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唐宋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唐宋韻》79.《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

(2024-07-02 09:45:03) 下一個

《左遷(1)至藍關(2)示(3)侄孫湘(4)》

韓愈

 

一封朝奏(4)九重天(6),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7)除弊事(8),肯(9)將衰朽(10)惜殘年!

雲橫秦嶺(11)家何在?雪擁(12)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13)邊。

 

1.  左遷:降職,貶官。

2.  藍關:藍田關,又稱嶢關,在今陝西省藍田縣東南。

3.  示:囑咐,囑托。

4.  侄孫湘:韓愈的侄孫韓湘,時年25歲,尚未入仕。

5.  朝(zhao1)奏:早晨送呈的奏章。

6.  九重天:古稱天有九層,第九層最高,此指皇帝。

7.  聖明:指皇帝。

8.  弊事:(政治上的)弊端。

9.  肯,豈肯,怎能。

10.   衰朽:衰弱多病。

11.   秦嶺:藍田縣位於秦嶺山脈。

12.   擁,阻塞。

13.   瘴江:指嶺南瘴氣彌漫的江流,此處代指貶所潮州。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中唐官員,文學家、思想家。韓愈出生於官宦家庭,但3歲時父親逝世,由兄長韓會撫養。但韓會在韓愈11歲時也病逝,於是他便隨寡嫂鄭氏顛沛流離,在貧困中長大。 由於這一經曆,韓愈從小讀書極為勤勉,弱冠之年已學富五車。韓愈入仕之路不順,直到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科考才進士及第,但隨後三試博學鴻詞科(吏部考試)均未成功。此後的仕途也頗有波折,他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禦史。後因上疏論事而被貶連州陽山縣令。後曆任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韓愈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其後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韓愈病逝於穆宗長慶四年(824年),享年56歲。追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故稱“韓文公”。宋哲宗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並從祀孔廟。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文章融會貫通,說理透徹,邏輯性強,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時人有“韓文”之譽。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韓愈的詩亦有特色,對後代有較大影響。他的詩善於捕捉和表現事物的變幻,氣勢雄偉,想象豐富,甚至怪異奇特。以文為詩的特點,增強了韓愈詩的表達能力,擴大了詩的領域。韓愈還是一位思想家。他致力於複興儒學,使孟子獲得了與孔子並列的地位,這一理論發展是宋明理學的先驅。

韓愈的作品體裁多樣,數量繁多,現存詩300餘篇,散文近400篇。韓愈的女婿、唐朝官員李漢曾編其遺文《韓愈集》40卷,今有《韓昌黎集》傳世。

詩詞作品影響力總體評分: 4

 

唐風:韓愈是中唐的大學問家。然而他的人生卻坎坷,出生不滿兩個月母親就病逝了。父親在他3歲時也去世了,於是由比他年長30歲大哥韓會撫養。韓會當時已經入仕為官。然而在韓愈11歲時,大哥在任上病逝了。他的寡嫂鄭氏曆盡千辛萬苦把他和小他兩歲的侄子韓老成(十二郎)拉扯成人。

宋雨:韓愈努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在他24歲那年第四次科考終於及第。但他的仕途依然不順,多次貢舉考試不中,不得已到多處節度使門下做幕僚。直到34歲那一年他才謀得國子監四門博士一職,從此正式入仕。然而次年,與他情同手足的侄子韓老成就去世了,他留下兩個兒子。長子韓湘就是我們今天賞析的這首詩的標題中提到的“侄孫湘”。

唐風:在韓愈入仕後不久,唐憲宗李純即位。隨後的十幾年裏,他雖然沒有得到火箭式的提升,但基本上穩步上升。元和七年(814年)他升任知製誥,開始為天子起草詔書,815年升任中書舍人,817年因隨宰相裴度平叛有功,再升刑部侍郎。這個時候的韓愈已經接近權利中心,甚至可能是未來宰相的人選。可是沒想到韓愈自己“無事生非”,引來了大禍。

宋雨:事情起自他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上奏給唐憲宗,憲宗怒不可遏,要殺了他。在宰相裴度、崔群以及多名大臣、皇親國戚的勸說之下,憲宗才免掉了韓愈的死罪,貶他去遙遠的潮州任刺史。

唐風:所謂“佛骨”通俗稱為“舍利子”,泛指高僧的骨灰。而唐憲宗要迎奉的佛骨,是傳說中釋迦牟尼的一截手指,藏在陝西鳳翔的法門寺。每三十年一開塔。傳說開塔之年,必國泰民安,而元和十四年正值開塔之期,唐憲宗令群僧迎佛骨於鳳翔,按計劃,佛骨得先迎進宮供奉三天,再送到民間的各寺廟供人瞻仰,於是朝野上下開始為此奔忙。但是,這種“盛事”卻令韓愈非常反感。韓愈上疏憲宗希望他停止操辦這種荒謬且勞民傷財的奉迎儀式。

