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唐宋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唐宋韻》39. 《池上》白居易

(2023-09-26 23:34:38) 下一個

《池上(1)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1 池上:白居易晚年在洛陽私人宅院裏的人工湖。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身於一個中下層官宦家庭。白居易是中國文學史上極負盛名中唐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生於河南新鄭,後因戰亂等因素遷徙於符離(今屬安徽宿州)和江南(今江蘇和浙江)等地。白居易於唐德宗貞元十五年(800年)進士及第,803年授秘書省校書郎,後曆任盩庢(今周至縣)尉、進士考官、集賢校理(授翰林學士)、左拾遺、京兆府戶部參軍、太子左讚善大夫等。憲宗元和十年(815年),他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回朝後任主客郎中、知製誥,後加朝散大夫。穆宗長慶二年(822年)至文宗寶曆二年(826年)間,他先後任杭州刺史和蘇州刺史。白居易晚年(約55歲後)大多居於洛陽香山履道裏宅邸中,除短暫任河南尹之外,大多任太子賓客分司、太子少傅分司等高官閑職。武宗會昌二年(842年),白居易以刑部尚書致仕(退休)。白居易於會昌六年(846年)8月去世,享年74歲,諡號“文”,葬於洛陽香山。

白居易的詩在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他與元稹、張籍等人倡導的“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留下了大量感歎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而且這些詩作大多具有平易通俗,樸實真摯的特色。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是流傳千古的長詩名篇。白居易的作品在其生前就已享有盛名,廣泛流傳於各階層,還遠及西域、朝鮮、日本等地。白居易還是一位較早寫詞的唐朝詩人,他的幾首小詞也流傳甚廣。

白居易共有近3000首詩歌存世,為唐朝詩人之冠。白居易生前曾對自己的詩文進行過數次編集,初名《白氏長慶集》,後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詩文3800多篇,成75卷。文集在白居易暮年被抄寫五部,分存於廬山、蘇州、洛陽及其侄子、外孫等處。《白氏文集》75卷中有71卷流傳至今。

詩詞影響力總體評分: 8

 

宋雨:白居易這首詩區區20個字,非常淺白,字麵解釋可能比對駱賓王的《詠鵝》還短。然而,圍繞這首小詩的方方麵麵有不少可說的東西......首先,這首小詩好像不押韻哎?

唐風:“回”與“開”在中古音裏是押韻的,在《平水韻》的裏,兩者都位於“灰韻”部。“回”在當時的讀音可能類似於“懷”。其實在一些方言裏,至今“回”就是讀“懷”字的音。 

宋雨:這是一首童趣十足的小詩,“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很有畫麵感。能撐小船的孩子也不會太小了,至少的有7、8歲吧。而另一方麵小娃用竹篙撐小船,不像是一個很寬闊的水麵,而更可能是一個池塘。

唐風:小孩子做事常常是顧頭不顧尾,偷采了蓮蓬,卻“不解藏蹤跡”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哪想到小船劃過,“浮萍一道開”。不要說小船,哪怕一隻鴨子或鵝遊過,都是如此。小船把浮萍撥開了,重新恢複原樣是需要時間的。

宋雨:可以想見,白居易那時應該是個很可愛的老頭子,看到白蓮被小娃偷采,沒有大吼一聲,而是提筆寫下孩童的天真可愛。然而,是不是也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白居易並不是在寫自家的蓮花被小孩偷采,而是在借童趣回憶江南水鄉的美景?

唐風:如果不細加分析,這個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因為白居易在中年後期曾經先後擔任杭州刺史和蘇州刺史,對“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有切身的感受。在他定居東都洛陽多年之後,即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了著名的《憶江南三首》,其中“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入藍”,是千古佳句。

宋雨:據清華大學謝思煒教授《白居易詩集校注》,這首詩作於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樂天時任太子少傅(悠閑的三品高官)分司東都洛陽,《池上》比《憶江南三首》寫作時間早兩年。這會不會是一首“憶江南”小詩呢?而且,中原地區氣溫較低,湖泊水麵較少,在那個時代有種植荷花嗎?

