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四年的12點預期及分析(下)
【上篇: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301/202412/26085.html 】
【中篇: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301/202501/3952.html 】
預期八:不會出現關於AI的聯邦立法。
在過去的一年裏,盡管歐盟批準了《人工智能法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 AI Act),科羅拉多州也通過了《科羅拉多州人工智能法案》(Colorad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在未來4年裏,我認為美國不會出現類似的聯邦法律。
2022年11月,一個 長期與微軟合作,但不同為人所知的小公司OpenAI 發布了交流式人工智能係統ChatGPT。幾周之內,上億人使用了它,對其generative的能力大呼神奇。它幾乎無所不知,而且對知識融會貫通,給出的答案在多種文字上語法精確。兩年來經過兩、三代更新,水平進一步提高。
我認為2023年是大眾的“AI元年”,它從此被不斷提起,成為社會熱點,與此同時矽穀,以英偉達為代表的生產高質量AI芯片的公司炙手可熱,成為股市上的贏家。通用型人工智能(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這個概念開始被專家們提及。AGI是一種能夠執行人類各種智能任務的AI(而且比一般人做得好)。與我們現在常見的在特定領域的人工智能不同,AGI具有廣泛的認知能力,如具有類似人類的學習、推理、問題解決和決策能力。依照現在的AI發展速度,長則二、三十年,短則十年之內,AGI將會出現。它們比一般人的能力要強得多。
今天,當AI在教育、醫療、自動駕駛、圖像識別等許多方麵發揮作用的時候,一些可能的副作用和危險開始暴露出來,更不用說未來的AGI。如果它們無比聰明,獲得了自我意識,開始自我複製,自我發展,乃至對想遏製它們的人類發動報複和反擊,怎麽辦?已經有專家指出,如果不小心對待,人類將來不是毀在核武器上,而是毀在AI手上。
歐盟關於人工智能 (AI) 的法規走在了前麵。《人工智能法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 AI Act)於2024年3月13日獲得歐洲議會通過,旨在為民用人工智能引入一個共同的監管和法律框架。AI Act將現有的AI類型分4個等級,即低風險(Minimal risk.),有限風險(Limited risk),高風險(High-risk)和不可接受風險(Unacceptable risk)。同時規定AGI和生成式AI模型如Chat GPT須具備安全、透明度和品質優良的要求,並接受評定。
2024年5月,美國科羅拉多州通過了《科羅拉多州人工智能法案》(Colorad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 SB24-205),SB205與歐盟的法案有相似性,對 “高風險AI係統”,即對個人或群體具有顯著影響的係統,例如在教育、就業、金融、政府、醫療、法律服務等領域的AI使用,作出了一些規定,特別是開發者要承擔“避免算法歧視”和“透明度”的義務。SB205是美國第一個州級AI監管立法,具有標誌性意義。
然而,美國聯邦立法卻完全另外一回事。表麵看,兩黨都有監管AI的意向。過去兩年,參、眾兩院有關人工智能的聽證會就開過幾十場,也有諸多動議,但離兩黨有共識還遠。
另一方麵,整個矽穀骨子眼裏都是反監管的。它們給政府有兩個信息: 1、AI不像有人描述得那麽危險,現階段更不會產生災難。相反,美國必須抓住這個發展機會,而不是限製它;2、中國正在AI領域迅速發展,如果美國忙著製定法規,企業就會被束縛手腳,美國就會被中國反超。當然,矽穀的公司還有不明說的第3點:監管少,才能多掙錢。
