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wArwnay2YFHnMkuhAccOXw
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句特別深刻的台詞:
“你不懂什麽是自由,是因為你的一切都被別人代表了,從來沒有像人一樣的活過。”
自由,對於從來沒有真正體驗過它的人,是難以理解的。
很多時候,我們對一些東西都似懂非懂,自由也是如此——當我們談論自由的時候,往往不會去思考自由究竟是什麽。
同樣是自由,有人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但也有人說“自由,自由,多少罪行假汝之名而行!”前者聽起來何其崇高,後者又何其殘忍。
從古至今無數思想家,都在詮釋自由之於人類社會在重要意義,但是對於自由到底是什麽,為什麽有的自由令人向往,有的自由卻造成災難,這些問題卻很少涉及。
第一個試圖定義和對“自由”進行分類的,就是法國政治思想家、自由主義奠基人之一貢斯當。在《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一書中,他區分了兩種自由,即“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成為了自由主義思想的先聲:
所謂“古代人的自由”,是參與公共事物的政治自由。在古代,國家疆域狹小,奴隸眾多,每個公民都能直接參與國家事務,因此這種文化培養出來的人相信“所有事情都必須屈從集體意誌”,正如貢斯當所說“在古代人那裏,個人在公共事務中幾乎永遠是主權者,但在所有私人關係中卻都是奴隸”。
▲本雅明·貢斯當 Benjamin Constant 1767年10月25日-1830年12月8日
所謂“現代人的自由”即強調個人的意誌。政府插手一切是權力的僭妄,隻有給每個私人利益留出更多的自由,才是自由的真諦,確定權力的邊界、法律的邊界是自由的奠基石。
一位評論家說到,“貢斯當對人性和政治的洞察力,真實清明到可怕。”法國大革命以及其後諸多群眾運動的災難,就是意圖讓人們恢複古代的熱情——人人參與政治的時代。而這與其說是捍衛自由,不如說,人們更熱衷於將個人的自由建築於對他人自由的踐踏之上。
他看透了法國人的焦慮,卻不止於法國。自由如作者所言,有今古之分。但放到當下的語境中,還有東西之分,這也正是貢斯當的當代價值,仍然被列為自由主義書單必讀書的原因所在。
最近幾年,二十世紀哲思類書籍都是買一本、少一本。對於自由,我們也是渴望太多,卻知之甚少,莫再錯過貢斯當。本書是貢斯當一生思想的精華濃縮,長按下圖,識別圖中的二維碼,即可購買收藏《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還可在規格中一並選購“讀懂自由”十書)。
蕭功秦:大部分人都知道火燒圓明園,卻很少有人知道真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