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方案構想始於1952年 [2]國家主席毛澤東視察黃河時提出。自此,在曆經分析比較50多種方案後,調水方案獲得一大批富有價值的成果。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區涉及人口4.38億人,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幹線總長度達4350公裏。東、中線一期工程幹線總長為2899公裏,沿線六省市一級配套支渠約2700公裏。
南水北調工程自2014年全麵建成通水以來,南水已成為京津等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個縣市區超過1.4億人的主力水源。其中,為沿線50多條河流實施生態補水85億立方米,為受水區壓減地下水超采量50多億立方米。 [47]
2023年度,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共調水85.37億立方米,超額完成年度調水任務。 [89]
2024年5月消息,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已累計調水720億立方米,沿線7省市超1.76億人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