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凡事沒絕對:“太陽從西邊出來”,還真是很有可能。
舉幾個我認為有趣的例子:
先說我的戒酒。
20多年前,我可是個不折不扣的酒鬼,可謂無酒不歡。無論商場職場,還是平日裡應酬,抑或是在家小酌,都是好酒之人,每次都喝很多,一般半斤;發揮好的時候,一斤也沒有問題。

至於喝過的酒的品牌,應該囊括國內大部分知名高度白酒:如茅台,五糧液,水井坊,古井貢酒,郎酒,董酒,汾酒,西鳳酒,珍酒,衡酒老白幹,紅星二鍋頭,以及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白酒,比如李度高粱和四特酒。什麼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混合香型,以及雜七雜八的香型,我算是過足了中國白酒癮。
90年代初期到廣東發展,我又愛上了洋酒:像路易十三;藍帶;軒尼詩,以及威士忌;法國和澳洲的紅酒,感覺自己似乎為酒而生。

我自認為喝了這麼多酒,最過癮的還是在外國喝得兩次酒:一次是在越南西貢海岸的韓國餐廳,喝韓國的真露,感覺很爽;一次是在凍得要死的俄羅斯遠東地區,喝的兩支伏特加酒,好像一點事都沒有。感覺喝酒也需要自然環境的助興。
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醉過多少回,真的好感恩老天爺的眷顧,自己還健康的活著。我隻記得有一次醉酒,是我特別難忘的:
哪一年我人到中年,應該四十五歲的樣子,喜得一對雙胞胎子女。我搞了一次滿月宴會,請了不少親朋好友以及同事,在廣州花園酒店大吃了一頓。在收獲禮金和祝賀的同時,我自然也喝得酩酊大醉。
後來,還是我家人把我弄回了家裡,到夜晚十點我才醒來。想想也是挺過癮。這可能是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次醉酒經歷。
我太太說我早晚會死在酒上。我自己也這麼認為。可能是我繼承了老父親愛喝酒的傳統------“喝到老,喝到死”。
時間一晃18年過去。自己退休已經五年,更開心看到:曾經嗷嗷待哺的雙胞胎兒女,如今也在香港的中學順利畢了業,通過DSE大考,考進了大學,更長成了一對思想獨立,有模有樣的大個仔女。還是挺欣慰。
然而,有意思的是:
在我60歲退休,人生還算得意的時候,我卻徹底選擇戒了酒(即使紅酒也堅決不沾) 。從此不再大魚大肉,開始過起了閒雲野鶴的比較清淡的生活;這五年,我還愛上了年輕人的虛擬社交互動;打遊戲;以及胡說八道的寫博客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不解我為何退休後,變得如此清心寡欲,自由自在恬靜的生活,包括我太太和雙胞胎孩子在內。都認為“太陽從西邊出來了”,自己的老公和大男人的父親,怎麼變成這個鬼樣子?覺得不可思議。
而我心裡很明白:一個人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我找到了“比喝酒更有意義”的事情,我就做出了取捨。當然,促使我做出這個重要決定的,還是我的朋友因為罹患疾病,痛得死去活來給我的巨大震撼。
所以,一個人,如果內心足夠強大,目的性極強,知道自己最想要什麼,最不想要什麼,便容易放棄樂趣,選擇追求更大的目標。
而對我來說,這個更大的目標就是健康。我不想退休後,身體搞出要命的病痛以及風險 。我認為那是可以不犯的低級錯誤。
再說特朗普第二次當選美國總統,應該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的又一佐證。
我看香港的八卦雜誌:說特朗普第二次參選美國總統,很多人都嗤之以鼻。從佩羅西,奧巴馬,小布什,柯林頓等美國上流社會的權貴,甚至特朗普自己的太太梅拉尼亞,以及特朗普的聰明女兒伊萬卡等,都認為特朗普勝選的機會不大,基本沒有可能入住白宮;甚至連特朗普首屆總統內閣時的副總統彭斯,以及國務卿彭培奧,都非常不看好特朗普會再次當選總統。
好像國際博彩公司也是興趣盎然,要發一筆大財,幾乎都把寶押在哈裏斯身上。
想想也是。一邊是如日中天的年輕的民主黨後起之秀的哈裏斯;一邊是不被上流社會看好的一把年紀的“打不死”的倔強特朗普,賠付率的高低,就像西甲和中國足球的對抗賽,沒有可比性,勝算明顯一邊倒。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特朗普就是贏了。我看從西方和亞洲國家政客,到美國權貴階層,以及美國企業的大老闆,可能做夢都沒有想到,玩世不恭的桀驁不馴的特朗普會擊敗哈裏斯,第二次入主白宮。澤連斯基搞不懂怎麼回事,北約秘書長可能更搞不懂怎麼回事。令人大跌眼鏡。
這應該印證了中國老話說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的確有點“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的味道。
我相信,特朗普心高氣傲,是有備而來。他一定不想再做商人的生意,他想做美國人的大生意,做世界的大生意。結果他成功了。
看來,有野心的人,如果具備足夠的氣場,以及意誌力和抗壓能力,成功的機會是很大的。“特朗普現象”,佐證了這個結論。
最後說下俄烏戰爭的收場,以及普京和特朗普到底是什麼關係。大有可能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的結局。

