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香港電視報導,說普京的辦公室秘書佩斯科夫出來說,如果美國敢把戰斧導彈賣給北約,或直接賣給烏克蘭,俄烏戰爭將嚴重升級,美俄關係也會遭受重創 。
以前常比喻一個人,如果內斂沉穩,內心強大,不輕易出手,都會說“你不要恐嚇我。我不是嚇大的”。佩斯科夫的話,應該有這個味道。
但我的理解,佩斯科夫之所以這樣說,可能有以下幾層意思:
一是戰斧導彈可能真的很厲害。射程2500公裏,足以打到莫斯科。這就要命了。烏克蘭大概率會反轉戰場形勢,收復失地,甚至一舉解決普京的統治問題。
隻要看看前不久斷案的波羅的海海底電纜爆炸案,已經證明是烏克蘭人幹的。可見烏克蘭人為了國家不會亡國,已到了不擇手段的時候。
二是極限施壓戰術。據說美俄兩國都擁有足以毀滅地球N次的核彈頭。普京政權估計也吃準美國人歲月靜好,絕對不願意和俄羅斯因為烏克蘭問題,發生甚麼引火燒身的核戰。俄羅斯這樣說,無非是對特朗普喊話,美國雖然厲害,俄羅斯也不是紙老虎。請特朗普不要輕舉妄動,或三思而行。
三是俄羅斯此時釋放這樣的信號,也是明確提醒美國:出售戰斧導彈,結果就是美國參戰。美國不會得到大的利益。美國應該學會算大賬,如同加沙問題的20點建議,你好,我好,大家好。實在犯不著因小失大。
畢竟,俄烏戰爭不是中東戰爭;俄羅斯也不是伊朗;普京也不是內塔尼亞胡。你說特朗普知道這些差別嗎?當然知道了。不然,特朗普也不會搞阿拉斯加“特普會”秀。
接下來,就看特朗普如何算這筆大賬了。
------美國人在俄烏戰爭問題上的利益考量。
第一種考量:現在介入,100%是軍事和經濟的雙介入;大概率會得到多少,失去什麼,可能都應該精算一下的。
第二種考量:戰後介入,基本上是經濟的介入。這可能都需要精算得失的。
------美國人如果出錢出武器,如同當年拜登政府的代理人戰爭,幫助烏克蘭打贏這場戰役,美國人會得到什麼。相信也可以精算出來。
重要的是:美國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可以支撐戰役打到底。
------美國人必須冷靜分析。畢竟俄羅斯不是哈瑪斯,更不是伊朗。這年頭,世界早已沒有正義和非正義,侵略和反侵略的道德譴責。有的是地位鞏固,合作共贏,利益均沾的遊戲玩法。
好多事情也是代價。即便交換也是代價的精算。不存在道義和憐憫。道德和憐憫不值錢。
總之,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俄羅斯再如何狂妄焦躁,絕對不會與美國正麵交戰。因為100%會輸掉。
其實,美國在俄烏戰的爭問題上,如何決策,才是考驗特朗普政府最大的智慧和盤算。
至於現代戰爭的交手,如同高手過招,一招便知對手的實力。早已不是二戰時的“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時代。真要打起來,不出三天輸贏便可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