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1)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2)轉繞芳甸(3),月照花林皆似霰(4)。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5)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6),江月年年隻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7)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8)?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9)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10)月華(11)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12)。
昨夜閑潭(13)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14)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15)瀟湘(16)無限路。
不知乘月(17)幾人歸,落月搖情(18)滿江樹。
1. 灩(yan4)灩:波光蕩漾的樣子。
2. 宛:曲折。
3. 甸,郊外之地。
4. 霰(xian4):天空中降落的白色小冰粒。此處月光照耀春花的視覺效果。
5. 汀(ting1):水邊平灘。
6. 窮已:窮盡。
7. 青楓浦:地名,這裏泛指遊子所在的地方。
8. 扁(pian1)舟子:小船上的遊子。
9. 玉戶:此處指被月光照亮的門戶。
10.逐:追隨。
11.月華:月光。
12.文:同“紋”。
13.閑潭:幽靜的水潭。
14.江潭:江水的深處。
15.碣(jie2)石:山名,在渤海邊上。
16.瀟湘:湘江與瀟水,在今湖南省。
17.乘月:隨著月光,趁著月光。
18.搖情:激蕩的情思。
張若虛(約660—約720人),初唐末期至盛唐早期詩人,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張若虛的生卒年、字號和詳細的生平事跡均不詳。他與賀知章、張旭和包融一起被稱為“吳中四士”。唐中宗神龍年間(705—707年),他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等人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開元年間尚在世。
張若虛的詩作大部散佚,《全唐詩》僅存2首,其中《春江花月夜》為千古絕唱,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它沿用樂府舊題,抒發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富有情韻,脫去了六朝宮體詩的濃豔格調,也奠定張若虛在詩史上的地位。
詩詞作品影響力總體評分: 3.
宋雨:今天,《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很有名的唐詩,但其作者張若虛在曆史上卻沒有名氣。我們隻知道他是初唐至盛唐早期的詩人,《全唐詩》裏隻有他的兩首詩。張若虛的生平事跡也非常零星,從賀知章的傳記中,我們知道他與賀知章、張旭和包融一起被稱為“吳中四士”,他們都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他在玄宗開元年間尚在世。
唐風:有詩解說這首《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這並不是事實。其實,在它問世後約1300年的時間裏,前大半它是默默無聞的。最早收錄《春江花月夜》的集子,是北宋郭茂倩(1041年-1099年)編的《樂府詩集》,本集樂府詩盡收,收錄了樂府舊題《春江花月夜》五家七篇,包括了張若虛這篇,如此而已。
宋雨:直到明代以後,張若虛的命運才有了轉機。明朝選本開始選《春江花月夜》。成書於明朝萬曆十八年(1590)的胡應麟《詩藪》第一次有了評論:“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流暢婉轉,出劉希夷《白頭吟》上,而世代不可考。詳其體製,初唐無疑。”這標誌著這首詩在埋沒約900年後,正式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唐風: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的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的舊題。該題創製者,一種說法是南北朝時期陳朝末代皇帝陳後主陳叔寶(就是創作《玉樹後庭花》的那位)。這種詩原先是“宮體詩”,特指南朝至唐朝初期創作並流行於宮中的豔情詩。
宋雨:本來,宮體詩有很濃厚的奢靡風和脂粉氣,在曆史和文化上是沒有多少價值的。然而這一舊題到了張若虛手裏可以說是脫胎換骨。該詩以對春江月色的描繪為起點,對宇宙人生進行了富有哲理的思索,詩的後麵一半轉入是比較經典的離愁別恨的主題。你認為這是一首愛情是嗎?
唐風:我認為總體來看這是一首比較複雜的愛情詩。有多個層次和意象。全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有押平聲韻,有押仄聲韻。平仄的交錯運用,跌宕起伏。每四句之間,有的意思承接,有的意思轉折。雖然字詞不需太多注釋,但全詩意象較多而略顯淩亂,須分析梳理才便於更好地理解。
宋雨:一個理順的方法是分層次。有的人把一個韻(每4句)作為一個層次,不考慮意思的承接或是轉折,我這是不妥的。分段方式我看到有多種(甚至在某個韻的中間切斷)。這本身也表明此詩的解讀較為複雜。你是怎麽分段的呢?道理是什麽?
