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唐宋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唐宋韻》118.《鳥鳴澗》王維

(2025-04-29 16:47:26) 下一個

《鳥鳴澗(1)》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2)。

月出(3)驚山鳥,時(4)鳴春澗中。

 

1.  澗:山間的溪流。

2.  空:空寂、空蕩。

3.  月出:月亮升起。

4.  時:偶爾,時不時。

 

王維(701—761年) ,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永濟)人,祖籍山西祁縣。王維是盛唐傑出的詩人、畫家、官員,他出身太原王氏大族,父親做過汾州司馬。王維少時聰穎,詩、書、畫、樂皆通,14歲便到長安宦遊。由於他的多方才藝,很快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王維20歲時中狀元,其中除了學識的因素,也憑借岐王和玉真公主的推薦。王維於玄宗開元九年(721年)入仕,早期任太樂丞、右拾遺、監察禦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天寶年間,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後,被迫受偽職。長安收複後,問罪但被豁免,降職任太子中允,後遷中書舍人,終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王維卒於唐肅宗上元二年,享年60歲。

王維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詩歌創作上。王維創作山水田園詩清貴兩全、形神兼備。王維憑借清新脫俗的風格和他的繪畫才能,營造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蘇軾語)的效果。加之王維篤信佛教,作品中又有“詩中有禪”的意境。王維以軍旅和邊塞生活為題材的詩作豪放壯闊,也很有價值。另外,王維的一些精美的抒情小詩,如《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思》、《雜詩》等,千百年來廣為傳誦。

王維的作品集《王右丞集》由其弟王縉在唐代宗要求下編成(王縉時為宰相),共10卷,收錄作品400餘篇,其中古體詩150首,近體詩282首,其他文體72篇。當代較好的選本有陳貽焮的《王維詩選》,由中國大陸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出版。

詩詞作品影響力總體評分: 7

 

宋雨:《鳥鳴澗》是王維山水詩的代表作之一,凸顯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這首全名是《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鳥鳴澗》,是他受邀去朋友皇甫嶽的別墅小住時寫下的。該係列由五首五言小詩組成:《鳥鳴澗》、《蓮花塢》、《鸕鶿堰》、《上平田》和《萍池》。

唐風:看看這幾個標題,我就感覺到不能像一些解析者那樣,把“鳥鳴澗”理解為為“鳥兒在山間溪水旁鳴叫”。上麵這五個標題,都像是地名,或者是雲溪別墅附近的景點。比如《上平田》中有“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此處不把“上平田”作地名解恐怕是說不通的。

宋雨:別墅的主人皇莆嶽,是開元年間的大臣皇甫恂的兒子。皇甫恂曾任太子左衛率府郎將、殿中少監等職,頗受玄宗賞識。至於皇甫嶽做過什麽官職,沒有記載。但可知此人家庭背景比較深厚,而且從其別墅附近的優美景色來看,皇甫嶽家境闊綽。王昌齡在天寶年間的《至南陵答皇甫嶽》詩中有“與君同病複漂淪,昨夜宣城別故人”,暗示此時皇莆嶽被貶官到宣城。

唐風:本詩的具體寫作時間不祥,但基本可認定是王維比較早期的作品,先於《中南別業》和《輞川集》。王維的少年和青年早期是比較順利的。他的音樂、詩歌和繪畫水平都不同凡響,少年時宦遊便名動京城,成為王公貴族的寵兒。他開元九年(721年)進士考試及第,中狀元,授官太樂丞,在朝廷負責禮樂事宜。可是,他沒當幾天太樂丞,就被革職貶官了,你知道是為什麽嗎?

宋雨:我知道。有一天他手下的伶人舞獅子玩,但沒注意到舞的是黃獅子犯忌,被人告發。在當時,發生這樣的事情性質嚴重,王維被責管理不力,貶為濟州同倉參軍。從京官貶到河南的一個地方做小官,反差很大。於是王維約在開元十四年(726年)辭官不幹了。他隱居淇上一年,隨後入長安閑居。直到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張九齡拜相,他獻詩求汲引,次年再度入朝為官。

唐風:王維閑居時間長達十年左右,這是他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的黃金年華。從開元十七年(729年)開始,他師從大薦福寺道光禪師學習禪宗。王維自幼信奉佛教,是受他母親的影響。此外,開元十九年(731年)前後,王維的妻子去世。之後再沒有續娶,這在當時官員中是罕見的。

宋雨:據考證,王維在閑居的時間裏曾經遊曆江南,可能還不止一次。《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就是在此期間寫就的,皇甫嶽所居的雲溪別墅,位於紹興縣東南五雲溪(即若耶溪)。蘇州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竺嶽兵先生認為“《鳥鳴澗》、《山居秋暝》、《相思》等名篇作於越中。”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持這一觀點,比如劉學楷先生就認為“地或在長安附近”。你把票投給哪一方呢?

