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ttps://mp.weixin.qq.com/s/ciijxwGrk__8hQqYljgLjg
很多人都知道忠犬八公的故事了,不過也許有人還想知道更詳細的一些,我就給大家說說看。
八公生於1923年11月10日,卒於1935年3月8日,是一隻秋田犬,以其對主人上野英三郎教授的忠誠而聞名於世。
八公的出生地是秋田縣大館市附近的一個農場,有七個兄弟姐妹同時誕生,八公大概是最小的,所以叫八公。它生下後兩個月就被一個叫上野英三郎的教授收養,家在東京澀穀附近。每天八公都會在家門口目送上野教授上班,並且在傍晚的時候到澀穀站去迎接主人下班。1925年5月21日,教授因腦溢血在辦公地去世,所以八公就沒能接到他。但八公對主人很忠心,繼續每天前往車站等待未歸的上野,直到它自己十年後於1935年3月8日逝世。
八公的故事傳開了之後,在日本被視為忠誠的典範。在它還活著的時候,也就是1934年初,日本犬保會發起了籌款活動,募集資金興建八公的銅像。同年4月21日,忠犬八公像在澀穀站前落成。八公親自出席了自己雕像的揭幕儀式。八公的故事也被拍成電影和書籍,有時換成不同的國家和情景,如理查·基爾演的一個電影,還有中國電影《忠犬八公 》,2023年3月上映,由徐昂執導,馮小剛、陳衝、白舉綱等主演,翻拍自《八公犬物語》,可是我還沒看過。因此可以說,八公的事跡持續影響著日本及海外流行文化,為人們所銘記。
八公與上野教授的緣分是這樣開始的,上野是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的教授,他已經有了兩隻狗,但跟人說還想要養一隻秋田幼犬,所以有人就告訴了一個叫“世間瀨”的中介商,中介商正好知道八公的降生,就把八公送來給上野。八公的賣價當時是30日元 ,1924年(大正13年)1月14日,八公兩個月剛出頭,被世間瀨裝在米袋子裏,從故鄉大館車站乘坐特快列車出發,經20小時車程後、送達上野英三郎住所。
上野家位於東京府豐多摩郡涉穀町中大向834號(現澀穀區鬆濤一丁目附近)。三隻狗在一起,其樂融融。另外兩個狗一個名叫“約翰(ジョン)”,一個叫“s(エス)”。約翰很關照剛到來的八公,讓八公頓感家庭的溫暖。八公對主人上野更深情,總是在大門前目送主人上班,在大一點的時候有時甚至送主人到澀穀站。
1925年5月21日,也就是來到上野家一年多後,上野在農學院教務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因腦溢血倒下,突然去世。在接下來的三天裏,八公沒吃任何東西,心事重重。上野的守靈儀式於25日舉行,當天,八公、約翰和S都去了。
之後,三個狗就分開了。
八公被安置在上野夫人在八重的親戚所經營的和服店內,但由於其性格格外親切,因此隻要有顧客光顧,就會撲向客人,進而影響和服店生意。八公就被移到位於淺草的友人高橋家裏。可是八公因為緬懷上野教授的緣故,有時在散步時就會向澀穀車站方向奔跑。後因八公的事,高橋和鄰居之間發生了糾紛,於是八公又被送回澀穀的上野家。