現在即將上台的川普政府和共和黨,不希望過度監管損害美國產業競爭力和國家安全。而且,AI是一項新興技術,過早的立法可能會限製其創新。鑒於此,我認為未來4年極不可能製定和通過有關AI的聯邦立法。
預期九: 生物技術及製藥業將有較大進展。
生物技術與以半導體為基礎的高技術發展模式稍有不同,但兩者均為投入巨大、對人類未來也有巨大意義的產業。如今AI似乎在名聲上獨領風騷,但生物技術及製藥業其實從來沒有停步。
我讀中學時,已經不完全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時代了。”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這個觀念在40年前就建立起了。幾十年來,生物科技的發展使藥物研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例如,幾十年前幾乎沒有的大分子製劑,而如今大量湧現。前兩年為控製新冠立下汗馬功勞的mRNA疫苗,以及現在很火的兩款減肥藥Wegovy和Zepbound(均為多肽類製劑)就是大分子製劑的例子。
生物製藥業的發展與以半導體為基礎的高技術發展的方式有些不同,它的起點經常是大學或研究所的基礎研究的成果(比如發現某個種酶的缺乏是某種疾病的原因,這時候製藥公司便開始研發有效且安全的藥物去促進跟該酶相關的基因的表達。)生物製藥公司更分散、更多元化,全世界每年有萬億美元各種來源的資金投入這一行業。比如在美國東部的新英格蘭地區和紐約、新澤西兩州,分散著上千家生物技術公司。這些公司大部分規模很小,它們通過融資或私募資金進行研發(它們經常自己不做研究,出錢讓CRO來做)。這些公司大多活不過五年。每周都有倒閉的,但每周又都有新公司的出現,就這麽前赴後繼地運轉。
在新藥研發方麵,美國並沒有絕對優勢,隻占半壁江山,另一半是歐洲和日本,比如前麵提到的Wegovy,就是丹麥Novo Nordisk公司的專利藥。生物製藥行業的知識產權買賣、兼並方式也與半導體高技術行業不同。藥物研發是一個需要積累和定力的行業。在從最初的靶點(target)選擇、bench work,動物實驗、三階段人體臨床實驗、到最後FDA批準麵世,平均曆時13年,平均花費二十多億美元,成功率隻有約1/5000。很公司不是從頭到尾研發一個新藥。小公司手上的候選藥物,經常是希望在自己能夠負擔得起的milestone內,得到好的結果,然後就賣給大公司,如同養豬,飼養員不需要名分。大公司通過購買有希望的候選藥,豐富了它的pipeline,並沿著研發的道路繼續往前走,如果走通了,就比買價掙的多得多(當然也有做不下去的風險,但它們財大氣粗,沒什麽。)。小公司少量的人得到了(相對而言)大量的銀子,比如15個人得到了輝瑞的3億美元,大家就都到海灘上曬太陽去了。
好,進入正題,未來四年進展是什麽?具體的不好說,生物技術的增長點太分散。現在談得比較多的,比如對癌細胞的基因分析導致的個人化治療,mRNA疫苗普遍發展到對其他疾病的免疫接種,基因治療的進一步發展(血友病(hemophilia)的基因治療最近剛被批準)這些都是和重要且激動人心的。我下麵列出我感興趣的兩個其他方向:
1.:老年癡呆症(Alzheimer's disease)的早期探測:
與老年癡呆相關聯的腦的病變,很可能在認知障礙之前10年以上就開始了,隻是目前人們還不知道如何發現它。 β-澱粉樣蛋白團塊(β-amyloid plaques)和tau蛋白在神經元內的纏繞(tau tangles)很多年前就發生了。當老年癡呆症病人被確診以後,上麵兩種病變早已讓高級神經係統出現了不可逆病變,這就是為什麽迄今為止治療老年癡呆症的藥物效果都很有限,包括價格不菲的單克隆抗體如Donanemab。它盡管能清除Aβ,然而被破壞的功能已經無法恢複。
如果能早期發現,即在認知障礙出現前數年就可以診斷的話,治療效果會大不一樣。這方麵診斷學界已經努力了很多年,但至今未能得到可靠的結論。如果未來幾年能在新技術、特別是AI技術應用的基礎上,結合基因檢查、腦成像、血液和腦脊液檢查的多項生物標誌(biomarkers)等,能夠讓老年癡呆在其孕育早期就能被發現,則很有意義。隻有發現得早,幹預才更有效。這樣的進展,對於正步入老齡化全球各主要國家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
