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唐宋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唐宋韻》139.《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蘇軾

(2025-11-12 10:26:29) 下一個

《定風波(1)·南海歸贈王定國(2)侍人寓娘(3)》

蘇軾

 

常羨人間琢(4)玉郎(5),天應(6)乞與(7)點酥娘(8)。

盡道(9)清歌傳皓齒(10),風起,雪飛炎海(11)變清涼。

 

萬裏歸來顏愈少(12),微笑,笑時猶帶嶺(13)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1.定風波】:詞牌名。又名“卷春空”、“醉瓊枝”。雙調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平韻,二仄韻,下片六句四仄韻,二平韻。

2.  王定國:王鞏,字定國,東坡的朋友。

3.  寓娘:王鞏的侍妾,又名柔奴。

4.  琢:雕琢。這裏用作形容詞,指雕琢精美的。

5.  玉郎:多為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愛稱,這裏作者用來稱王鞏。

6.  天應:上天答應,老天爺有眼。

7.  乞與:贈與,配與。

8.  點酥娘:指皮膚如凝脂般光潔細膩的美女。

9.  盡道:人們都說。

10.皓齒:潔白的牙齒。

11.炎海:酷熱或極炎熱的地方。

12.顏愈少:容顏顯得更年輕。

13.嶺:指江西南部和廣東北部的大庾嶺,分割嶺南和嶺北。

 

蘇軾(1037—1101年),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蘇軾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嘉祐六年通過製科考試,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宋神宗時,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後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高太後垂簾聽政時期,蘇軾出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在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為官。隨著宋哲宗親政、新黨執政,蘇軾被貶惠州和儋州。宋徽宗時,蘇軾獲赦北還,病逝於常州,享年64歲。南宋時期,他被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他在詩、詞、文、賦、書、畫等方麵均取得極高的成就,是一位天才的文學巨匠和罕見的的通才,也被很多人認為是總體上對中國文化貢獻最大的一位古代知識分子。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邁,居宋詩最高水平之列,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開豪放一派,與南宋辛棄疾合稱“蘇辛”;他的散文揮灑自如,語言平易,使之占“唐宋八大家”一席;他的書法筆觸精到,字態雅致,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北宋四大書法家”;他擅長文人畫,尤工墨竹、怪石、枯木等;蘇軾甚至在醫藥、烹飪、水利方麵也顯示才幹。蘇軾在世時已在朝野享有很高的聲譽,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蘇軾的身上集中地體現了宋代的人文精神。

蘇軾在詞的創作方麵貢獻尤其巨大,他是繼柳永之後第二位對詞體進行重大改革的詞人。蘇軾“以詩為詞”,將詩的表現手法移植到詞中,改變了詞的文學地位,使之從音樂作品的一部分轉化為獨立的抒情詩體,從而根本上改變了詞的發展方向。

蘇軾自著《東坡七集》、《東坡集》、《東坡詞》等。南宋時因為高宗和孝宗的推崇,又整理出版了《蘇文忠公詩合注》和《蘇文忠公全集》。另外,宋人王宗稷編有《蘇文忠公全集》。蘇軾現存詩2700多首,存詞340餘首。

詩詞作品影響力總體評分: 9.

 

唐風:這首《定風波》是東坡在中年時期創作的一首贈答詞。所贈的對象,既不是文人墨客,也不是社會名流,而是他的一個好友的侍妾。而且作品絕非空洞讚美、逢場作戲。關於這首詞的背景,我們需要說得稍微遠一點兒。

宋雨:是的,這裏有一係列的因果關係。比如女子之所以有機會顯示她的精神世界,是因為丈夫被貶;而丈夫被貶,是因為受蘇軾“烏台詩案”的牽連。此外,蘇軾的這位朋友王鞏雖然今天沒有什麽名氣,也值得一說。

唐風: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春,蘇軾與弟弟蘇轍同科進士及第,那年他20歲。在此後的十年裏,由於母親、發妻、父親的相繼離世,蘇軾多年在家鄉眉州(今四川眉山)守孝。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31歲的蘇軾在家鄉續娶後。冬天與弟弟攜家眷返回汴京,被授殿中丞。

宋雨:就在此時,宰相王安石開始施行新法。蘇軾在變法問題上與王安石有不同觀點,於是與鐵腕實施新法的王安石關係緊張。蘇軾不願意在朝中被邊緣化,於是主動請求外任杭州通判(大約相當於知州的副職)。杭州任職期滿後,他又到密州和徐州當了兩任知州。總的來說蘇軾外放那幾年比較平穩。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春,蘇軾由徐州移知湖州。抵達後,他隨即按慣例進《湖州謝上表》。沒想到這篇上表惹了大禍。

唐風:“烏台詩案”是蘇軾政治生涯的一次重大轉折。所謂“烏台”,即北宋的禦史台(大約相當於今天中國大陸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當時禦史台外的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築巢,故稱烏台。客觀地講,雖然蘇軾當時對朝廷強推新法有些意見,但這次落難卻是禦史們對蘇軾搞文字獄的結果。