八公回到澀穀時,經常在附近跑來跑去,惹人煩,之前經常光顧上野家的園丁小林菊三郎在八公很小時就喜歡它,1927 年秋天,也就是上野去世兩年多後,八公搬到了小林位於代代木富穀的家中。但從這個時候開始,八公會經常去澀穀站。也就是說,八公雖然受到小林的照顧,但他越發想念上野教授。它去澀穀車站,在那裏看路過的行人,再回到小林家吃飯,有時會再返澀穀車站。八公在路上,總會在位於澀穀大向井的上野舊居前停下來,透過窗戶往裏看,看看主人是否還在。
八公是隻白色的狗,但因為每天都來澀穀站,弄得很髒,因此被人嫌棄。而且,還經常被無良之人當作“野狗”偷走。也許心中有主人,八公逃跑的速度很慢,所以很容易被抓住。路人因為不知八公為什麽總在澀穀站前,經常辱罵,它也是孩子們惡作劇的對象。
在八公後來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左耳下垂,但之前不是這樣的,很可能是被流浪狗咬傷造成的,也許傷口未能及時縫合。
1932年(昭和7年),日本養狗協會第一任會長齊藤博吉知道了八公去澀穀站接上野先生的事情,就在報紙上寫了這件事。故事在《東京朝日新聞》上以《伊東屋老狗物語》為題發表,內容感人至深。很快,八公被報紙報道,更加廣為人知。
許多人開始給八公帶來食物,由於人們知道了八公的身世,澀穀站開始允許它睡在車站。
1933 年 11 月,八公獲得了世界犬類組織波奇俱樂部頒發的獎項。
1934年(昭和9年),八公出現在電影《飛天大將》(山本嘉二郎導演)中。這部電影有一段記錄八公生前樣子的視頻。
來日本已經幾年的德國建築師布魯諾·陶特在日記中寫道,1934年10月31日,他在澀穀車站見到了八公。他看見一些人在輕輕撫摸它,它旁邊已經放置了一個它的雕像。Taut也給八公拍了一張照片。
1935年3月8日早上6點左右,也就是上野去世近10年後,八公來到涉穀川稻荷橋附近的瀧澤酒鋪(現涉穀川停車場)北側的小巷口。在那裏它死在停車場入口附近。這在澀穀站的對麵,是八公平時並不去的地方。
12日在澀穀站舉行了八公的葬禮,上野夫人八重和曾收養過八公的小林夫婦、富之穀和周圍的人等都參加了告別式。此外,涉穀宮益阪的妙佑寺僧人等16人為八公誦經,八公死後收到了25個花環、200個插花、裝有帛金的信件和電報(180日元、200日元)。
八公的墳墓在青山靈園,與上野下葬在同一個地方,那是一個用4米見方的竹籬笆圍起來的地塊,有一塊墓碑,上麵刻著“東京帝國大學農學教授上野英三郎之墓”。.”右側有一座小神社,那就是八公的墳墓了。
不過八公的屍體經過解刨,由阪本喜一和他的徒弟本田進製成了標本,目前存放在東京上野的國立科學博物館,並多次出現在媒體上。他的遺體被製成骨骼標本,但在1945年5月25日的東京大空襲(山手空襲)中被毀。
2)https://mp.weixin.qq.com/s/fRjnctkF6mxBT_fqxFu2tg
3月29號,魯豫觀影團在北京做首映禮觀影活動那天,兩位提前看過片子的同事因為擔心再次哭成狗,一直拒絕進去二刷,直到影片快結束時才進入影廳。
所以這一次,我們還為大家準備了紙巾
一些影迷說,電影放映期間,周圍抽泣聲不絕於耳,“做好了哭的準備,卻沒想到這麽好哭。”
魯豫在看完影片後說道:徐昂導演絕對是今年賺大家眼淚最多的一個人。
作為一部翻拍作品,《忠犬八公》的故事外殼沒有太大改動,影片講述的仍然是一隻狗一生等待一個人的故事,但加入了三峽移民的大背景,在本土化改編這一塊完成得不錯。
