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好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正文

得道升仙: 道家-坐忘論7:泰定

(2023-05-18 06:16:48) 下一個

泰定六

 

"泰定"是一種深度的冥想狀態,形象像枯木,心態如死灰,沒有欲望,沒有需求,毫無感知,靜止到極致。並不是刻意去尋求冥想,而是在任何地方都能達到冥想的狀態,這就是所謂的"泰定"。莊子說:"那些達到泰定狀態的人,他們的智慧是來自於天性的光芒"。在這裏,"宇"代表心靈,"天光"代表智慧。心靈是道的容器,當它達到極度的虛靜,道就會存在,智慧就會生發。這種智慧來自於我們的本性,並非臨時產生,因此被稱為"天光"。

然而,由於貪欲的影響,我們陷入了困惑,隻有通過洗滌和修複,回歸到純淨的狀態,我們本真的神識才能漸漸地顯現出來。智慧的產生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在擁有智慧的同時不被知識所傷害,如何能用智慧而不被智慧所控製。這就是為什麽古人說:“知道很容易,但是不去說出來就很難。知道而不說出來,這就是天的本性;知道而說出來,這就是人的本性”。

這個段落講述了古人修道的方式,他們通過保持平靜來養育自己的智慧;智慧雖然已經產生,但他們並不用智慧去做任何事情,他們稱之為"智養恬"。智慧和平靜相互滋養,從而產生道德。雖然這種冥想是通過實踐得來的,但看起來卻像是自然而然的。

當我們的心情憤怒或者怨恨時,心的狀態就像玄色的石頭吞噬了羽毛,或者是夏天的霜凍。對心的調控比馴服鹿或馬還要困難。老子教導我們要用持續的善行來理解和引導人們。他登上靈台,解釋道的奧秘,概述了三乘(聲聞、緣覺、菩薩)的因果關係,展開了萬物的自然法則。

他建議我們逐日削減有為的行為,也就是減少世俗的紛擾和執著,直到我們能夠實現無所學習,無所依賴,無所得到的狀態,這就是所謂的"無學"。他用弓箭作為比喻,告訴我們應該怎麽修行。修行的法則就是要磨去銳氣,解決紛爭。

這段文字深刻地體現了道家的思想,即通過內心的冥想和修養,不斷接近道的本質,從而實現自我超越。它主張人們追求內心的平靜和善良,通過減少有為的行為,使自己越來越接近道的境地。同時,它也警告人們要避免被知識和智慧所困,要知道並實現"定而不動,慧而不用"的境地

 

泰定六


夫定者,出俗之極地,致道之初基,習靜之成功,持安之畢事。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無感無求,寂泊之至。無心於定,而無所不定,故曰泰定。莊雲,「宇泰定者,發乎天光」。宇則心也,天光則發慧也。心為道之器宇,虛靜至極,則道居而慧生。慧出本性,非適今有,故曰天光。但以貪愛濁亂,遂至昏迷,澡雪柔挺,復歸純靜,本真神識,稍稍自明,非謂今時別生他慧。慧既生已,寶而懷之,勿以多知而傷於定。非生慧難,慧而不用難。自古忘形者眾,忘名者寡。慧而不用,是忘名也。天下希及之,故為難。貴能不驕,富能不奢,為無俗過,故得長守富貴;定而不動,慧而不用,為無道過,故得深證真常。莊雲,「知道易,而弗言難。知而不言,所以之天;知而言之,所以之人」。古之人,天而不人,慧能知道,非得道也。人知得慧之利,未知得道之益。因慧以明至理,縱辯以感物情,興心徇事,觸類而長,自雲處動而常寂,焉知寂者,寂以待物乎,此語俱非泰定也。智雖出眾,彌不近道,本期逐鹿,獲兔而歸,所得太微,良由局小。莊雲,「古之治道者,以恬養智;智生而無以智為也,謂之以智養恬智。與恬交相養,而和理出其性」。恬智則定慧也,和理則道德也。有智不用,而安其恬,積而久之,自成道德。然論此定,因為而得成。或因觀利而見害,懼禍而息心,捐捨滌除,積習心熟,同歸於定,鹹若自然。疾雷破山而不驚,白刃交前而不懼;視名利如過隙,知生死如潰癰。故知「用誌不分,乃凝於神」,心之虛妙,不可思也。夫心之為物也,即體非有,隨用非無,不馳而速,不召而至。怒則玄石飲羽,怨則朱夏殞霜;縱惡則九幽匪遙,積善則三清何遠。忽來忽往,動寂不能名;時可時否,蓍龜莫能測。其為調禦,豈鹿馬比其難乎!太上老君,運常善以度人,昇靈臺而演妙,略三乘之因果,廣萬有之自然,漸之以日損有為,頓之以證歸無學。喻則張弓鑿矢,法則挫銳解紛。修之有常,習以成性,黜聰隳體,嗒然坐忘,不動於寂,幾微入照,履殊方者,了義無日;遊斯道者,觀妙可期。力少功多,要矣!妙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