唐風:我將本詩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開頭8句,第二層次為接下來的8句,第三層次為餘下的20句。這首詩,是以月亮為主角或主線、以江邊夜色為場景的。明白這一點,我們隻需要根據月亮意象的變化來分層次就可以了。第一個層次,月亮作為江邊的景觀,詩人將其作為自然景物去描繪;在第二個層次,月亮的意象具有了某種哲學的含義,伴隨著詩人對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到了第三個層次,月亮的意向與大部分古詩詞一致,此處寄托著天各一方的夫妻間的相思。月亮的意象一變,對應的詩意就不同了。
宋雨:好,現在我們就這樣將詩分成三個層次來賞析。我們以4-8句為單位進行解讀。然後做進一步的分析和總結。讓我們來看看全詩如何緊扣春、江、花、月、夜五個極美好的事物,以月為主線來做到情景交融的 —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唐風:詩一上來就是一幅海上升明月的壯美畫麵。詩人是站在揚州附近的江邊,離海的距離很遠,是不可能看見的。所以此處的“海”於詩人想象之中。第二句中一個“生”字,仿佛賦予了明月與潮水鮮活的生命,兩者結合在一起,氣勢恢弘、美輪美奐。
宋雨: “灩灩”二字形容波光蕩漾。這粼粼波光一望無際,水天難分。於是詩人設想,在別處的江邊,也一定能夠看到跟自己類似的景色。“何處春江無月明”後麵,有人用問號,有人用句號。我同意用句號或用感歎號。這是一個不需要答案的設問句,答案非常確定。
唐風:這句話在詩中很重要。春江明月作為安謐的美景,它又是不隨人事而改變的永恒之物。這一句於緊接著的的哲學思考相連貫。同時,月光作為情愛的寄托,是天下人所共享的。於是它又為後半段的愛情主題埋下了伏筆。
宋雨:下麵四句,先說江水彎彎曲曲地繞著開滿野花的原野流淌,籠統敘述江畔花叢的月下之美。隨後進一步描繪月光的美麗和質感。作者的觀察和體驗是相當精微的。霰(xian4)本是冷天空中降落的白色小冰粒,這裏是形容皎潔的月光“似” 霰。既然不是真的,所以說“流霜不覺飛”。月光下沒有白天的五光十色,它將萬物皆染成銀色,不易分辨。因而“汀上白沙看不見”。
唐風:這8句作為本詩的第一層意思,把月亮作為自然景物來描寫,由遠及近、由宏觀到具體,描繪了春江花月夜的恬靜和優美。緊接著後麵8句,詩人將月亮抽象化,開始了對宇宙、人生的一些思索。我們來看一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宋雨:在這幾句中,詩人將月光抽象化了。他對人與月的關係進行了哲學思考。“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沒有答案的設問,顯示的是作者在江畔思想的深化和飛躍。動物一旦進化為人,就出現了主體意識。這樣的思索當然遠在張若虛之前就開始了。
唐風:是的,在張若虛以前的人詩人,就有類似的思索和感悟。如曹操《短歌行》中開篇就寫“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張若虛不僅像前人那樣感慨生命的短暫,而且說“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個人的生命雖短暫,但人類的生生不息使得它世代與明月共存。於是詩人在喟歎之餘,似乎尚有幾分安慰。
宋雨:最後兩句“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意思又有了一些轉折。詩人說月亮不知在等什麽人,但長江之水永不停息,即時間的流逝不可逆轉。如果等不到,那麽盡管月亮亙古不變,人的生命就消逝了。這樣的轉折,似乎跟後麵遊子與思婦的愛情主題是有所聯係的。