導演徐昂在拿到第一稿劇本時,狗是在港口等待,他覺得有點兒太過悠閑,感覺不太對。後來編劇又將這個故事發生地點搬到重慶——一座被江隔開的城市,南北兩岸,人們穿梭其間,有些動物可能終其一生都沒有跨過江水。
這個等待的環境終於讓徐昂覺得可信。
影片中,陳敬修(馮小剛 飾)是一位從北京移民到重慶的水利教授,在一次外出考察中,他救下一隻被困於車底的小狗,其他同事都不願意收養,陳敬修隻好將這隻小狗抱回了自己家。
但他的妻子李佳珍(陳衝 飾),因為小時候被狗咬過,一開始並不同意養狗,陳敬修根據妻子愛打麻將的嗜好,特意為這隻小狗取名為“八筒”,其實就是在討好李佳珍,希望妻子可以接納這隻小狗。
八筒沒出現之前,陳敬修孤獨了大半生。
他是這座城市的異鄉來客,在重慶生活幾十年,卻依然吃不了辣。
他的妻子李佳珍,土生土長的重慶人,每天喜歡和街坊鄰裏一起打麻將,而陳敬修從來都是這桌熱鬧之外的旁觀者。
他的兒子陳新橋(白舉綱 飾),天天坐在電腦前,忙著自己喜歡的事,父子倆極少交流溝通。
他的女兒陳曉舟(黃楚桐 飾),有自己喜歡的人,完全沉浸在個人情感中,並不在意父親到底喜歡什麽。
陳敬修的世界裏,說到底,隻有他一個人。
直到八筒出現,他的世界似乎才真正有了羈絆。
他們一起去江邊跑步,一起在江邊埋骨頭,一起嚐試各種方法捱過酷熱的盛夏。
陳敬修每天坐纜車上下班,八筒就坐在索道站門口的花壇上等他。
日複一日,從未間斷。
和八筒相知相伴的日子,讓陳敬修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喜歡”和“在意”,他說:人隻有活在自己的喜歡裏,才叫真正地活著。
如果說,最初的相遇是陳敬修拯救了八筒,那麽故事發展到後麵,其實八筒也在拯救陳敬修,把他從一個巨大的孤獨洞穴中拉到了陽光下,用自己的愛與忠誠填滿了他內心的缺口。
在這場人與狗的關係中,他們是彼此救贖,互相續命。
導演徐昂自己也是養狗之人,他的狗年紀越來越大,離別成為早晚要麵對的事,這種離別的情緒被投射到電影之中。
陳敬修死後,八筒最熟悉的家麵臨著老房拆遷、家人四散的處境。
對於人來說,時間或許可以消弭一些情感。
但在狗的世界裏,時間是無效的。
所以在陳敬修死後十年,在人去樓空後,你依然在老房子的廢墟裏看到了堆積如山的報紙。
那是陳敬修生前教會八筒做的事,讓它從索道站叼著報紙回家,將報紙交給李佳珍。
這個行為已經成為八筒的肌肉記憶,它似乎在傳遞一種信息:隻要把報紙叼回家,我就可以繼續回到車站,等到他。
影片中叼報紙這場戲,需要八筒的扮演者連續完成六個動作:一、陳敬修喊“坐”,它便坐下;二、陳敬修說“回家”,它便轉身走;三、陳敬修回頭看狗有沒有回家,它要在遠處偷看主人;四、陳敬修說“過來”時,它又跑回主人身邊;五、陳敬修給它報紙,說“叼回家”,它要立馬咬住報紙;六、咬住報紙後,他要轉身叼著報紙回家。
這原本是一場很複雜的戲,沒想到飾演八筒的中華田園犬一條就過,現場工作人員都感歎“太牛了”。
電影中的八筒,從幼年、成年到老年,扮演者一共有18隻中華田園犬。
在魯豫觀影團的映後現場,訓犬師李琛牽到台上的“黃逗”便是叼報紙這場戲的演員,拍攝時大概10個月大,正值青春年少,完美演繹了八筒的萌動和活潑。
當天到場的影迷中,還有來自專業寵物訓導機構“六隻腳”的學員,在看完電影後他們表示,影片中一些場景會讓人想到現在一些流浪動物的處境,希望這樣的電影可以提升大家對於流浪動物的保護意識。“好電影可以從銀幕照進觀眾心裏,感謝創作團隊,希望他們以後可以拍出更多動物題材的作品,期待下一次相遇。”