宋雨:韓愈這麽做,碰了皇帝的“逆鱗”。唐憲宗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而韓愈《諫迎佛骨表》洋洋千言,全麵抨擊信奉佛教和迎奉佛骨的行為,皇帝豈能忍受。而且,唐代朝野信奉佛教日盛。唐憲宗也不是第一位迎奉佛骨的皇帝。比如早在初唐時期,唐太宗、武則天等都迎奉過佛骨。

唐風:更讓唐憲宗震怒的是韓愈用詞過激。比如文章中說,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信奉佛教的前朝皇帝,多難逃早逝的命運,且國運不濟。韓愈提議將佛骨銷毀,不能讓天下人再被誤導。在上表的結尾處他寫道:“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鑒臨,臣不怨悔”,(大意:佛如果真的靈驗,能導致災禍的話,那麽一切的禍害,都加在我的身上好了,老天爺在上,我無怨無悔。)如此“囂張”的言論,難怪唐憲宗暴跳如雷。

宋雨:貶官須立刻上路。韓愈家裏人多,無法馬上就緒,於是他隻好自己先帶著兩個仆人上路,家人另行。那是元和十四年(819年)的正月。他們離開長安約200裏走到藍田的秦嶺山脈時,韓愈的侄孫韓湘趕來。這位25歲的年輕人並不是來送別的,他是要陪叔公一路去潮州。那時,天寒地凍、大雪封山,前行受阻。回望身後的長安和親人,也被山巒與烏雲阻擋。想到前路漫漫、凶多吉少,韓愈不禁感慨萬千。於是他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唐風:先解釋一下標題:“左遷”意思是降職調動。取自漢代右貴左賤的說法。因此“右遷”意為升官。但須注意,在唐宋的官職種,比如“左拾遺”和“右拾遺”,並無這樣的高下之分。“藍關”即藍田關,又稱嶢關,在今陝西省藍田縣境內。“示”的意思是“囑咐“、“囑托”。陸遊的絕筆詩《示兒》中的“示”也是這個意思。因此本詩標題的意思是“被貶途中行至藍田關時,對侄孫韓湘的囑咐。”

宋雨:“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韓文公開門見山直述“一封朝奏”“夕貶潮州”原因和嚴重的後果。“九重天” 指位於天的最高層的皇帝;“路八千”指貶所非常遙遠。本聯並不是對偶句,但 “朝奏”與“夕貶”、“九重天”與“路八千”形成鮮明對比,不僅顯示命運的急劇變化,而且讓人感覺到“伴君如伴虎“的寒意。你認為這一聯究竟反映詩人什麽樣的情緒呢?

唐風:我覺得他的情緒比較複雜。首先他並無悔意。他被貶的原因純屬“自取”,他認為這是他作為臣子盡責。他敢於把奏章遞上去,就已經反映了他的信念和倔強的性格。他對被自己被貶應該也是有不平的,但他不可能明說。另外,他作為忠君愛朝的士大夫,他的抱怨也不會明確指向皇帝。到了這個地步,他感受到的或許更多的是悲傷和認命。

宋雨:從第三句“欲為聖明除弊事”可見,作者認為自己所做是正確的。自己本想為聖上“除弊事”卻惹禍上身。這種表白也暗含了不平。從表麵看,這次“迎佛骨事件”似乎是一個大臣上疏不當引起皇帝惱怒的事件。但深層次的原因是,作為儒學的信奉者和倡導者,韓愈對於當時佛教興盛、儒學衰落的現狀深感擔憂,他想借《諫迎佛骨表》奮力一搏,不惜做一次儒學的衛道士。

唐風:韓愈自入仕擔國子監四門博士開始,就致力於教導儒家經典。他一生高舉“興儒學,辟佛老”的旗幟,斥釋迦牟尼為夷狄身份,說其“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製,口不言先王之發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

宋雨:另外,儒家思想也與韓愈的濟世之心相吻合,這種態度對於在安史之亂後治理國家有積極意義。而佛教倡導四大皆空,這種無為的態度令韓愈反感。

唐風:他思考了儒家“聖賢”之學在當時衰落的原因,認為是“秦始皇焚書坑儒”與“漢朝經師偏重考據訓詁”兩方麵的原因。後者忽略對“聖賢之道”義理層麵的挖掘,從而導致了佛教趁虛而入。韓愈立誌成為儒學“道統”的繼承者。韓愈所做的各種努力,包括倡導複興古文運動,均以此為出發點。

宋雨:這時候的唐憲宗,依照韓文公的是非標準,當然是不夠“聖明”的,但他遵循君臣之道,表達得很含蓄,隻言為天子“除弊事”。而下一句“肯將衰朽惜殘年”(怎能因為衰老就吝惜餘生),則更將一位老臣的忠心袒露無遺。“肯”字在一些版本作“豈”,意思似更順。