唐風:經過考證辨析,我們現在幾乎肯定,白居易這首《池上》不僅的確是描寫洛陽本地,而且是寫他的自家帶大片水麵的園林......首先,氣候、氣溫不是問題。據古氣候學家研究,中國的隋唐是一個溫暖期,國都長安屢屢出現“無冰無雪”的暖冬記錄。在中原,茶樹種植的北界也曾到達淄博-開封一線。

宋雨:白居易本人是一個與荷花有緣而且特別喜歡荷花的人。公元815年他被貶為江州司馬時,在廬山東林寺第一次見到了成片的白色荷花,立刻非常喜愛,而且萌發了把荷花引種到北方的想法。在《東林寺白蓮》中他寫道,“欲收一棵子,寄向長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間種不生。”日後杭州的荷花更讓他大開眼界。他後來的確成功地將荷花引種到他在長安的庭院之中。

唐風: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年),白居易自杭州刺史北歸後,便有歸隱之心,他在洛陽香山履道裏購買了已故散騎常侍(皇帝的顧問,尊貴但無實權)楊憑的舊居,並加以擴建改造,使之成為一片占地近20畝,有大片水麵的園林,以此作為晚年宅院。

宋雨:洛陽香山履道裏即今洛陽東南郊洛龍區安樂鎮獅子橋一帶,位於洛河與伊河之間。今天看來沒有什麽湖泊水麵,但據考證這裏的水道在過去的年代裏因自然和人工的原因發生多次改道。白居易那個時候有一些溪流、水塘和人工湖是非常可能的。

唐風: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57歲的白居易入住這座園林後,每談及此園,多以“池上”稱之。他在《池上吟》中寫道:“非莊非宅非蘭若,竹樹池亭十畝餘。非道非僧非俗吏,褐裘烏帽閉門居。” 在《池上篇》中,更言及“白蓮”種植在池塘中:“十畝之宅,五畝之園。有水一池,有竹千竿......靈鶴怪石,紫菱白蓮。皆吾所好,盡在吾前......優哉遊哉,吾將終老乎其間。”......至此,我們關於“池上”位於何處的考證應該可以告一段落了。

宋雨:白居易之所以選擇東都洛陽作為他的安度晚年之地,與他的所謂“中隱”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白居易罷刑部侍郎,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從此,他遠離了政治中心長安,17年後去世。就在他入住洛陽的那一年,他寫下了《中隱》詩,表明其“中隱”思想的成熟:“大隱隱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做中隱,隱在留司官。似出複似處,非忙亦非閑。不勞心與力,又免饑與寒......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窮通與豐約,正在四者間。”

唐風:“中隱”是白居易官場20多年深思熟慮後的主動選擇。他認為“大隱”離權力中心太近,難免危險與跌宕;而居於民間的“小隱”過於貧窮而寂寞,所以選擇居於兩者之間的“中隱”。而在當時主客觀條件下,到東都洛陽做俸祿豐厚的閑職高官,對他來說最為合適。這也使得他在中晚唐複雜的政治生態下得以善終,同時能將自己的作品幾乎完全保存到後世。

宋雨:白居易“中隱”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有一個較長的孕育過程。唐德宗貞元二十一年(805年),33歲的白居易在長安任秘書省校書郎。他目睹了 “永貞革新”的失敗和革新派士大夫“二王八司馬”被貶、甚至被賜死的過程。這種宮廷政治的殘酷,令年輕的白居易非常震驚,甚至產生隱意,這在他當時的詩作中就有所反映。