電影中其實還有很多細節值得去影院好好體會,看完這版《忠犬八公》,相信你能夠感受到創作團隊對於狗的愛。
以下是來自魯豫觀影團影迷的無劇透影評
魯豫觀影團影迷
評價《忠犬八公》
@ 梅西西
故事本土化很成功,山城重慶的濕熱和八筒的忠烈相互呼應,生活化的表演很接地氣。近半個小時的狗狗獨角戲,打動每個觀眾,推薦合家歡觀影。
@ 黑豆虎妞
中式親情的內斂通過小動物慢慢化解開來,索道、江邊、老房子,狗狗的小腦袋裏都裝著什麽呢?無非是跟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哭點太多了,為教授,為守護教授的八筒,也為同為異鄉人的自己。
@ 橙子在跳舞
《忠犬八公》像是一首平凡日子裏的散文詩,平平淡淡,卻又真真切切。最後一節看得人眼淚一把,鼻涕一把,感動於這些毛孩子在世界微塵裏的真情陪伴和無私付出,祝願每一個心懷愛心的人都能有自己的“八筒”,在需要慰藉的時刻看到它/他/她就會心生歡喜。
@ 高級動物
感謝魯豫觀影團組織的這次觀影活動,現場看到八筒超開心。國產翻拍的超乎預期的成功,陳衝老師和馮小剛老師吵架的橋段太好笑了,四川話 yyds!
觀影小貼士:催淚炸彈!帶紙巾!帶紙巾!帶紙巾!
@ 尋尋72609
做好了哭的準備,卻沒想到這麽好哭。一場電影看得百感交集,或許每個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給主創團隊、黃逗以及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點讚。
@ 鏡子鏡子不簡單
演員真摯,人物塑造質樸紮實,讓一個溫情故事更加貼近普羅大眾內心裏最柔軟的角落。感謝魯豫觀影團的活動,讓人沒有錯過這樣一部誠意之作。
@ 嘻嘻ha
為《忠犬八公》又哭又笑,快結束的時候聽到影院裏此起彼伏的抽泣聲,好溫暖的電影,不管從內容還是整個電影的色調,不管從狗狗的故事內容還是從父愛的角度,總能讓你聯想到身邊的人和事的點滴,養狗狗的人感同身受。
@ Shadow旭旭
殺我別用小狗刀!哭成狗的一天,電影真是太好看了~沒有煽情也沒有強行催淚,想起了很久以前養過的雪納瑞,現在的它已經在汪星球很多年了,它肯定很幸福地在過每一天吧!我的狗子,你走的每一天,都很想你。
@ Eddie
對於一個養狗人來說,簡直就是重磅炸彈,八筒狠狠重擊在我的淚點上,是我今年第一部哭得酣暢淋漓的電影。不能劇透,是好電影,快去看,帶好紙巾!
魯豫對話主創
《忠犬八公》
導演徐昂:
在影帝名單中找到了小剛老師
魯豫:剛才在看電影時,我聽到後排的人不停在抽泣,特別好奇導演你在做後期的時候自己哭過嗎?
徐昂:我在做後期的時候沒哭過,但拍攝前期在看到文本的時候會哭,之後就開始陷入一個漫長的“痛苦”之中,因為你要不斷地去協調狗狗,包括要去挑選他們的表演,實在沒有時間完全把自己放鬆下來,陷入一種情緒裏。
魯豫:他們是什麽時候說服您拍這個電影的?
徐昂:實際上一開始跟我講要拍《忠犬八公》中國版的時候,我是很開心的,但是我看到第一稿劇本就有點猶豫了,直到第二稿劇本出現的時候,我覺得OK,我建立信心了,然後就開始了一個漫長的準備拍攝和拍攝的過程。
魯豫:什麽時候想到讓小剛老師來演這個角色的?