唐風:頸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曆來受人稱道。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它,這首詩才成了名垂千古的的佳作。這兩句將寫景、敘事和抒情融為一體。“橫”與“擁”兩個動詞的使用匠心獨到。而“家何在”與“馬不前”更顯悲涼。高高的秦嶺上陰雲密布,馬在藍田關前被雪阻擋不能前行,此時家在哪裏?“馬不前”三字出自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驅馬涉陰山,山高馬不前”。

宋雨:從實際情況來看,韓愈借景抒情絕非無故煽情。他的艱難程度,應遠超當年悲歎“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李白。被貶後,他被“嚴令啟程,倉猝離家”,而且家人也很快被驅離長安,這些都是實情。韓愈12歲的小女兒當時臥病在床,也不得不上路,結果病死在商南層峰驛(位於今陝西省商南縣)。後來他痛徹地寫下《女挐壙銘》祭奠夭折的女兒。

唐風:尾聯“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是沉痛而又別有深意的結尾。侄孫敢趕來陪同自己去八千裏外的貶所之地,詩人心中倍感安慰。但蠻夷之地瘴氣彌漫,盜寇橫行,此去凶多吉少,所有人生當中的大事(包括不測情況下入土為安),需要對信得過的人去囑咐。韓愈的兒子為什麽沒有跟著他呢?

宋雨:韓愈自己有兩個兒子,長子韓昶比韓湘要小幾歲,次子更小。韓愈可能是讓韓昶跟母親在一起,也好照顧一下弟妹。另一方麵韓愈與韓湘感情極深,完全不亞於親生兒孫,而且韓湘也較為年長。所以韓愈完全可以將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向他囑托。

唐風:“知汝遠來應有意”中“有意”二字有幾種理解。我看這兩字更宜意會。它包括了有情意、懂得叔公的心思、明白的事件前因後果以及可能的不良結局、發生不測之後知道怎麽處理,等等。從“好收吾骨瘴江邊”這個結句來看,韓愈已經想到了死於貶所這種最壞的結局。“瘴江”即瘴氣彌漫的江河,代指貶所潮州。

宋雨:這首詩不僅是韓愈本人的一首佳作,也是中唐七律中的精品。它意境開闊,悲壯慷慨,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很多評論家都認為它表現出類似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又有韓詩以文為詩的特點。

唐風:今天我們常說,唐詩多意向和情感表達,而宋詩則多議論並有以文入詩的特點。如將李杜與蘇黃(庭堅)的詩比較一下,這種差別一目了然。然而韓文公作為唐人,其作品已經開始顯露以文為詩的特點,這首七律也不例外。近代國學大師吳北江先生曾評論這首詩“大氣盤旋,以文章之法行之,然已開宋詩一派矣。”這樣的詩風雖強於敘事和說理,但往往顯得生澀。然而,本詩因為有“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一聯,借景展開敘事與抒情,便顯得詩意盎然。我個人認為它是中唐最好的一首七律。

宋雨:韓愈後來到潮州了嗎?我知道他最後幾年還是在京城度過的,後來唐憲宗死後唐穆宗還特別欣賞他。他被赦還朝的過程是怎樣的?

唐風:韓愈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於4月份到達潮州。他很快向唐憲宗上了一份《潮州刺史謝上表》。寫這樣的文章也是慣例,被貶的官員一般要向皇上表達不殺之恩。但韓愈的文章則寫得文采飛揚,首先謝罪並感恩:“臣以狂妄戇愚,不識禮度,上表陳佛骨事,言涉不敬,正名定罪,萬死猶輕。陛下哀臣愚忠,恕臣狂直,謂臣言雖可罪,心亦無他,特屈刑章,以臣為潮州刺史。既免刑誅,又獲祿食,聖恩宏大,天地莫量;破腦刳心,豈足為謝。”然後進一步狂讚唐憲宗,稱他是扭轉乾坤的中興之主,並建議憲宗到泰山舉行祭祀天地的封禪大典。他說,這次封禪會是一次千載難逢的盛典,希望憲宗可以開恩讓自己也參加。成語“千載難逢”就出自於此。

宋雨:創造成語“千載難逢”恐怕是韓愈那篇《謝上表》的主要貢獻。但讓那樣一個皇帝去泰山封禪有點搞笑了。然而韓愈這篇“低級紅”的上表卻讓唐憲宗龍顏大悅,很快他就把韓愈調到袁州(今江西宜春附近)當刺史。第二年元和十五年(820年),韓愈滿血複活回京。很快他又升任兵部侍郎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爾臨讀。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1

謝謝博主傾情分享,一個字不拉的學習了!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謝謝。其實我也是在這次準備博文時才讀到的,屬於現炒現賣。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原來千載難逢的出處在這裏!成也文字,敗也文字,謝謝唐宋兄點評,學習了!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油翁' 的評論 :
謝謝油翁臨讀、點評。
油翁 回複 悄悄話 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真情流露,盡顯忠臣孝子之心,令人感動。詩盡挽回海誓山盟,卻以一首七律氣宇軒昂,《千載難逢》的創造確實讓人印象深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