2. 研發出對治療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陰性症狀(negative symptoms)有效的藥物: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重症精神病,患者以脫離現實的精神錯亂、各種幻覺(hallucination)、虛假信念(即妄想,delusion)為主要特征。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不完全清楚。現在一般的理解和藥物研發途徑還主要是幾十年前的“多巴胺假說”,即精神分裂症與中樞多巴胺神經遞質係統紊亂相關。目前大部分抗精神病藥通過拮抗多巴胺D2/D3受體改善症狀。但這些藥物經常影響多種受體的多個亞型,有dirty drug的特點。疾病的機理不清,藥理就很難明確。
特別要指出的是,上麵那些幻覺、妄想、思維混亂等,通稱為陽性症狀(positive symptoms),藥物治療經常是有效的。然而,另一類症狀如退縮、情感淡漠、動機減退、缺乏社交和生活自理能力等,通稱為陰性症狀(negative symptoms)。陰性症狀一直沒有好的解決手段。全世界有4000萬精神分裂症病人,他們陰性症狀的嚴重程度將很大程度決定他們能否獨立生活和有基本的社會能力。所以,研發出治療陰性症狀的藥物是極其重要的。 最近幾年,幾家日本公司,如小野製藥(Ono Pharmaceutical)和住友製藥株式會社(DSP)的美國分公司Sunovion,都在進行這方麵的研發。如有突破,將意義重大。
無法確定生物技術的下一個(或一些)突破點或重大進步點出現在哪裏,但肯定是會出現的。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生物技術和藥物研發的進步,總是與AI半導體高科技並駕齊驅的。
預期十: 美國宇航員將再次登月。
美國如今重返月球的計劃稱為“阿爾特密斯計劃”(Artemis program)。按照如今的時間表,它的第三階段,即宇航員在月球軟著陸,將發生在約2027年夏季。即便有延期,我預期仍然可以在2028年內實現。
如果有看官堅信Neil Armstrong 1969年7月登月是假的,至1972年12月共6次12人登月全是假的,那我們沒有交流的基礎。我隻想反問一句:阿波羅計劃牽涉400個大學和研究院,40萬人(其中核心人員數千人)。若是根本上造假,卻能五十多年滴水不漏,這是怎麽操作的?
然而另一個問題卻很自然,即既然過去已經上去過了,現在科技水平提高了那麽多,為什麽還是這麽難呢?長話短說 — 如果像上次那樣傾全國之力,為登月而登月,也沒有如今這麽高的安全標準(和平久遠了,NASA與各處官僚一樣,首先求“無過”。),那麽今天登月當然比上次簡單。但是現在政治扯皮多,資金考量多,更重要的一點是,此次重返月球,是為建月球基地和未來可能登火星(我不認為我們這一代人能看得見)通盤考慮。另外還有國際合作問題,所以事情就複雜了。
“阿爾特密斯計劃”(Artemis program)中,Artemis意思很特別,她是希臘神話中眾神之王宙斯的女兒、太陽神阿波羅的孿生姐姐。該計劃由NASA主導, 2017年正式啟動。
阿爾特密斯計劃分為五個階段,其中像阿波羅計劃那樣載入登月艙在月球上軟著陸,探月後返回地球的過程是第三階段。其每一階段都有時間表,環環相扣,但實施至今並不順利。
第一階段是測試不載人返回。“阿爾特密斯1號”本計劃在2021年發射,但實際一直拖到了2022年年底才發射。盡管此次發射和繞月飛行順利,但 “獵戶座”飛船返回時,其底部的隔熱罩出現損壞。
於是,第二階段載人繞月飛行(不登月)的日程要推後。本來,4名宇航員已經在訓練中,整裝待發。但隔熱罩是人命關天的事情(2003年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失事,就是就是隔熱層的問題),需要比較大的改進,所以整個2025年都不發射了。NASA通報說,載入的“阿爾特密斯2號” 任務將不早於2026年4月。