徐昂:我們先想找到一個演母親會讓我們覺得比較可信的角色,當時想到了陳衝老師,然後就把所有在中國能找到的年齡適配的男演員做了一個匹配,很快就在影帝名單當中找到了小剛老師(笑)。
魯豫:這部戲拍攝過程當中最難的部分可能是牽涉到狗的部分。
徐昂:當然,這一定是最艱難的,我相信每一個拍過動物電影的人可能都知道,當你很喜歡動物,然後當它們有非常出色的表現的那一刻,你心裏麵會非常滿足,但是那一刻在你漫長的拍攝過程當中可能是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所以你要為了那個“一”去不斷地等待,所以像小剛老師,像所有今天的演員,包括陳衝老師,其實都為了讓狗狗演得更出色而很大程度上“委屈”了自己,這是很不容易的。
監製葉如芬:好電影可以撫慰人心
魯豫:如芬老師,這部戲是怎麽跟您結緣的?
葉如芬:其實也很巧,因為那個時候我剛好在跟愛奇藝談另外一個案子,有一天亞總就跟我講,說我給你看一個劇本,你看要不要考慮一下。我就說好,我看一下。結果一看,是《忠犬八公》。因為過去我一直覺得自己製作那麽多電影,都是在講述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或是事件,或是感情,但人跟狗之間這樣一個情感我倒沒有嚐試過,所以就(答應了),因為它能打動人心。徐昂導演說他(拍)是因為看到劇本時很感動,我是因為拍狗對我來講是挑戰,想要試試看這樣一個題材。我一直覺得做好看的電影可以撫慰人心,尤其是我們從籌備到拍攝一直到後期,剛好又在疫情這三年,這漫漫時光,讓我覺得要做一個感動人心的電影真的很不容易,但我們今天可以上映了,能將這樣溫暖的電影故事傳遞給觀眾,大家都可以看到,我自己也很感動。
馮小剛:我是陳衝影迷
魯豫:小剛老師,他們是怎麽說服您來演陳敬修這個角色的?
馮小剛:一是說陳衝來演。因為我剛當兵的時候,那是1980年,我坐在軍隊操場上看露天電影,第一次看到陳衝,當時覺得這個演員太棒了,這麽多年都是她的粉絲,看過她演的所有這些片子。我知道她還是一個導演,也看她導的戲,所以這一次他們說女主是陳衝,我說哎呀,我是她的影迷,能有機會跟陳衝一塊來參加這個電影,特別好。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我很愛狗。我自己也收留了流浪狗,它陪伴了我十六年,叫丟丟,今年大年初三走的。當時我在海南島,說怎麽辦?後來人家說你不用著急,有寵物殯葬公司。他們把丟丟接走之後,算是做了一個丟丟的葬禮,整個過程都給你錄下來,剪接好,配上音樂,我把丟丟冬天最常穿的那件衣服給它穿上了,最後火化,變成一個小青瓷壇,拿回來,把它埋在我們家後院了。一直不知道這電影什麽時候能上映,結果丟丟去世沒多久,徐昂說咱們這片子拿著上映許可了,所以這也是一個緣分,很感動。
魯豫:您在看這部片的時候哭過嗎?
馮小剛:對,因為最後成片我還沒看,音樂是代替的階段我看過一次,其實我就是特別關注(鏡頭),因為我知道在拍的時候非常困難,你想讓這個狗去(配合劇情),又沒法和它交流,它也聽不懂怎麽能夠配合劇情,所以我在看的時候,所有注意力都是在想這些“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鏡頭最終是怎麽被徐昂給捏鼓到一起的,能夠讓我們感覺到這隻狗在等一個人,我在看的過程中都在想太難了這事兒,所以為徐昂感動。當然,狗的那些表現,尤其到最後“我”(陳敬修)去世以後,確實是讓人動容。
白舉綱:我和陳新橋的經曆特別像
魯豫:影片中八筒追車那段戲特別打動人心,你在火車上,想象當中家人應該會在,但是沒有看到,有點失望,結果八筒出現了。小白跟我們分享一下當時拍這場戲的感受。
白舉綱:對,從一定程度上,對陳新橋來講,其實八筒已經在感情方麵有了父親的影子,父親可能沒到,但我隻要一看到八筒,就能夠想象父親他到了。戲裏麵的陳新橋不知道父親的那份愛,但他知道八筒來了,這份愛就替父親傳達到了。對於我來說,我心裏麵感觸非常深的其實是一個開心的畫麵,就是我的父親和八筒一起埋骨頭。前麵的時候水位還不高,他們還能夠一起保留這個秘密,而且一定程度上我覺得父親把對兒子的愛也給予了八筒,他們兩個之間感知的連接也更加緊密,然後到後麵再看到那棵樹的時候,你就發現它(骨頭)在水的中間,我看的時候其實是從那個地方開始就有點不行了。
魯豫:每個人可能都有過離別的記憶,拍火車那段戲的時候,你有沒有調動過自己的哪一段記憶?