唐風:我認為雲溪別墅在南方,五首詩中有比較明確的指征。比如本係列第二首《蓮花塢》“日日采蓮去,洲長多暮歸。弄篙莫濺水,畏濕紅蓮衣。”是寫在大片荷塘或湖麵的采蓮姑娘。且不說那時候荷花是不是已被引入長安(我知道中唐的白居易熱衷於從南方引荷花到長安種植)。就算已經引入,應限於觀賞。在北方水文和氣候條件下,達到采蓮這種農業化的種植不太可能。另外,《鸕鶿堰》反映漁民用鸕鶿(魚鷹)捕魚,也是典型的南方水鄉景象……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還是詩本身的藝術水平。

宋雨:詩的首句 “人閑桂花落”,其中一個“閑”字,表明內心的寧靜,也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顯示詩人內心的閑靜。有內心的寧靜,才有可能即使是暗夜之中,當有細小的花瓣落下,也能夠被感受到。當然這更像是落在衣服或頭發上引起,否則就像是詩人的藝術想象了。

唐風:本詩後麵有“春山”“春澗”,強調時間是春季。而桂花是秋季開花的。因此,詩人此處“桂花”是怎麽回事呢?對此的解釋眾說紛紜。比如有人解釋說,現在有“四季桂”,春天也是開花的。另一種說法是王維作為詩人,可以發揮藝術想象力,不必拘泥於生活真實。比如王維畫的《袁安臥雪圖》,上麵有雪中芭蕉。

宋雨:四季桂是近代培養的新品種,唐朝不會有。至於“藝術現象”,隻要看看這五首詩的內容,就知道它們全部是紀實的,如同景物寫生。至於王維的“雪中芭蕉”,我認為也能也是寫實的。幾個月前我們賞析韓愈的《山石》,提到過在唐朝,芭蕉在長安一帶是廣泛種植的,因為那時中國北方較現在更溫暖而濕潤,然而那時長安地區冬天也是下雪的。如今,長江中下遊地區芭蕉常見,下雪也常見,所以雪中芭蕉完全可以是紀實。

唐風:在我看到的關於“桂花”的各種“理論”中,我認為有一種理解最符合情理,即王維的“桂”是指春桂,又叫山礬,這是一類亞熱帶植物,跟秋天開的桂花其實不是一類植物。但春桂(或稱山桂、山礬)的小花也很芬芳。例如,晚唐李德裕《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山桂》中有“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 陸龜蒙《奉和襲美茶具十詠·茶灶》中則寫道“奇香襲春桂,嫩色淩秋菊。

宋雨:我同意這個解釋,感覺別的理解均牽強。第二句“夜靜春山空”與第一句是對仗的,詩人的注意力從自身轉到周圍。如果說“桂花落”有動感的話,“春山空”則是靜態的感受。萬籟俱寂造成了詩人對周圍環境的空虛、空曠感。

唐風:關於詩的前兩句,還有人探討其格律問題。比如說依照五絕的格律,有人說首句第四個字“花”平聲是出律的。且第二句是“三平尾”,也不合律。而且一首小詩,有“山空”/“山鳥“,”春山“/“春澗”這樣的重字,也不好,等等。我認為把本詩當成近體詩五絕去讀、去評,實在是沒有必要的。王維當然有能力寫出格律考究的近體詩,但他的這5首小詩(也包括後來輞川集的20首),根本不講究這些。他完全是不拘格律來寫的,寫得很自然、隨意。

宋雨:我認為後麵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是更有詩意的兩句。月亮升起來,讓山穀披上皎潔的月光,溪水也看得清楚了,這時候,樹上的鳥兒也時不時叫幾聲,打破了山穀的寂靜。有唐詩鑒賞書籍說“王維為了表現山鳥深夜飛鳴的現象。他故意把山鳥深夜飛鳴的原因,說成是受到月出驚嚇。”這可能是不當或過度的解讀。山間的鳴禽夜裏一般是不飛的,因為它們不像貓頭鷹,它們是夜盲的。

唐風:對。這裏詩人借著月亮的升起,表現不同於前兩句的動感,同時反襯出一種“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的效果。這裏的“驚”,我認為不是是震驚、驚愕,而是類似於打擾。就好比睡覺的小動物,被稍微打擾了一下,哼哼兩聲,又睡去了。 “驚飛”、“飛鳴”這樣的理解的確是不妥的。這裏詩人欲表現的依然是一種安靜的氛圍。

宋雨:受家庭的影響,王維從小對佛教懷有濃厚興趣。後來他又在高僧座下長期修煉禪宗。這樣的背景反映在他的詩裏麵,便是一種禪意和通達、空明的境界。正如明代詩評家胡應麟《詩藪》中說:“右丞卻入禪宗,如‘人閑桂花落’雲雲,‘木末芙蓉花’雲雲,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不謂聲律之中,有此妙詮。”

唐風:與相關聯,王維對“返本歸真”也有著極大的興趣。在這首小詩裏,他通過花落、月出、鳥鳴等動景,反襯夜間山野的安然靜謐,既表現大自然的美麗迷人和盎然生機,也反映了詩人的隱逸氣質和對寧靜環境的向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渥太華鬱金香' 的評論 :
多解好,常是詩詞的妙味。我還“發現”阿慶嫂與刁德一一見鍾情呢,哈哈!
渥太華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又看了一遍,從原始角度,語境確實無愛情暗示,核心是禪意與閑適。這麽多年我都誤解了哈!多謝!
渥太華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唐宋韻' 的評論 : 桂花落,春山空,在極致的空靈靜謐中被感知,以動襯靜,凸顯禪趣,心
有所依,不再續娶也是順理成章吧?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渥太華鬱金香' 的評論 :
謝謝臨覽、領悟。
我倒是覺得王維的心中沒啥愛情,三十出頭喪妻就沒有再娶,在那個時代很罕見。他可能心中更有禪意。
渥太華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通感的手法,敏感的禪心,情感的張力,動感的畫麵……

詩人的淡泊寧靜心境的寫照,亦或是詩人獨處時的愛情呢喃?我傾向於後者!桂花在傳統文化中與愛情相融,其香氣淡雅、外觀素淨,隱喻純潔、虔誠的愛情!

我欣賞王維的詩、畫,一種中國士大夫向往超然而閑適的情懷與禪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