唐風:十年後的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主張削藩的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張緝拿凶手,被認為是越職言事,遭到讒言。其後白居易又被人誹謗說他母親因看花而墜井而死,他卻寫了“賞花”及“新井”詩,有悖禮教。因為以上理由,他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宋雨:白居易被貶謫的主因,後世分析還是與他寫諷諭作品而得罪了當權者。一般認為,貶謫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轉折點,也是他“中隱”思想的起點。另外,當代史學家陳寅恪先生還有一種觀點,他認為當時朝中牛李黨爭如火如荼,兩派相互仇恨。白居易雖不想選邊,但因姻戚、科舉等關係,不能不隸屬牛黨,因此他在朝中地位尷尬。要改變這種局麵,除采取消極態度之外別無他法。

唐風:白居易的“中隱”,注重的是人生的閑適和豐富的物質享受,即“不勞心與力,又免饑與寒”“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而這種享樂態度在他於洛陽十幾年的生活中是積極實踐。在《醉吟先生傳》中他寫道:“宦遊三十載,將老,退居洛下......性嗜酒、耽琴、淫詩,凡酒徒、琴侶、詩客,多與之遊......若興發,命家童調法部絲竹,合奏《霓裳羽衣》一曲。若歡甚,又命小妓歌《楊柳枝》新詞數十章。放情自娛,酩酊而後已。”

宋雨:有人說,白居易的“中隱”是遵循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理想,我感覺這恐怕是拔高了。白居易的仕途除一次短暫的貶謫之外,並沒有“窮”(不得誌)過。比起大多數官員,他官運亨通。他本可以擔負起朝中大臣的責任,更好地“兼濟天下”。他晚年時回憶翰林舊事時說“同時六學士,五相一漁翁”,不知是得意還是遺憾。然而人生不可兩麵兼得,遠離權力中心、不做事以躲避不測,正是他主動的人生選擇。

唐風:雖然白居易在其晚年的“中隱”期間,通過文人的大量唱和以及所謂“七老會”,促進了東都的詩歌創作和文化繁榮,但在我本人的心目中,這不是一個光鮮的經曆。他近乎醉生夢死的生活,哪裏還有早年《賣炭翁》的作者的影子?這位大量蓄養和勤換年輕歌妓的高官,還是那位在《琵琶行》中對下層婦女充滿尊重與同情的士大夫嗎?

宋雨:我是白居易的崇拜者,我比較關注詩歌藝術層麵。白居易在洛陽17年,寫了一千多首詩,然而,不要說像《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那樣的傑作一首也沒有,就連普通的佳作都很少。他那段時間的山水詩數量極多,但質量與價值與王維、孟浩然等人的作品不可同日而語。當一個曾經偉大的文學家失去了人生的銳氣和廣闊的視野,整日在自娛自樂中消磨時光的時候,他已經不再偉大了。這是我對白居易晚年“中隱”生活的遺憾。

---------
(唐宋韻試譯)
On the Pond

A boy poles a small boat,
Collecting lotus in secret.
Unnoticing tracks they elucidate,
On duckweeds when he does float.

 【在論壇中與網友交流(點入見文章下麵)】

《唐宋韻》39. 《池上》白居易 唐宋韻 - ♂     (33678 bytes) (111 reads) 09/29/2023  12:52:28  )

《唐宋韻》39. 《池上》白居易 唐宋韻 - ♂     (29483 bytes) (7361 reads) 09/30/2023  19:18:38  (3)

 《唐宋韻》39. 《池上》白居易 唐宋韻 - ♂     (2178 bytes) (721 reads) 09/29/2023  13:05:35 

• 《唐宋韻》39. 《池上》白居易 唐宋韻 - ♂     (33678 bytes) (176 read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bcdaren' 的評論 :
兩方麵是無關的。唐詩宋詞是我的業餘愛好。
偶爾寫寫文章,按當年標準也足夠劃成成右派了。
abcdaren 回複 悄悄話 苛政猛於虎,知識分子獨善其身,不想被劃為右派,又不想做幫凶,就做了逍遙派。可憐賣炭翁,還在賣炭?還是已經凍死了?還是拍案而起,和葉劍英一道造反?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花姐好。
這首小詩很簡單。我們借此,介紹了白居易的“中隱”思想,這對了解白居易這個人十分重要。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很可愛的娃娃形象,顧頭不顧腚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