白舉綱:我和陳新橋的經曆特別像,我是18歲的時候第一次離開老家四川,到長沙去參加比賽,剛好陳新橋這麽多年也是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家鄉,背井離鄉,孤身一人,雖然他是帶著母親的鼓舞,帶著父親給他的鹵肉離開的,但可能那份孤單會永遠在他身上,他那一刻孤單的感受和我一個人坐上飛機去到外地的感受其實蠻像的。
黃楚桐:片場就是一家人的氛圍
魯豫:楚桐,我看你微博發過一個劇本的照片,封麵上有所有主創的簽名,我想那應該是殺青時簽的?
黃楚桐:是的。
魯豫:跟我們分享一下,殺青時你對主創們的內心感受和你第一天見到他們時的那種差別。
黃楚桐:一開始見到他們的時候我真的特別緊張,那種緊張的內心主要是因為我以前沒有圍讀過劇本,沒有演過大銀幕電影,所以我不知道怎麽去拿捏分寸,但因為我本身是攝影師,所以會習慣性地觀察他們,後來在觀察的過程中,大家的距離就拉近了。
魯豫:告訴我們你觀察到的一些特質,可能是我們沒有看到的。
黃楚桐:在片場,我們幾個(指白舉綱、陽博等)就很愛打打鬧鬧,有的沒的,但像小剛老師,他就很喜歡坐在門口外麵的一個長凳上,往那兒一坐,低著頭,聽我們在玩在鬧。陳衝老師開拍前是比較活躍的,會穿著她那雙紅色的鞋踩來踩去。我哥(白舉綱)他本身是四川人,可能我們做妝化的時候,他上來跟我說話時直接就是“妹兒”。我覺得大家都是在環境和人物裏麵,就是一家人的氛圍吧。
白舉綱:我第一次見到所有主創時都沒有尊稱,全部都是“老漢兒”“媽”“妹兒”,我想讓自己心裏麵(放輕鬆),因為我害怕萬一先叫了老師之後,再回到戲裏時自己心裏麵會緊張,演戲的時候怕有一些壓力。
馮小剛:白舉綱非常用心,而且對前輩特別的尊敬,每天你一去現場,他肯定馬上站起來,現在年輕人裏頭有他這種作風的人還不是特別多。楚桐也很有意思,她的專業是平麵攝影師,老給明星拍照片,按說她見的明星特別多,不該緊張。而且她是香港人,重慶話能學得這麽好真是不容易,這一點你還真有當演員的潛質。
黃楚桐:花了點功夫(笑)。
陽博:第一次跟小剛老師對戲很緊張
魯豫:陽博那場戲我覺得特別生動,就是女婿來見未來老丈人,那種緊張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你當時是怎麽調動自己的情緒,把緊張感表達得那麽淋漓盡致?
陽博:我現在也是那個情緒……其實在圍讀劇本、第一次跟小剛老師對戲的時候更緊張,現在跟那個時候狀態差不多。但是之前他們有問過那個汗是不是我自己流的,其實那個是有點噴的,我還沒有達到那個能力。
薛旭春:今天的感受很奇妙
魯豫:旭春,我看了一些你的介紹,你有一個工作特別有意思,叫“伴寵師”,這個工作是在你拍完這部戲之後找的?主要做什麽?
