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從半馬2小時10分到全馬3小時43分(二)
我的訓練策略和心得
此文的目的是告訴大家我親身真實的經曆,給低手新手們一個參照物,通過比較你和我來估計可以達到的目標,有理有據滿懷信心地去實現目標。
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有適合這個特定目的和自己狀況的策略及計劃。
一、知己知彼
知彼很難,知己更難。
知彼,就是知道跑馬訓練的科學方法,這要學習,下麵會講。
知己,先要知道自己為什麽要跑馬,這樣在想放棄的時候可以說服自己堅持下去。還要知道自己當前的身體狀況,性格,長處與短處,這樣才能製定適合自己的策略與計劃。
有一點要注意:不要僅憑主觀感受來評價自己,因為經常很不準確,要有實際的案例與數據。
具體說說我自己。
我為什麽跑馬?第一次是想知道自己能不能跑馬,這次是想測試自己離波士頓有多遠,如果太遠以後就隻歡樂跑。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因為沒有盡力,最後還是不知道有沒有希望去波士頓,以至不斷重複測試。
我從小是體育渣生,體育成績總是墊底的,但來美國後我有巨大進步。十年前跑過一次全馬,5小時完成。後來不喜歡跑步,但喜歡徒步和登山。徒步50公裏爬升5? 6千英尺一般在12小時左右完成,可以在沒有正式訓練的情況下以2小時10分完成半馬。我力量不強,爆發力弱,但由於經常被按在地上摩擦,身體和精神都抗造。我最大的長處是善於學習,善於發現和解決問題(僅限於非人際關係的問題)。
二、尋找教練
新手要進步,低手要提高,就要有老師或教練。
找教練一定要找適合自己的,適合自己的目標,體能,性格,時間,能根據自己的情況對症施教的,否則就隻能當做參考意見。還有一點要考慮,自己是習慣獨立做決定的或者習慣依賴他人才放心的。
網友尤其開心曾總結過不好的學生的特點,我一對照,靠,那就是我。體育天資差就不算了,主要是急功冒進,愛懷疑,不聽話,擅自行動,睡懶覺,等許多毛病。可喜的是,現在網絡圖書資訊發達,人工智能興起,所以我就找人工智能與網絡為我的老師。我自己最了解自己,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采納各種建議做最後決定,是總教練。
三、 學習、學習、再學習
學習在我這次跑馬過程中,是最重要的,是核心,是基礎,是燈塔,是指南。學習包括了本文所有其它部分,和本文沒有提到的跑馬所有方方麵麵,並且學習是一個過程,從還沒有開始想跑到最後。我在最初幾個星期花了百餘小時看油管讀書逛網絡討論,小布和花花的健壇就讓我受益匪淺。
學什麽?這也是要學習的。一開始我隻有模糊概念,從簡單的 how to run my first marathon 開始,問人工智能,搜油管,開始學了就發現有許多課目要學。
學習要有好的態度,要去偽存真。跑馬就是艱難的,不要幻想什麽輕鬆秘訣。網絡上那些抓眼球的,比如,三招讓你輕鬆破三,就大概率不真。
學習要學自己的薄弱技能。我學跑姿、練送髖,但根本不學加快步頻,因為本來就快,相反我為了練跑姿送髖還有意降低步頻增加步幅。
學習要學適合自己的方法。很多課題,會有不同的觀點,它們都是高手的經驗,都對,但我們要選適合自己的。可以都試試,選效果好的。比如,跑步時注意力放在蹬後腿還是抬高前腿,我選了抬腿,因為我發現隻要注意力放在快速抬腿就一定會蹬腿,並且大多數高手都說抬腿。還有,比賽前是否要以馬拉鬆配速跑20英裏,也是見仁見智,如果沒有信心,試試也無妨。
學習是一邊練一邊學,練起來了才知道自己真正的問題,才學得更好。
學習要根據自己能力的提高而加深。學了正確跑姿,接下來就學送髖。
學習要學成功的經驗,也要學失敗的教訓,自己的和別人的。我學到了比賽開始不要太快,比賽那天不要搭錯車(感謝網友尤其開心的分享)。
四、 設定目標
許多高手不建議新手低手設定以時間為尺度的目標,比如破4? BQ等。但為了我的目的,我必須設定一個時間目標。這個目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理論有練習的結果。