宋雨:蘇軾《湖州謝上表》對神宗寫道:“知其(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意思是說:陛下您知道臣愚昧,思想不合時宜,難以跟上新生事物;又明察臣年老不至於惹事生非,也許能在地方上治理人民。然而,禦史讀後卻認定,文中帶刺,“生事”、“新進”這類詞,都是針對變法和推動變法的官員嘲諷之言。

唐風:很快,事情擴大到了“詩案”。禦史台官員找出蘇軾以前所寫的詩文,發現不少地方“托事以諷”。蘇軾那些曾經被人們讚賞的詩文在陰謀論之下都變得都有問題、有所指了。幾名禦史在幾天之內多次向皇帝上奏折,要求彈劾蘇軾並將其治罪。於是神宗批準,禦史攜獄吏速到湖州將蘇軾抓捕回汴京,在禦史台關押和審訊。

宋雨:一時間,蘇軾成了譏諷皇帝(“訕上”)、反對新法、誹謗同僚的罪犯,不僅身陷囹圄,而且性命都岌岌可危。後來經過許多大臣(包括王安石)的直諫和德高望重的曹太皇太後(仁宗的皇後)對神宗的勸說,蘇軾才得到的寬大處理。他被囚130天後出獄,被貶充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從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初至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共在黃州生活了4年多時間。

唐風:“烏台詩案”牽連了一大批官員,他們中的不少人都被罰俸或貶謫。其中受牽連特別嚴重的一個人叫王鞏(字定國)。王鞏是真宗朝宰相王旦的孫子,他擅長作詩和繪畫。王鞏庇蔭入仕,他隻要四平八穩,應該有不錯的升遷機會。然而他為人正直、敢言,“生於富貴而篤誌於學,勇於議論而不謀其身。(蘇轍《製詞》),所以官做不大。

宋雨:因為氣味相投,加上詩和畫又是共同的愛好,王鞏與蘇軾成了很好的朋友。蘇軾做徐州知州的時候,王鞏前往拜訪,蘇軾帶他遊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蘇軾興奮地對他說:“李太白死,世無此樂三百年矣!”

唐風:“烏台詩案”一出,王鞏是禦史台的重點調查對象。假如他落井下石,可保全自己。但王鞏“受謗訕文字不繳”。別人都趕緊把蘇軾犯上的詩文交上去,劃清界限,而王鞏卻替蘇軾扛著。所以在20多位“烏台詩案”受牽連者中,王鞏是被貶得最遠、責罰最重的。他被貶至嶺南的荒蠻之地賓州(今廣西賓陽)任監鹽酒稅。

宋雨:朋友受到如此連累,蘇軾感到非常內疚。他後來寫道:“定國以餘故得罪,貶海上三年,一子死貶所,一子死於家,定國亦病幾死。”(《王定國詩集敘》)但王鞏非但沒有抱怨蘇軾,反倒寫信安慰他,在信中他將自己在嶺南的生活當作修行,還和蘇軾談養生之道。

唐風:把你上麵引的蘇軾那段話分析一下,我們可以推斷出,王鞏被貶至賓州時,發妻和孩子沒有跟他同行(當然不太可能像有些文章說的“離婚”)。他在大名府莘縣應該是有家業的。然而卻有另一位女子隨他一同南下。他們在貶所生了一個孩子,但未能活下來。這位女子,就是王鞏的侍妾柔奴。我們下麵賞析的詞就是東坡贈給她的。

宋雨:柔奴複姓宇文,據說出生在汴京的小康之家。後來她父親因遭人誣陷,冤死獄中。她的母親不堪打擊,不久也病亡。柔奴失去了生活來源。心地不良的叔父將她賣到了瓦肆,即當時表演歌舞的地方。她學藝很有靈氣,幾年以後歌舞、樂器表演都達到很高的水平。

唐風:我們不知道她與王鞏是怎樣相識的。王鞏已有妻室,加之柔奴是一個歌女,也就隻能做他的妾。從有關描述看,王鞏像是個人品不錯、相貌堂堂的男子。兩人比較般配,感情不錯。後來王鞏落難時,有柔奴陪他走過人生低穀,也算有難得的緣分與真情。

宋雨:元豐六年(1083年),王鞏結束在賓州的貶謫,攜柔奴一同北歸。他們取道黃州,見到了仍在貶所的東坡(這個號是他在黃州時起的)。在這次重逢中,東坡的填詞一首贈給柔奴。標題中侍人即侍妾。寓娘是柔奴的別名。

唐風:詞的首句“常羨人間琢玉郎”,從讚美王鞏的形象入手。“玉郎”經常是女子對丈夫或情郎的美稱,或泛稱青年男子,而此處東坡卻說自己很羨慕雕琢精美的“玉郎”王鞏。其實王定國隻比蘇軾小一歲,當時也45歲了,對古人來說已經不年輕(他後來活到70歲)。東坡這樣讚美他,也許他真的具有玉樹臨風的形象。