唐風:此後的20句是第三個層次,即愛情主題。這一主題中意向比較多,而且視角多次切換。有的節段是思婦望著遊子,有時是反過來,還有時是詩人作為第三者俯視兩人。在這一層次,月亮進入凡間,是人間愛情的寄托。我們每4句詩為一節來解析 —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宋雨:詩開始向著愛情主題過渡。“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有起興的意味。“白雲”象征遊子,如李白筆下“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青楓浦”為某個地名,但“楓”和“浦”在詩詞中常有感情的暗示。“青楓浦”應是他們的家所在的地方,或是兩人分別時的碼頭。
唐風:這一段是站在詩人的視角來寫的,所以他一邊寫夜間乘一葉扁舟的遊子,同時描述在月下思婦。兩個設問句當然不用回答,但作者這樣寫,顯示“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語),顯示感情濃鬱,富有韻味。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宋雨:這一節是站在丈夫的角度寫,因為有“離人”,而離人又有妝鏡台。“月徘徊”可以解釋成天空有薄雲,導致月光忽明忽暗。但也似乎可以理解成“月下徘徊”。這時候“可憐”二字就更反映了丈夫對妻子的情意。在下一句中,他進一步設想月光照在妻子的梳妝台上。
唐風:“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是極富情韻的對偶句。“玉戶”是門戶的美稱,這句是說月光透過門簾照進來,簾子是卷不走的。後句的意思是說搗衣砧上的月光可不像雪或者灰塵,是撣不掉的。遊子思忖遠方妻子可能是不喜歡月光的。因為它會引發太多的思念和傷感。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宋雨:這幾句的角度換到了妻子這邊。此刻自己看著月亮,想必愛人也在望月吧。但距離太遙遠了,聽不到對方的聲音。“願逐月華流照君”是說自己希望追隨著月光照在夫君的身上。當然這裏的照耀意味著陪伴和送達關懷與溫暖。
唐風:“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意思是鴻雁縱然不停地飛翔,也不能飛出月光的跨度;魚龍在水中潛躍,激起陣陣波紋。作者寫這句,一定會想到“鴻雁傳書”、“魚傳尺素”這樣的典故。但若遊子太遙遠或者行蹤不定的話,鴻雁與魚兒也是無能為力的。如黃庭堅所言:“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宋雨:我看到有人認為“文”並非“紋”的通假字,而就是文字、書信的意思。魚兒、雁兒盡管不能傳遞信息,但也許魚龍激起的波紋裏麵有文字。前麵說了“長江送流水”,也許信息可以這樣送達遠方。這個釋義稍有超出常理,且作一解吧。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唐風:這四句的角度和意象都頗耐人尋味。首先這裏出現了“閑潭”和“江潭”兩個詞。“潭水”我認為是與“江水”相對應的。江水流動不息,與“扁舟子”相伴,或者直接代表他。而“潭”是深水處,它不流動或流動很緩慢,我理解是家中妻子的意象。你意見如何?
宋雨:你這個看法未能完全說服我。在“春江花月夜”五個意象中再加一個枝節的意象,是不是作者的本意值得商榷。但你這樣理解,視角一換,從丈夫的角度來解釋這幾句,也多了一層新意。且你就按照你的理解去解釋,別人有不同理解當然可以。
唐風:如果把“(閑)潭”當作妻子的意象,那麽“落花”和“(月)西斜”便意味著青春的逝去和時光的流逝。“昨夜閑潭夢落花”便可以解釋成“昨夜我夢見你,你已經不年輕了”。第二句中“可憐”在古語中除了現代漢語的意思外,還可以作“可愛”、“可惜”、“可歎”等解。這裏顯然是男人歎息到了仲春還不能回家,“江水流春去欲盡”了。下句“江潭落月複西斜”是說日子就在這月升月落的的思念之中逝去,暗示著他們的青春也如消逝的春天。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宋雨:最後四句結尾,我的理解跟大部分人不同。我認為著既不是站在丈夫的角度,也不是站在妻子的角度,而是作者把“鏡頭”推遠,以比較普遍化的意義結尾。碣(jie2)石是渤海邊上的一座山,瀟湘是湖南的兩條河水,均是泛指。而且第三句不是用“何日歸”,而是“幾人歸”,意思已經不僅局限於前麵那一對相思的夫婦。
