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春天,我和家人前往台北開啟了一段難忘的旅程。這次旅行不僅是探索這座城市,更是為了與我們在台北的三對朋友家庭重聚。每家都有至少一個小男孩,孩子們幾年未見,一見麵便如老友般玩得熱火朝天。台北的街道、美食,以及一次感人又有趣的小插曲,讓我深刻感受到台灣人那份不卑不亢的心態和這座城市祥和的社會氛圍。
抵達台北的第一天,我們就被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所吸引。台北的街道雖不嶄新,卻幹淨整潔,街道的尺度宜人,仿佛每一處都為行人而設計。朋友們熱情地迎接我們,帶著我們直奔台北中心的餐館及士林夜市。夜市的喧囂中,各種小吃的香氣撲鼻而來,尤其是那剛出爐的胡椒餅,酥脆的外皮裹著鮮香多汁的肉餡,一口下去,孩子們爭相搶食,笑聲不斷。我們還品嚐了珍珠奶茶、蚵仔煎和臭豆腐,每一種都讓人驚歎台灣小吃的精致與美味。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遊覽了台北101,沉浸在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世界,還漫步在陽明山的花海中,感受春天的盎然生機。孩子們在草地上追逐嬉戲,幾年未見的他們迅速打成一片,歡聲笑語回蕩在空氣中。大人們則在一旁聊著天,分享生活點滴,溫馨而歡樂。
旅程的第三天,我們與朋友們決定帶孩子們去新竹的一家遊樂園,享受一天的歡樂時光。那天,我們分坐出租車裏出發。到達目的地後,我問我們的中年男司機車費是多少,他報了一個數目。我點算台幣時,隱約覺得這個金額似乎比實際路程的費用少了一些。可能是旅途的興奮,也可能是那點占小便宜的心理作祟,我最終還是按照他說的數目付了款。
我們下車後,走向遊樂園的售票處,孩子們已經迫不及待地討論要先玩哪個項目。就在這時,我注意到那位中年司機將車停在路邊,朝我們走了過來。他神情平靜,帶著一絲歉意說:先生,不好意思,剛才我算錯了車費,你要再付我500台幣。
我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連忙說:對對,我也覺得好像給少了!我趕緊從錢包裏掏出500台幣遞給他,臉上帶著笑,心裏卻湧起一股暖流。我感激這位司機的誠實,也為自己差點因為小心眼而犯錯感到一絲慚愧。我笑著對他說:謝謝你提醒我,不然我心裏肯定過不去!他隻是靦腆地笑了笑,擺擺手,轉身走回了車裏。
這件事雖小,卻讓我久久難忘。那一刻,我不僅感激這位司機讓我免於做錯事,更深刻感受到台灣社會的那份平和與信任。在大陸或香港,這樣的場景或許難以想象司機主動回來找乘客補差價,而且態度如此坦然,既不卑微也不傲慢。這種不卑不亢的心態,正是台灣人給我的深刻印象。
那時的台灣經濟並不如今日的台積電般耀眼,更多依靠投資廈門的化工廠等產業支撐。但從這件小事中,我感受到台灣社會的祥和氛圍,人們之間似乎有著一種天然的互信。我對台灣的喜愛,這個小故事一直是一個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