宋雨:東坡如此讚美男子,是要讓女郎閃亮登場。“天應乞與點酥娘”的意思是說老天有靈,贈與他膚如凝脂的美女。此處的“應”意為回應。“酥”的本意是牛羊乳汁,如“天街小雨潤如酥”(韓愈《初春小雨》)。“點酥”本意是點抹凝酥,詩詞中偶見使用,形容花朵之美。在這裏,詞人先讚美王鞏,並以他為襯托,引出蕙質蘭心的佳人。

唐風:“盡道清歌傳皓齒”以巧妙的方式表現柔奴歌聲的美妙。“清歌傳皓齒”是倒裝。一露潔白的牙齒,動聽的歌聲從口中傳出,引得人們交口稱讚。而緊接著“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這句,簡直有幾分李白那種超凡的想像力和天馬行空的仙氣了。

宋雨:哈,你把我想說又一下子找不到合適詞匯來表述的感覺給點出來了 — 她的歌聲隨風傳來,如同酷熱的地方飄起雪花,瞬間變得清涼。這種極度的誇張,縱橫馳騁,筆觸空靈,境界高遠,真有太白的味道。

唐風:上片主要寫柔奴的外在美,總的來說是虛寫,但並不是讚美辭藻的堆砌。比如,“炎海變清涼”暗示柔奴具有超然、恬淡的魅力,能幫助丈夫度過貶謫之中的焦躁與苦悶。下片進一步寫柔奴,但寫法變了,我們來看看 —

宋雨:“萬裏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詞人轉用實寫,以白描的手法勾勒柔奴的容貌與神態。詞人恭維對方年輕、端莊卻不露痕跡。在萬裏之外的夷蠻之地被放逐三年,盡管獲赦北歸心情舒暢、容光煥發,但“年愈少”恐怕帶有誇張的成分。詞人應是被柔奴的精神所感染。

唐風:是的,下麵“微笑”一句,更是暗示了他對柔奴樂觀精神的由衷讚歎。以花朵來形容女子微笑很常見,但柔奴的微笑中居然帶有梅花的芬芳,這樣的形容非常巧妙而不俗。梅花在冰雪和嚴寒中盛開,詞人以梅花的清香來讚美柔奴的堅韌,使之形神兼備,也為最後的詞眼作了鋪墊。

宋雨:小詞以一句對話結尾,看似似平淡無奇,卻極為感人。大文豪麵對小女子,“試問嶺南應不好”,問話幾分猶豫,甚至怯生生,因為怕引起對方對苦楚的聯想。然而柔奴“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一個弱女子對人生的逆境居然是那樣的豁達,讓東坡大為震動。

唐風:東坡之所以作詞相贈,恰是因為柔奴這句淡淡的回答。這樣的話,並不是柔奴的首創。比如白居易就說過“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種桃杏》)但出自柔奴之口則不同,因為它讓對麵的東坡產生了共鳴。這句話折射著詞人自己的個性特征,寄托著他自己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宋雨:我非常喜歡這首詞。它上闋行雲流水,下闋白描傳神,有一種空靈和神韻之美。它虛實結合,柔中帶剛,既讚美柔奴的外在美,又褒揚她堅韌的內心,這種不尋常的褒獎也暗示詞人自己的人生態度與之契合。我問你一個問題,如果按一般的劃分那樣,把詞分為豪放詞和婉約詞,你說本詞屬於哪一類呢?

唐風:人們常說東坡開豪放一派,有其道理。但在他的430首詞作中,真正的豪放詞並不太多。很多詞剛柔相濟,反映的其實是他曠達的精神。豪放和婉約是後人的說法,東坡詞就是東坡詞。東坡讓詞的審美體驗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他非同尋常的地方。所以南宋詞人劉辰翁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7grizzly' 的評論 :
7g好,感謝光臨。“訕上”確實有些喜感。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花姐高明!
我也有一幅,是“天道酬勤”,有點兒俗,掛地下室。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kyline荷9' 的評論 :
求爺爺告奶奶,得到第二天飛另一個機場的票,然後取行李,出關,住店,第二天再到機場,再安檢,再入關,登機(發現幾乎要賣站票了),終於起飛了。。。 從來沒有像這次這樣歸心似箭。
7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Great to learn the source of that line. "訕上" sounds comical :-))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此心安處是吾鄉。”就掛在我家廳堂上。
skyline荷9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唐宋韻' 的評論 :
啊,不容易。飛機轉不了機,後來怎麽出現轉機的?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kyline荷9' 的評論 :
荷君好。我差點“萬裏歸不來”,飛機在多倫多機場轉不了機,因為美國政府關門,機場導航員也不能長期不領工資白幹。
朝雲不算早逝,她跟了蘇軾25年,經曆了東坡後來的高光時刻,直到他再度被貶至惠州時,朝雲病逝,享年38歲,那年東坡59歲。
skyline荷9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唐兄是“萬裏歸來文愈好”。祝賀一下。
王鞏有柔奴,蘇軾有朝雲,可惜朝雲早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