟然能流到世界上每一個海角。可在平時,誰又能想像到呢?”雲州驚歎。

“地上的水都是相通的,有朝一日,說不定眼前的水周遊世界後又回到我們身邊。”雲波說。

“何止地上的水相通,和天上的水也是相通的啊!說不定我們眼前的水進入大洋後,變成水汽,升到天上,又變成雲,海風把雲又吹到我麽頭上,再變成雨滴,落在我們的腳下啊!”雲州興奮地說道。

“哈哈哈!”二人開心地大笑起來。

“然後呢?”雲波問。

“然後,又開始另一次循環,周而複始,永無窮盡。”雲州說。

“哈哈哈!”
“水,除了地球上的生命靠它,就連人們的交通也離不開它。水,促進了人們的文化交流和文明發展。水,載著探險家們發現了新大陸。”雲波說。

“走,我們到水邊看看。”雲州建議。

 

他們順著河坡來到水邊,用手撥動著冰涼的河水,水還不太深,大約半米深。

“多麽清澈的水啊。”雲破說。

“這大多是地下滲出的水,所以這麽清澈。“雲州道。

”你看,還有魚呢。”雲波驚喜道。

 

他們看著,遐想著,靜靜流淌著的河水,從南向北,帶著融化的雪水,帶著幾十萬民工幾十天灑下的汗水,流向遠方,流向大河,最終流向大洋,流過馬六甲海峽,流過直布羅陀,流到倫敦,流到好望角,流過麥哲倫海峽,流到紐約,流過巴拿馬運河,流到地球上每一個海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