這些天,西方世界(主要是北約國家),以及部分亞洲國家,都在熱議特朗普對結束俄烏戰爭的28條和平方案。
北約國家領導人,尤其是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特朗普完全站在普京一邊,沒有一點同是一個意識形態的民主大國的樣子,令歐洲失望,令北約更失望,更把烏克蘭逼上絕境。
而我不這樣看。我感覺歐洲人到現在為止,都擺脫不了對於戰爭的正義和非正義,以及政治正確的紳士風格,從外交到軍事,以及經濟等方方麵麵,歐洲人的既要道德標準,又要生活品質,被大國沙文主義的普京吃得準準的。
感覺普京從骨子裡看不起歐洲人。或隻有美國人知道怎麼回事。特朗普這個擅長不按規矩出牌的生意人,應該知道俄羅斯是怎麼回事。
所以,我認為,俄烏戰爭的結束前提,一定是利益交換的結果。不管你怎麼修改方案,框架擺在那裡,你還能怎麼改,利益的博弈,最終將成為結束戰爭的唯一因素。
至於普京和特朗普之間是什麼關係。我個人認為,未來的世界,還是美國繼續做回帶頭大哥,其他梟雄成為二掌櫃,三掌櫃,可能分得更多土地和財產的新的“雅爾塔2.0”。
畢竟,世界足夠大。美國吃肉,哪怕多吃一些,其他大國也有肉吃,這就足夠了。世界也會很快安定下來,這對全世界公民來說,怎麼說都是一件好事。總好過天天叫著打仗,死人,或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在醞釀爆發要強很多倍。
所以說,哪一天,“太陽從西邊出來”,出現新的世界秩序,都不要感到驚愕。“有太陽總好過沒有太陽”。
帝國的崩潰大致有七個階段,從曆史看,都是一樣的起因,一樣的順序,一樣的結局,這是指非戰爭被擊敗的因素導致的帝國崩潰,而不是因為戰爭而滅亡的帝國。也就是因為內部因素。
這七個階段是,1.對外戰爭,2.導致缺錢,3.不得不大量借錢也就是發債,4.就會導致產業空心化,5.導致出現貧富差距增大社會矛盾增大,6.然後就是經濟無法持續貨幣破產,7.最後國家分裂。
曆史上西班牙帝國,英帝國,蘇聯,都是這個模式崩潰,美國目前在第五階段。
而已經有不少專業人士警告美元會在三年左右破產,因為美債因素。川普政府試圖用加密幣對美債縮表,救美元,但最近加密幣的衰落多少說明了什麽,這才幾個月?
十年左右美國不陷入內戰就是人們的幸運了,因為國家分裂大概率不會是和平分手,加州德州的獨立意識一直是公開的,在加州議會大樓裏這個話題是公開的,畢竟曆史上都曾經是獨立的共和國。
中國目前按照購買力的經濟規模按照IMF今年的數據是42萬億美元,社會儲蓄額是42萬億美元等值的人民幣,而美國作為帝國在這兩個數據分別是28萬億和12萬億,因此從2012年開始,美國其實已經在國力上落後於中國。
而從2022年被稱作中美軍力對調元年來看,美國作為帝國已經不具備相應的軍事實力。今年九三閱兵後,人們知道了美國武器普遍對中國有代差,有些方麵比中國落後兩代,十年左右的落後。
美國戰後稱霸成為帝國是依賴美軍美元美國夢三個要素,覆蓋了硬軟實力。
如今這三個因素不是不存在了,就是被大大削弱不能工作了,比如美軍甚至打不贏阿富汗戰爭。
因此帝國不行了。
而中國已經表現出沒興趣在美國之後成為帝國管理世界,而且哪怕中國願意管理世界,一般帝國交替階段會有大致一代人時間的世界混亂,小國之間戰爭不斷,國際秩序不存在。
一代人之後,舊秩序的維護者都死光了,世界開始接受新秩序。
除非一場世界大戰讓整個世界都被破壞,那麽戰後人們急需新秩序出現,願意改變,比如二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