唐風:我同意你的理解。“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暗示明月被海霧遮蔽,連借月光寄托情思的機會仿佛都沒有了,夫妻天各一方,相聚的日子遙遙無期。這首詩比較含蓄。像這種沒有月光的句子裏也是暗藏著愛情的。
宋雨:“不知乘月幾人歸”,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夜,不知天下有幾個遊子,能夠趁著月色回到自己的家。這樣的設問句,本詩有好幾處。詩人在江邊佇立了很久,已是月亮西沉。而在最後的結句,詩人又進一步抽象、泛化,他說人間激蕩的離情與思念,仿佛伴隨月光,灑在江邊的樹林之上。
唐風:這是一首比較長而複雜的詩,它首先描繪了一幅浩渺的的春江月夜圖,並借此對人生和宇宙進行了哲學思考。在詩的後半部分則反映了遊子與思婦雙向的、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本詩雖然沿用樂府舊題,但藝術上有很大的超越,化奢靡的宮體詩題材為描繪大自然美景、思索人生哲理、謳歌人間愛情的一首好詩。
宋雨:這首詩自明代被“發現”以來,不僅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而且也愈發受到好評。到了清末,著名文學家王闓運評道:“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詩、元詩,盡其支流,宮體之巨瀾也。”其中“孤篇橫絕,竟為大家”八字被反複引用,後來又引申出所謂“孤篇壓全唐”之說。對此你怎麽看?
唐風:《春江花月夜》無疑是一篇傑作。“孤篇橫絕”若表明張若虛雖存詩極少,但此篇卻不同凡響,我覺得說是可以的。但“大家”之說值得商榷。“大家”的標準應該比“名家”高很多。隻有做出傑出成就且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的學人,才配稱為“大家”。隻靠一首詩而被尊為“大家”有點勉強了。在我心中,張繼、崔護等寫出一首好詩的人不是大家。王之渙或許是“準大家”,因為他存詩雖少,卻有兩首詩居於盛唐同體裁的最高水平之列,且他在當時就頗有詩名。
宋雨:這麽說來,你對聞一多先生對《春江花月夜》的讚美就更不能同意了。他在《宮體詩的自贖》一文中說:“這種詩麵前,一切的讚歎是饒舌,幾乎是褻瀆。……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唐風:聞一多先生是一位詩人和藝術家(他是學美術出身的),他對唐詩很有研究且有著述。但他常有藝術家那種慷慨激昂的但主觀成分比較大的表述,且帶有20世紀初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時代烙印。一首作品的優劣,當然是可以有主觀評價的。但像“頂峰上的頂峰”這種絕對化的表述,麵對盛唐諸公就有些過分了。
宋雨:我的感覺,盡管張若虛這首詩脫去了大部分宮體詩綺麗浮靡的成分,但在內容上依然是遊子思婦的傳統題材,在情調和旋律上也依然遺留有齊梁體的特點,傾向於濃裝豔抹,幾乎處處不離月夜之美。作者過於注重華美的辭藻,而在詩的結構安排上卻稍顯淩亂。
唐風:是這樣,就好比一幅畫。看局部處處用筆華美,但在畫麵的平衡和留白方麵不夠均衡、完美。這樣的畫作可以是某個時代或某風格的傑作,但說其是自古以來的“頂峰”就過譽了。須知,張若虛是初唐人,那時還是唐詩發展的少年時代,《春江花月夜》並沒有超越那個時代。
宋雨:當然,正是由於張若虛、“初唐四傑”、沈佺期、宋之問、杜審言這些人的傑出貢獻,盛唐詩歌的大幕才被徐徐拉開,到了李杜時期,中國詩歌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時代。而“孤篇橫絕”的《春江花月夜》,無疑是盛唐之前詩歌花園中的一朵特別絢麗的奇葩。
謝謝梧桐兄的祝福。也祝您來年健康、愉快、平安。期待見到更多的大作。
謝謝牟老師鼓勵。祝節日愉快!
謝謝臨覽。“天數茫茫不可逃”,是的。隻是生命短暫,曆史很長,很多將要發生的事情,短暫的生命是看不見的。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