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至性癡人金嶽霖(連載1)》)林徽因當然不愧不世出的多情佳人, 這裏我們且看林徽因寫給婚後徐誌摩的那首著名的“斷情詩“—— 《情願》
我情願化成一片落葉, 讓風吹雨打到處飄零;
或流雲一朵,在澄藍天, 和大地再沒有些牽連。
但抱緊那傷心的標誌, 去觸遇沒著落的悵惘;
在黃昏,夜半,躡著腳走,全是空虛,再莫有溫柔。
忘掉曾有這世界、有你; 哀悼誰又曾有過愛戀;
落花似的落盡,忘了去 這些個淚點裏的情緒。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閃光,一息風更少痕跡,
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經在這世界裏活過。
詩果然是好詩,詩意也明明白白的說要彼此忘記, 忘記到比一閃光一息風更少痕跡,——這當然可以解讀為從此斷情。
然而,如果細審佳人的這首斷情詩, 即使是略通文墨的粗漢,也不難讀出詩人那 纏綿悱惻的幽情、欲語還休的心曲吧。 不消說,我們風流多情的徐詩哲麵對這首詩,讀出的也隻能是對銘心刺骨的過去的淒婉,和對別離的飲泣。
使君有婦, 羅敷有夫,要得就是讓你知道“妾心藕中絲,雖斷猶連牽“。
林徽因做到了!
於是,徐誌摩在去看林徽因的飛機 上,最後給自己的人生畫上句號。 徐誌摩之死, 為這首《情願》譜寫了淒絕的序曲,而我們老金,則用他的“逐林而居“”鄰林而葬“演奏了《情願》的餘音。
一生能有三位高才名士不棄不離,林徽因的愛情感受應該是美好而滿足的吧!
然而, 那三位呢?!
盡管他們與林徽因之間的愛情故事已成為眾口相傳的佳話, 但在那佳話裏,他們不過是瑟瑟涼風中可憐地伴護著如火明華的殘葉。人們看到的隻是他們在悵然中的可憐的枯槁…..
我們的絕世才子、學人、文豪錢鍾書看不慣這幅風景,所以,錢鍾書終其一生討厭—— 不知道這討厭裏是不是有幾分因為暗戀而生的嫉恨——林徽因, 在與林徽因做鄰居的時候, 要大張其事地打林徽因的貓,連夫人楊絳都勸不住,因為錢打那貓,就是給林徽因看的。遙想我們戴著一副深度眼鏡、文質彬彬的錢文豪,忽而變身為意氣昂揚的鬥士,於清月皎波之下, 大呼小叫、上躥下跳地在牆頭屋角勇戰林貓 ,真可稱得上一段文壇逸聞了。
這個話題說起來就遠了, 且在這裏打住,還是接著說我們的老金。
老金其實與林徽因並不是一類人。
略析老金的不婚主義就可以明白,這老哥號稱哲人,但迷戀的卻是 那種雲霧迷幻而唯美的浪漫。 而林徽因,雖然號稱詩人,心性中更多的卻是把人生的著眼點一直放在實處、時刻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麽能要什麽的那類剔透玲瓏的聰明 。
林徽因愛的是徐詩哲, 愛的是金嶽霖,而對於她的夫君梁思成,卻愛得最少。
然而林徽因嫁給的人卻是梁思成!
林徽因 與梁思成 的相親相愛,多的是彼此信賴和倚敬的富於理性的親情,少的是陷入愛河後那種陶醉忘機的浪漫。
在婚禮的當日,梁思成曾問林徽因:“那麽多人喜歡你,為什麽偏偏是我。”林徽因說:“答案很長,我得用一輩子去回答你,你準備好要聽了嗎?”
林徽因後來給出的, 卻是已經離題萬裏的答案。就在20世紀30年代的那一天,時間應該是1933年的4月,林徽因哭著對梁思成說:我苦惱極了,因為我發現自己好像同時愛上了兩個男人!
要知道, 那時候林徽因已經為梁思成生兒育女, 梁思成已經不獨是林的丈夫,更是林的親人。
梁思成愛林徽因,婚前,為了愛情他甘願和林徽因一起去美國學習建築設計。 婚後,梁思成對林徽因更是給與了無微不至的體貼。 據老金回憶,林徽因平時是不下廚房的人。林徽因也曾回憶說:“ 每日三餐,他總會問我要吃些什麽,隻要我說的,都會按照我喜歡的口味煮給我吃。我曾經問過他:’你按照你喜歡的口味去煮也可以的,不一定要遷就我。’他笑著說:“我的口味你不喜歡,我擔心你會餓著肚子,但是你喜歡吃的我也喜歡。”為此,我們的每日三餐,桌子上都是我喜歡的飯菜,無論粗茶淡飯,還是大魚大肉,隻要是我想吃的他都會滿足我的胃口。”
麵對這樣一個親人, 林徽因縱令因新愛生出萬種離情,又何忍傷害!—— 這才是她真正的苦惱所在!
不錯,林徽因真正要告訴梁思成的那個答案是:我苦惱極了,因為我愛上了老金,我的愛,已經到了雖然不忍,卻又不得不讓你知道的程度。 (待續)
視頻:鄧小平與粟裕蒙冤(1)—— 毛為何全方位譽揚鄧, 誇林卻就事論事// 兩件事看鄧小平的綿裏藏針//鄧的精致利己主義是鎖鑰(細說1958年整肅粟裕之謎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