薛旭春:對,今年過年的時候,沒戲拍,我就去一個平台上應聘,他們會有考核,工作內容就是比如說有人出差了,可能家裏邊有貓咪,你可以上門去陪貓咪玩,照顧它們。也有遛狗狗的,但因為我之前沒有養過狗狗的經驗,隻有養貓咪,所以我主要是做照顧貓咪(的工作)。
魯豫:旭春之前做過很多工作,你以前是不是還做過很多觀影團的活動?
薛旭春:對,所以今天感受很奇妙,因為過去一直在做觀影團,從2016年到2019年底,主持過很多電影首映禮。我來北京做的第一場活動,小剛老師就在現場,那是葉京導演的片子,但當時我是在台下操持的,後來慢慢地走到台前去主持,所以今天這個感受很奇妙。
魯豫觀影團 · 推薦理由
作為一部翻拍作品,《忠犬八公》在本土化改編這一塊完成得不錯,並且看完這版《忠犬八公》,能夠感受到創作團隊對於狗的愛,確實是2023年重磅催淚彈,還有很多細節值得去影院好好體會。
《忠犬八公》正在熱映中
留言 · 抽獎
互動話題:
看過《忠犬八公》的朋友們來聊聊感受吧
留言區最走心的朋友送《忠犬八公》全國影院兌換券( 截止到 4 月 6日 18:00 )
在 這 裏 也 能 找 到 我 們
weibo:@魯豫觀影團 @陳魯豫的電影沙發
Bilibili :@陳魯豫的電影沙發
豆瓣:魯豫觀影團
抖音:@陳魯豫
小紅書:魯豫觀影團
3) https://mp.weixin.qq.com/s/YV2Vu0MwlN3LpbRHV6vx0A
本文作者:閑人電影丨
首發公號:閑人電影丨
感謝作者為豆瓣提供優質原創內容丨
最近,改編自《忠犬八公物語》的國產片《忠犬八公》定檔,引起了不少影迷的討論。
如果要評選世界上最出名的狗狗,八公肯定名列其中。
八公是一隻出生於1923年的秋田犬,它的主人是東京大學的教授上野英三郎,教授很愛八公,而它也成了教授的尾巴。
它每天都會接送教授上下班,小日子過的其樂融融。直到1925年,教授因腦溢血去世,八公依舊堅持每天到涉穀車站等已經回不來的教授。
這一等就是九年,不論嚴寒酷暑,它從未缺席,後來它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先是傳遍了全日本,後全世界的人民都被它的忠誠打動。
根據八公的故事改編的電影有很多,但口碑最好的當屬豆瓣9.4分的美版《忠犬八公的故事》。
這是一部被完全劇透,但看後還是會哭成狗的電影。
今天,我們就來重溫這部經典好片——
編劇:斯蒂芬·P·林賽 / 新藤兼人
八公和教授帕克的相遇是一場意外。
不知道來自哪裏,也不曉得被送往哪裏的八公,本來在狗籠裏關著,悠閑的看著籠外的風景。
可是隨著行李車的一陣顛簸,籠子掉在地上,八公也從中跑了出來,在火車站漫無目的的亂竄。
正巧走到教授的腳下,帕克將其抱起,以為是誰不小心把愛犬丟了。
他本想委托火車站的管理員看管一晚,然後次日等待它的主人來找,隻不過,管理員執意要把八公送到動物收容站,不忍心的教授決定把八公帶回家。
到了帕克家中,麻煩才剛剛開始。
久別重逢的夫妻倆,在臥室裏享受著老夫老妻該有的甜蜜。
可不懂浪漫的八公卻從一樓的房間跑到二樓,用舌頭舔教授妻子的腳,嚇了一跳的她,驚恐的要求帕克必須將其送走。
帕克深知妻子不喜歡養狗,再次把八公安頓好後,答應妻子天亮後就把它還回去,一大早,帕克帶著八公在小鎮到處走,試圖找到它的主人。