我先盡全力跑了個半馬,2小時10分。我問人工智能老師,訓練6個月後跑全馬的目標是什麽,特意強調了是訓練6個月後。穀歌Gemini的問答真讓人泄氣,說情況好的話是5小時。TNND!我10年前就5小時了,難道我努力花時間花錢就為了通告世界我白吃了10年飯?ChatGPT通些人性,給我一個公式,全馬時間=半馬x2 + 10至20分鍾。稍微好受些,但似乎不值得去拚了,隻是已經說了要去跑,盡力就是了。
繼續學習各種理論。有一位小哥的理論是可以通過加大跑量破三,並且他做到了。這方法花太多時間,不適合我,但這方法也印證跑馬成績與跑量是正相關的。
又學到Yasso理論。簡單地說,就是如果能夠10次以X分Y秒跑800米,中間休息時間不超過X分Y秒,再加上長跑訓練,可以預測全馬成績是X小時Y分。立刻10月12日我就去做了個測試,平均3分33秒跑了4組800米。對我來說,能跑4組就能跑10組,還有6個月呢。啊哈哈哈哈,終於下定決心,全力以赴朝著3小時40分開跑!第二天10月13日正式啟動6個月的訓練。
五、 認真訓練
認真訓練指的是用心用腦對自己狠。
用心:記住自己為什麽要跑,這在想放棄時特別重要。為了鍛練身體,那就歡樂跑,半馬足夠了。為了拚成績,那成績還重要嗎?如果重要,那就別廢話,老老實實地跑。
用腦:要把學到的理論用到訓練上。學習時知道要身體略前傾,抬腿,送髖,等等,練習時要不斷揣摩,改進,鞏固。可以加入想像,比如,為了不坐著跑,想像自己挺著肚子跑(放心,不可能真挺著肚子跑的)。小布說過想像有繩子拉著肚子跑,在碳火上跑,都很有用。還要利用其它機會練習,比如走路時練收緊核心和體會送髖,上樓梯時練快速抬腿。
對自己狠:跑步不像關稅戰,可以虛張聲勢嚇唬人,以蒙取勝。跑步絕對要一步一步地跑出來。要想進步,就要努力,要想有大進步,就必須狠。保質保量訓練,不能偷工減料。
六、聆聽自己的身體
隻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真實狀況,要隨時注意身體出現的症狀以避免受傷。
這似乎與上一節說的"對自己要狠"矛盾。確實矛盾,並且不可調和,我沒有好方法,隻能根據自己的情況找一個好的平衡點。
我們要考慮和選擇的包括:
1. 是否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我自己的評估是不會,所以比較放心。
2. 激進拚成績或保守保平安哪個更重要,願賭服輸。我選擇拚成績。
3. 如果受傷,還有時間恢複嗎?有很長時間不妨膽大些,沒有時間就謹慎些。今年我取消了間歇跑,因為這容易讓我受傷,並且距離比賽的時間不多了。
實踐中,我這樣決定。當跑步有小痛或異常時,我立刻停止或大幅降速,重新做熱身和很慢地跑1~2英裏。如果疼痛不能消失就停止;如果疼痛能消失,那就可以繼續訓練,但如果疼痛再次出現就不練了。
七、不斷改進訓練計劃
一開始我隻有大致的循序漸進的計劃,包括慢跑、長跑、閾值跑、間歇跑和力量訓練。我根據本星期的訓練情況來調整下星期的計劃,在星期天最後決定下星期計劃然後就不再變動,但記錄實際的執行情況。
八、 妥善處理傷痛
拚成績就很難無傷痛。新年第一天,我在力量不足、過度訓練的情況下還想把目標上調至3小時30分,在練Yasso 800時拉傷了左腿,一下子耽誤了兩個月的時間。但傷痛來了,後悔也沒用,願賭服輸唄。我采取積極恢複來應對。
積極恢複包括按摩、拉伸、極慢跑、沒有受傷部位的力量練習、不用傷痛部位的替代訓練,如果感覺好,慢慢加量。
千萬不要帶傷訓練,第一沒有效果,第二會加重傷情,第三會讓別的部位也受傷,最可怕的是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病。
九、 不放過細節
要拚成績,每一秒都重要,就要注重細節。諸如,怎樣喝水,上衛生間,係鞋帶,幾點起床,在哪裏起跑,賽道是什麽樣,會不會搭錯車,等等。
十、 選擇好賽場
這有點投機取巧,但這是規則允許的。有的賽場就是虐人,有很多上坡,還專門挑大家快支撐不住時來個大上坡。而有的賽場是總體緩下坡,天氣涼爽,如果目標是以時間為尺度的成績,當然選這種了!
最後說一句我這次跑馬與第一次的最大區別是,我理解了慢跑的意思。以前我覺得跑步很痛苦,那是因為每次都盡力地跑快,總是擔心自己在偷懶。現在我知道,慢跑不是偷懶,而是王道。
下一篇公布我的實際訓練計劃和實際訓練數據。
上一篇
六個月:從半馬2小時10分到全馬3小時43分(一)
我現在已經開始像您一樣一天隻吃一噸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