如果以上一切順利,“阿爾特密斯3號”將在2027年年中發射升空,兩名宇航員將在月球南極登陸,使用Space X提供的星艦著陸器。但這個著陸器正在研發之中,並未完成,從時限來說尚屬正常。
我預期,除非載入繞月的第二階段出現大問題,第三階段登月將在川普任內實施。這除了NASA本身的進度之外,還有3個原因:1. 老川是個喜歡標誌性事件的人。美國重返月球,當然象征著MAGA,他怎麽能不積極支持?2. 馬斯克熱衷於航天。Space X與登月計劃密切聯係,他當然希望它成功,且能作為將來載入去火星的先期計劃的一環。3.中國宣傳說2030年要把宇航員送上月球。而且就在這兩天NASA說擔心中國人首先將火星土帶回地球。平心而論,美國的航天水平,包括在火星上的探測水平還是要高很多,但讓中國人搶了symbolic的事情,美國也不願意。
預期十一: 美國將在2028年奧運會上獲得約50枚金牌。
盡管美國人看奧運體育,與看國內體育(如NBA或NCAA的football)很不一樣,但美國從國家到國民都是重奧運輸贏的。2028年夏季奧運會將在洛杉磯舉辦,美國隊拿到金牌總數第一不是懸念。我認為美國會利用東道主的機會,比上屆多拿10枚左右的金牌。
我曾經是一個體育迷。我發現美國文化中成長起來的人,對職業體育(如NFL、MLB、NBA)、大學體育(如NCAA的籃球和美式足球)及對奧運會(夏、冬)均有興趣,又態度似乎又很不相同。
職業體育水平最高,也是美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體育地域特點較強,還反映校友的忠誠,水平也不低。但奧運會是什麽呢?我發現大多數美國人的感覺(現在也越來越成了我的感覺)如同看一個競技博覽會,看場麵、看熱鬧、看自己平時看不見的東東(比如冬奧會裏的冰壺),同時希望本國選手獲勝,升國旗、奏國歌、顯示國家榮譽。
美國是體育強國,但完全不是一個舉國體製的國家。美國沒有體委、體校,沒有對競技體育的國家撥款,沒有常設國家隊和教練,它的奧委會人員和預算都不多,主要是負責協調,也不用國家撥款。聯邦政府對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隻在保安上給予幫助。奧運會的68億美元預算,全部自己解決,包括捐助、賣轉播費、門票收入、廣告收入等。UCLA宿舍將要作為運動員村。
大部分奧運項目,比如田徑、遊泳、體操、擊劍以及大部分冬奧會項目,除非成了大明星,否則一名運動員是很難富裕,而且要達到高水平,從小到大家庭為之的付出巨大。我女兒有個好朋友(非華裔),初中就顯示出擊劍的天賦,現在是一所藤校擊劍隊的,已經進入了美國青年比賽的前6名(但願她繼續提高,參加奧運會)。進大學之前,家裏花錢和時間無數,因為要自己請教練、參加比賽負責交通。到高水平以後,經常飛到各處打比賽,有時去國外,媽還經常跟著,全部是自己出錢。遊泳、體操、田徑等也基本上是這種情況。美國是通過一個個私人俱樂部、一級級的聯賽,包括大學聯賽和對抗賽等來發現和選拔運動人才。
這個國家的體育,聯邦和州不直接出錢,一個個項目卻被搞得風生水起,不僅選材的基數大,而且各個級別和水平都有榮譽感和團隊精神。這種良性循環的美國體製,也反映了美國人的特點,即自信但重視團隊精神、自由卻可以有組織。別人不玩的東西(比如美式football)或者目前自己並不頂尖的項目(比如男子國際football),都可以玩得熱熱鬧鬧,很多的項目,如網球、籃球、棒球、滑雪等,群眾基礎極好。
好,現在具體說說我認為美國在LA奧運會上能奪得50枚金牌的根據。看下麵的表,統計了過去5屆奧運會美、中兩國的獎牌情況。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是相對側重“金牌戰略”的,美國金、銀、銅牌差不多,最近兩屆更被一些中國觀眾戲稱為“銀牌大國”。
