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第三節 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家庭的育兒經
在我的記憶中,60年代甚至70年代的中國家庭,好像家家都有4-5個孩子。好像越是普通幹部和工人家庭,越是喜歡生兒育女,當年的父母都說,生多個孩子就是加雙筷子而已,這似乎當時的一種社會現象。相信是國家的政策。
唯獨知識分子家庭是不大一樣的,至多也是2個孩子,很多是一個孩子。我家五個孩子,中間夭折了一個,最後我們姊妹四個活到了今天。
老實說,哪個年代父母生養孩子,說教養有點拔高了,說“拉扯”比較符合實際,那時父母生個孩子,打個比方,就是桌上“加雙筷子”而已。
今天的年輕人,也許對當年父母生養孩子的方式,覺得太粗俗,不夠優生優育,但實際情況就是這樣,哪個年代,家家都是比較粗糙,比較貧窮的。
為何會這樣?
如果一定要做認真的分析,我想原因不外乎有三:
一來生養成本低,生個孩子並不會給家庭帶來太多的負擔。
二來當年女人普遍缺乏避孕意識,也沒有避孕工具,懷上了就懷上了,多半都是生下來的;
三來國家鼓勵生育,幹部家庭更是老觀念,多半人是信奉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的。聽父母說,50-60年代,毛澤東也提出“人多力量大”。國家需要建設力量,畢竟,當年的生養孩子成本實在太低。
可能隻有極少數的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夫婦,他們比較看中教養的價值,隻生1-2個孩子,大多數家庭都是響應國家號召多子多福的。
我家情況還算比較中間的,三男一女四姊妹,估計也是當年60年代中國城市裡大多數人家的標配:我記得,70年代初,每年過年的時候,父母都要請裁縫來家裡,為我們子女做一身衣服,再買一雙球鞋。
平日裡兄弟姊妹,無論穿衣吃飯,還是上學的書包學習用具,多半是弟弟撿(跟著)哥哥的,妹妹撿(跟著)姐姐,就像拖油瓶一樣,小小年紀就懂做很多事情。哪個年代的父母因為工作繁忙,也沒有太多時間管教子女的衣食起居的。好多事情,都是自己學著做,學著琢磨出來的。
我記得每週家裡可以吃一次肉,哪個年代吃肉需要肉票,吃糧需要糧票(500克早米長期在0.138元/斤;晚米貴一些,口感雖然很好,但不出米);哪個年代,豬肉500克,隻要0.74元(但絕對是農家自養的土豬肉,可能哪個年頭還沒有新希望這樣的飼料企業的出現吧?)。
想來真的很有意思。
哪個年頭,中國人的生活,是很粗放而簡單的。豬肉是不分部位的,都是瘦肉肥肉骨頭一刀切的;但買肉的痛苦記憶,我至今難忘,每次買肉都要脫一身皮。人們都不習慣排隊,一開市就是一窩蜂地擠到窗口,完全憑力氣,我身材不高,被人壓在人群裡,等拿出一塊肉時,整個臉上都是豬油,非常滑稽。從買肉便可一睹當年中國城鎮居民的生活寫照。
哪個年代好像很多憑票供應的食品,都沒有排隊的習慣,都是靠力氣擠到窗口,每買一次肉,不是抹到一身豬油,就是豬毛和肉碎搞到臉上,可謂狼狽不堪。當年基本不知道什麼叫文明程度,這也許就是當年的一個標誌性的生活縮影。不知今日的朝鮮城鎮居民是否這樣的生活方式?
我清楚的記得,70年代初期,每逢要過年了,家裡便請裁縫上門做衣服,包吃不包住,還有工錢,要做好幾天,從老大的衣服褲子,再到老小的衣服褲子,要做好幾套。
老實說,那時的裁縫水平很一般。也許衣服的麵料都是卡其布,本身就不舒服,每次的領子都做得不服帖。穿著新衣服,常常是件痛苦的事,因為領子不服帖,很割脖子,有時甚至割出一道血痕,所以,就總是把衣服拿去洗,洗軟了穿著才覺得舒服。鞋子也是一樣,因為便宜,帆布做的,穿起來總是打腳,每次腳後跟都要割出血來,也要穿好一陣子才會合腳。
足見哪個年代中國的城鎮居民的生活品質一覽無餘,至於農村如何,我想應該更差了。儘管如此,當年我們這些城裡的孩子,過年能穿到新衣服,新褲子,新鞋子,已經很高興了。
相信當年城市裡絕大多數孩子都差不多的。而我本人,還特別喜歡在年飯過後,就提前穿上新衣裳,新褲子,新球鞋,神氣十足在家裡走幾轉,神氣活現一下,我父母常調侃我,說我“好東西總是不過夜”,這些話,我記得十分清楚。
像我這樣的心血來潮沒有控製力的人,長大以後,才想到是否就是著名的“糖果實驗”裡的孩子,一早便知未來是沒有大太出息的人。
現在想起當年的兒時的生活體驗,感覺真是用錢買不來的痛苦而又難忘的回憶。尤其想起當年一家人集聚在一起,以苦為樂,姊妹朝夕相處的生活歲月,真是難忘的很。
這也許就是中國人的根深蒂固的文化習俗——隻要家人能在一起,哪怕吃糠咽菜也是幸福的。毛澤東精心打造的與世隔絕的全民真空時代真的厲害。
今天或再也一去不復返了。
(未完待續7)
多子多福,應該是沒有讀書的老一輩中國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