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十年裏,美國膝關節置換的使用率大幅上升。舉例來說,從 1999 年到 2008 年,美國年度 TKA 的數量增長了 134%(增長遠高於同期人口增長)PMC。
目前,美國每年大約有 70 萬例左右的全膝關節置換 手術。Healthline+2rheumatology.org+2
美國關節置換注冊中心(American Joint Replacement Registry, AJRR)數據顯示,從 2012 年到 2021 年,提交的髖、膝關節置換病例中,TKA(膝)占比超過一半。PMC
一些模型預測,到 2050 年,美國 TKA 的年手術量可能比 2012 年增加 143%。ScienceDirect
有研究指出,這種增長不僅僅是因為人口老齡化或肥胖率增高,還有“擴展適應症”和“年輕患者置換率提高”的趨勢。
?
置換膝關節手術在美國的成本範圍很寬,受很多變量影響。以下是一些關鍵數字和因素:
一些資料指出,膝關節置換在美國平均花費約 20,000 美元 左右。Healthline+2Carrum Health+2
也有更保守/更昂貴估算,整個手術加住院、醫療服務等可能落在 15,000 — 75,000 美元區間。HealthPartners+2Plancher Orthopedics+2
手術中使用的膝關節假體本身(implant)通常價格在 3,000 至 10,000 美元之間。AAHKS
在某些病例,尤其是有並發症、長住院、術後康複複雜等因素時,總費用可能更高。BioMed Central+1
不同醫院、不同州/地區、不同醫保(保險)條件,收費差異非常大。Carrum Health+2HealthPartners+2
所以,即便在美國,“價格”這一塊本身就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可變性。
保險(包括私人保險、聯邦醫保如 Medicare / Medicaid)在美國醫療係統中起著關鍵作用,對於患者是否願意做手術、承擔多少自付費用、選擇何種材料/醫院等有直接影響。
下麵是保險製度如何影響膝關節置換的一些機製與現狀:
在美國,Medicare(醫療保險,針對 65 歲及以上或某些殘障人群) 通常會覆蓋全膝置換手術及相關住院費用,隻要被判定為“醫療必要”(medically necessary)。Healthline+2AAHKS+2
對於私人保險,是否支付、支付比例多少、使用哪家醫院/哪種假體等,都取決於具體保險計劃(合同條款、網絡醫院範圍、共付額、免賠額等)。Healthline+2AAHKS+2
手術之外的檢查、物理治療、術後康複、並發症處理等也可能有額外費用,有時保險覆蓋有限。Healthline+2AAHKS+2
對於患者而言,即便保險覆蓋了一大部分,通常還會有自付(coinsurance)、免賠額(deductible)、自付上限(out-of-pocket maximum)等。這意味著患者仍需承擔一定部分費用。Healthline+1
舉例來說,Healthline 的一篇文章提到,對於 TKR(全膝置換術),即使保險覆蓋,總體上人們可能需要承擔約 20% 的費用(如果還沒達到自己的免賠額/自付比例)Healthline。
在 Medicare 體係下,有資料指出 2025 年住院手術(Part A)方麵,患者自付的部分上限為 1,676 美元(即使保險覆蓋,也可能有這個住院扣除額)GoodRx。
保險/醫保製度對患者和醫院有多方麵的影響:
可負擔性(Financial Access)
如果保險覆蓋好、病人自付較少,那麽更多患者願意接受手術。反之,如果保險覆蓋差或自付很高,很多患者可能會推遲或拒絕手術。
醫院/醫生選擇
患者可能傾向選擇被保險計劃網絡內的醫院/醫生,以減少自付。保險公司也會與某些醫院/假體供應商協商折扣/合同。
醫院也可能因為保險支付率不同、報銷製度不同,而在接收手術病人、使用何種假體、控製成本方麵作出策略調整。
假體/材料使用
如果某種高端假體成本較高、保險不給全部覆蓋,患者可能會選擇較便宜型號或被保險計劃談好的品牌。保險製度可能影響醫院/醫生對假體選擇的傾向。
手術時機與適應症擴展
有研究認為,隨著保險體係對膝關節置換的認可度提高、支付機製更成熟,醫生和患者可能更願意在症狀中重但尚未到極端階段就手術,擴大適應人群。即“早做”傾向。
此外,隨著保險的覆蓋麵擴展或支付政策調整,一些以前不被認為適合或不值得做手術的人群也可能被納入。
政策驅動 / 支付改革
在美國,醫療支付體係正經曆各種改革(如基於價值的支付、打包支付、保險激勵等),這些製度變化也可能影響關節置換手術的增長。
例如,為了控製成本或鼓勵效果良好的醫院,保險公司可能對某些醫院實施“質控獎金 / 懲罰 /共擔風險”機製,從而促使醫院更高效、降低並發症率、縮短住院時間等,這也會反過來影響手術數量。
把上麵講的因素綜合一下,可以看出,價格與保險製度在“膝關節置換術越來越多”這個趨勢中,起的是放大器 / 催化劑的角色:它們不是唯一原因,但能夠加速或促使這個趨勢更顯著。
當保險/醫保覆蓋越來越完善,患者承擔風險和成本下降,手術“門檻”降低,更多人願意做手術。
當假體材料 / 醫療技術成本(或邊際成本)被壓低,醫院、保險方更可能接受、推廣手術。
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肥胖率上升、膝關節退變率增加、預期壽命提高、手術成功率提高、並發症率降低等醫學/社會因素共同驅動增長。
在一些階段,保險製度/支付改革可能是“拐點”因素:一旦保險公司願意為更多患者承擔膝關節置換,手術量或會有明顯跳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