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見南山

終於完成二十餘萬字的長篇小說《溫暖太陽》,特意申請文學城博客,以便連載發表和朋友們分享!歡迎朋友們批評指正,非常感謝閱讀鼓勵!
正文

編輯部的故事之(四)枯藤上的幾個苦瓜

(2025-05-11 10:20:25) 下一個

吃飯的時候,小粒和葉女士湊在一起,小粒說:“有個不情之請,惟君圖之。”葉女士:“好!你說。”小粒:“這次演出的票子,你給我普通席位就好,千萬別像上次一樣給我樓上包廂,不能讓我默默奉獻的名聲毀於一旦又一旦。上次我高高在上,看著樓下或德高望重,或青年才俊,我那個如坐針氈無地自容啊,整個演出期間都沒有坐直過,唯有難堪窘迫。”

葉女士莞爾一笑:“別人坐得,你坐不得?”然後解釋:“其實我想起了阿Q的一句名言:“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咱們好歹也算社會名流嘛,坐包廂實至名歸。”小粒抗議道:“我才不是名流呢,我也想起了孔乙己的一句話:不要汙人清白。”兩人都笑了,葉女士說:“可見我們中學語文沒白學,能學以致用表達自己。”

小粒說:“你很擅長做社會活動,當初沒在你們北大讀個外交專業什麽的?反正我特想去你們學校讀個語文專業什麽的。”葉女士說:“我父母都是外交官,倒希望我做個科學家實現他們的理想,當年替我選了一門他們眼裏最前緣的學科,生物醫學。我呢,現在公司裏做著最基礎的研究,幹著最辛苦的活。”

小粒問:“正好!我想問:你們抗老年癡呆症的藥什麽時候研發出來?我這兒等著吃呢。是不是你們部門隻作理論研究,距離成品藥還早著呢?還是我回去問你們公司的一方比較靠譜?”葉女士說: “抗老年癡呆症的藥?原來你等這口兒呢?好吧,為了你的不情之請,我加把勁。”小粒:“拜托!拜托!還是朝裏有人好辦事。”

葉女士接著問:“剛剛知道你的專業,可想而知那些個課程,想知道你教的專業課,你在哪個教研室?”小粒說: “擱以前也就有問必答實話實說了,可現在得先預警,因為上次我們教會台灣來的楊牧師問起,沒想到我的回答把他嚇得不輕,老人家反應了老半天冒出一句:你不是親媽養的吧?女孩子怎麽能送去學這個呢?”

葉女士說:“明白!我一朋友居然學的是什麽鑄鐵鍛造,估計也能把你們牧師嚇一大跳。”小粒說:“聽來你朋友和我是兩根藤上的苦瓜,哎!你說的不會是馮老師吧?”葉女士說:“對啊!她老公王老師也在你們教會中文學校做過校長,你們應該認識。”

小粒說: “真是馮老師啊,不用同情她!當年我還打算和她惺惺相惜呢,結果人家根本不領情,驕傲的很,說幸虧她選了那個專業,上了那個學校,才得以遇到同一個戰壕的戰友王老師,她一生的摯愛。他們夫妻恩愛一輩子,養育一對優秀的兒女,人生因此而圓滿,她對那段求學過往充滿感恩。”葉女士說: “原來我們多慮了,以為人家是個苦瓜。”

小粒說:“我的專業選擇才是一場陰差陽錯。我父母在工科大學基礎部教數學,看著專業教研室橫向縱向課題做得熱火朝天,而基礎課部拿不到課題,深感數學沒用,替我選了一門特有用的專業,讓我纏上了一棵古藤,反正和我家老張的專業是一個上天一個入地。”

葉女士說:“這我就明白了。”小粒問:“你有沒有覺得我們兩人的性格也是天差地別?”葉女士警覺道:“幹嘛?你想編排誰呢?別指望我給你拉偏架。”小粒意外道:“這麽警覺?這招兒你常玩啊?辨別力這麽強?”葉女士說:“老張多厚道啊,一看就靠得住。”小粒說:“咋的?你要用人啊,這麽誇他?”

說到這兒,葉女士突然想起了什麽,說:“是啊,是啊,我突然想到,這次表演有一個隨隊記者,她拍照時需要幫助,我索性把你和張瀟的座位安排在她旁邊,到時候拜托你們多照應!”小粒說:“沒問題,保證完成任務!”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