美國上一次做奧運會東道主,是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比較一下那一屆與此前和此後一屆美國隊的金牌數,都是多6塊(看官可以自己去查)。本屆奧運會新增了5個項目:棒球/壘球(baseball/softball)、腰旗美式足球(flag football)、板球(cricket)、棍網球(lacrosse)和壁球(squash)。有的中國網友對此很有意見,說這不是給美國量身打造、讓美國多拿金牌嗎?其實也不能這麽說,加一點東道主的元素是常規。要說“量身打造”,當年北京奧運會增加了男、女乒乓球團體,也差不多吧?這次增加的五項裏麵,除了腰旗美式足球是美國的遊戲、女子壘球美國最強外,男子棒球、棍網球有很強的其他國家的對手,美國不好說。壁球和板球在美國沒有群眾基礎,沒大戲。總體來看,美國大約能從新增的五項共10枚金牌中,獲得約4枚金牌。
鑒於以上分析,6+4=10, 40+10=50,這是我預期的根據。
當然,體育畢竟是games。LA現在讓人揪心的是那裏的大火導致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希望災難後各方能盡快恢複,並希望受災的民眾,特別是中低收入者能夠得到合理的安置和保險補償。
預期十二: 李雲迪將赴美。
哈哈,最後一條,我販點兒私貨。幾個月前,我鬥膽給李雲迪“指明方向” — 到美國來(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301/202406/14863.html)。當然,我的意思是來美國常住和發展事業。不過,要是玩文章遊戲的話,雲迪馬上真的要來美國了,他來美國舉辦獨奏音樂會,演奏莫紮特的鋼琴奏鳴曲。時間是1月19日紐約卡內基音樂廳,以及1月23日洛杉磯Dolby劇場。這些都是3000左右座位的大音樂廳,票肯定是有的。看官要想去給雲迪加個油,現在趕趟。隻提醒兩點:1. 如要買票,請到音樂廳的網頁上買,價格合理,可以選座位。不要到別的網頁上去買,那些都是高價“票販子”。2. 盡量少拍照、錄像。如果要拍,請在演奏間隙和謝幕時,一定不要在演奏時拍照,這是對樂手的基本尊重。
我“指明方向”有戲說的成分。但我說美國這個地方有兩點好是真心的:一是耳根清淨,自由隨意,二是機會多,於是三教九流都來討生活、尋發展。這些人就包括了鳳姐、城中你我他、朗朗、張藝謀、陳剛、李飛飛等等,名錄N萬人。然而饒毅、施一公、顏寧等卻選擇了另一個方向。哪裏都是生活,順心、發達、有歸屬感就好。
其實雲迪是不必“被迫”來到海外的。也許未來某一天,在老大歡迎盧比奧的宴會上,他被邀請彈奏一首《黃河》。若如此,九泉之下的李克強同誌也不能不信,原來黃河水是可以倒流的…… Who knows?
四年的時間,對於曆史,隻是一瞬;對於人生,卻是一段不長不短的時間。很多事情都是可能發生的(比如說,格陵蘭島會成為美國的一部分嗎?嗬嗬)。讓我們懷著好奇心拭目以待吧!
浮生一刻汗青長,
尚幸無逢裂變殤。
止水如心迎萬事,
且觀世道湧蒼黃。
普京會不會下台,俄烏戰爭走到那一步?
美股還會再興旺如過去十年嗎?
另外,其實是不需要老黃把量子計算機打回原形的。量子計算機泰鬥自己早就明確講,短時間內(至少幾年之內)量子計算機無實用價值。他們的話好像很少有人聽見。現在隻是老黃很牛,嗓門大,容易掀起浪來。
謝謝你的觀點。我認為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生物製藥業的複雜性要超過以矽為基質的信息高技術。因為後者盡管複雜,畢竟是數學、物理的實證範疇。。。生命科學中,有的問題是邏輯可以觸及的,比如我文中談到的血友病,就是缺某種凝血因子的基因表達。隻要引入某個基因就行了。。。可是有些東西的複雜程度是不可想象的,比如我文中談到的精神分裂症陰性症狀。它是如何產生的,一步步的因果關係是說不清楚的。人腦中有1000億個神經元,它形成的網絡的聯係和相互影響之複雜,是很難想象的,我也不認為技術的發展能夠很好地定義它。現在研發影響高級神經係統的藥物,基本上還是“煉丹”,但使用科學手段去煉,大腦依然是個 black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