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小閑做菜,大閑讀園

(2025-05-06 08:36:17) 下一個

鬥膽從陳從周先生《說園》五篇裏摘抄一些文字,選配我拍的一些照片。

中國園林是由建築、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一個綜合藝術品,富有詩情畫意。疊山理水要造成“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

(攝於臨海東湖公園,吳越國皇族定居臨海後的私家園林)

園有靜觀、動觀之分,這一點我們在造園之先,首要考慮。

山貴有脈,水貴有源,脈源貫通,全園生動。

春見山容,夏見山氣,秋見山情,冬見山骨。

中國園林的樹木栽植,不僅為了綠化,要具有畫意。窗外花樹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間古樹三五,幽篁一叢,乃模擬枯木竹石圖。

造園在選地後,就要因地製宜,突出重點,作為此園之特征,表達出預想的境界。

(亦攝於臨海東湖公園,背靠攬勝門)

園林中曲與直是相對的,要曲中寓直,靈活應用。曲直自如。

(攝於臨海府城城牆,即江南長城最美拐彎)

(攝於杭州虎跑公園)

萬竹夾道(攝於杭州雲棲竹徑)

攝於杭州西溪濕地洪園

園既有“尋景”,又有“引景”。何謂“引景”?即點景引人。西湖雷峰塔圮後,南山之景全虛。景有情則顯,情之源來於人。“芳草有情,斜陽無語,雁橫南浦,人倚西樓。”無樓便無人,無人即無情,無情亦無景,此景關鍵在樓。證此可見建築物之於園林及風景區的重要性了。

(攝於杭州西子賓館)

(攝於北京景山壽皇殿)

園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於“時”,花影、樹影、雲影、水影、風聲、水聲、鳥語、花香,無形之景,有形之景,交響成曲。所謂詩情畫意盎然而生,與此有密切關係。

(攝於杭州西湖國賓館)

(攝於杭州植物園)

造園一名構園,重在構字,含意至深。深在思致,妙在情趣,非僅土木綠化之事。

(攝於杭州西子賓館)

(攝於杭州雲中徑酒店,徽式建築)

 

(攝於杭州龍井村龍井草堂餐廳)

其設計原則很簡單,運用了假山與建築相對而互相更換的一個原則(蘇州園林基本上用此法。網師園東部新建反其道,終於未能成功),無旱船、大橋、大山、建築物尺度略小,數量適可而止,亭亭當當,象一個小園格局。

(攝於杭州西子賓館)

(攝於杭州浙江賓館公交站附近)

(攝於杭州浴鵠灣公園)

萬頃之園難以緊湊,數畝之園難以寬綽。

(攝於北京故宮文華殿前)

(攝於北京美術館)

園林中求色,不能以實求之。北國園林,以翠鬆朱廊襯以藍天白雲,以有色勝。江南園林,小閣臨流,粉牆低椏,得萬千形象之變。白本非色,而色自生;池水無色,而色最豐。色中求色,不如無色中求色。故園林當於無景處求景,無聲處求聲,動中求動,不如靜中求動。景中有景,園林之大鏡、大池也,皆於無景中得之。

(攝於北京故宮)

(攝於杭州西溪濕地洪園)

 

我建議園貫以廊,廊外參差植梅,疏影橫斜,人行其間,暗香隨衣,不以紅梅名園,而遊者自得梅矣。其景物之妙,在於以廊“勾勒”,處處成圖,所謂少可以勝多,小可以見大。

(攝於杭州西湖國賓館)

(攝於杭州雲中徑酒店)

拙政園的楓楊、網師園的古柏,都是一園之勝,左右大局,如果這些饒有畫意的古木去了,一園景色頓減。

(攝於台州國清寺)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