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崇拜的神靈體係非常多元和複雜,融合了本土宗教(如道教)、外來宗教(如佛教)、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以及民間傳說。很難有一個完全窮盡的列表,但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大類: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其神靈體係龐大且等級分明。
最高神/尊神:
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老子)。他們是道教最高神,象征宇宙的本源和大道。
玉皇大帝:民間俗稱老天爺,是天界的最高行政領袖,管理眾神和人間事務,在民間信仰中地位極高。
四禦:輔佐三清和玉帝的四位大帝,如紫微大帝、長生大帝等。
自然神與職能神:
土地公:掌管一方土地、保佑農業收成、守護村落安寧的地方保護神。幾乎每個村莊都有土地廟。
城隍爺:城市的守護神,負責陰間司法、保城護民、懲惡揚善。每個城市都有城隍廟。
灶王爺:掌管一家灶火、飲食,並監察一家善惡,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庭匯報。家家戶戶供奉。
財神:種類眾多,最受歡迎的有:
文財神:比幹、範蠡。
武財神:趙公明(正財神)、關羽(關公,也被視為武聖和忠義的象征,兼具財神職能)。
福祿壽三星:象征幸福(福星)、官祿(祿星)、長壽(壽星)。
門神:秦瓊、尉遲恭等,張貼於門上驅邪避鬼,保衛家宅平安。
文昌帝君:主宰功名、祿位,保佑學業、考試順利,深受學子崇拜。
八仙: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代表不同階層,象征吉祥、智慧、長壽等,是民間喜聞樂見的神仙群體。
媽祖 (天後/天妃):尤其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台灣、廣東、海南等地)被尊為海神,保佑航海平安、漁民豐收。影響力巨大。
碧霞元君 (泰山奶奶):主要在北方地區受到崇拜,被視為保護婦女兒童、賜予子嗣、祛病消災的女神。
佛教自印度傳入,其佛菩薩也深深融入中國民間信仰。
佛:
釋迦牟尼佛:佛教創始人,娑婆世界的教主。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接引念佛眾生往生淨土。
藥師佛: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保佑消災延壽。
彌勒佛:未來佛,象征歡喜和包容,常以大肚笑麵形象出現。
菩薩:
觀音菩薩:在中國影響力最大的菩薩,象征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眾多化身(如千手觀音、送子觀音等)。
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被視為幽冥世界的救度者,常與超度亡靈有關。
文殊菩薩:象征智慧,常與考試、學業有關。
普賢菩薩:象征理德、行願。
祖先:這是中國信仰體係的核心之一。人們在家中設立祖先牌位(神主牌),在祠堂進行祭祀,在清明、中元等節日掃墓祭奠。相信祖先的靈魂能庇佑後代子孫,後代也負有祭祀和延續香火的責任。
許多受人尊敬的曆史人物、清官、忠臣、義士、行業祖師等被神化,成為崇拜對象。
關羽 (關帝、關公):忠義的化身,被尊為武聖、戰神、財神、保護神。關帝廟遍布全國。
孔子:儒家創始人,被尊為至聖先師,尤其在文廟(孔廟)受到祭祀。
諸葛亮:智慧的象征。
包拯 (包公):清官的代表,被視為公正的象征。
嶽飛:民族英雄、忠勇的象征。
行業祖師:如木匠拜魯班、商人拜範蠡或關公、醫生拜孫思邈或華佗、茶業拜陸羽、梨園行拜唐明皇等。
自然神:如雷公、電母、風伯、雨師、河神、山神、龍王(掌管降雨和水域)等,體現古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
動物神/靈物:如狐仙、黃仙(黃鼠狼)、柳仙(蛇)、白仙(刺蝟)、灰仙(老鼠)等五大仙在北方部分地區有供奉;麒麟、鳳凰、龜、龍等瑞獸也常被視為祥瑞或崇拜對象。
多元融合:一個寺廟裏可能同時供奉佛、道、民間俗神。一個人可能既拜觀音,也拜財神和祖先。
實用性:中國人拜神常帶有強烈的實用目的:求子、求財、求健康、求平安、求學業、求姻緣、消災解難等。
地方性:不同地區有自己特別崇拜的地方神祇或保護神(如福建的媽祖、廣東的北帝/真武大帝、某些地區的特定城隍或土地)。
非排他性:與一些排他性宗教不同,中國傳統信仰允許同時信奉和崇拜多種神靈。
祖先核心:祖先崇拜是維係家族和社會倫理的重要基礎。
總而言之,中國人崇拜的神靈是一個龐大、複雜且動態變化的體係,它深深植根於中國文化、曆史和社會生活之中,體現了中國人對宇宙、自然、社會和家族的理解與期許。這個列表隻能涵蓋最主要的類型,具體到每個家庭、每個地區,供奉的對象可能千差萬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