為此,他想了很多辦法,如貼尋狗啟事,如大海撈針一般,根本不管用。
為了讓它有個安穩的居所,帕克到收容站,可工作人員告訴他,站裏已經滿員,若要留下,兩周後就會人道處理。
到朋友的書店,但店內的貓不歡迎它;找賣熱狗的朋友幫忙,但他更愛錢,嫌養狗費時費力。
忙活了一圈都沒有任何收獲,教授隻好將八公帶到了自己工作的地方,然而他的學生也沒人願意收養。
一天下來,八公又隨著帕克回了家,禍也隨之而來。
稍不留神,八公便溜達到其他房間,咬碎了教授妻子花了幾個月心血設計而成的作品。
情緒大爆發的她,再也無法忍受八公的破壞力,強烈要求帕克立馬把八公趕出去。
可是一天未過,教授妻子終究還是接納了八公。
因為她看到八公給帕克帶來了許多歡樂,也讓他的生活不再枯燥。
白天,帕克在院子裏教八公玩扔球、接球的遊戲,玩的不亦樂乎;晚上,一人一狗,在沙發上一同看棒球比賽,吃同一碗爆米花。
長大後的八公幾乎和教授形影不離,每時每刻都要在一起。
但教授需要去上班,而火車不允許狗上車,所以八公隻能待在家裏等教授下班。
然而,八公可不是一隻安於現狀的狗,它先是挖洞從院牆出去,後借助牆角的木板跳出院子,就是為了接送教授上下班。
後來,八公養成了一個習慣。
早上送教授到車站,下午臥在車站的花壇上,接教授下班,然後一起回家。
中間的時間,它會在小鎮溜達,一會去麵包店討點麵包吃,一會到書店逗逗貓。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八公從來沒有遲到過,總是準時接送教授上下班,小鎮上的居民幾乎都認識了它。
同時,也羨慕教授有這麽一隻通人性的狗,八公成了帕克家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就連女兒結婚照全家福時,教授都會帶上八公。
一天,教授和八公迎來了生活中的小插曲。
八公沒有如約到車站等教授下班,這讓教授心急如焚,找遍了八公可能去的每一個地方,都不見它的蹤影。
最後在家裏的雜物間發現了它,原來它被臭鼬擋住,不敢前行,教授拿箱子逮臭鼬,反而被臭鼬的臭汁噴了一臉,他和八公滿身臭氣的在浴缸裏清洗身上的味兒。
不過,幸福美好的生活總是會被一些突如其來的意外打破。
某年冬天,八公怎麽也不肯陪教授上班,而且還在一旁不停地叫。
除了這個異常舉動,八公還叼著球,一直追到車站,跟教授玩球,此前它從不會玩這種遊戲,即使教授多次演練,這令教授特別高興,
直至教授在工作的舞台下暈倒去世,才反應過來八公也許已經預知了不好的事情將要發生,所以才會做出那些行為。
教授去了天堂後,八公依舊每天都會到車站的花壇上,等教授下班,望著人來人往,守著一個再也不可能兌現的諾言。
可八公沒有想過放棄,就算大雪紛飛,就算別人告訴它,教授不可能再回來,它仍然癡癡地等著。
哪怕教授的女兒把它接到另一個城市生活,八公還是會順著鐵路回到小鎮。
去曾經和教授走過的每一個地方,尋找教授的蹤跡,無果後,繼續坐在車站花壇等教授下班。
日複一日,八公白天在車站等,晚上在鐵軌的雜草叢休息,餓了到教授朋友的麵包店吃點東西,渴了到教授經常買咖啡的熱狗攤老板那裏喝點水。
沒了教授,八公悶悶不樂,眼神沒了從前的光亮,被失落和迷茫填滿,但它一到車站就會打起精神,因為它知道自己不是去玩。
一年年過去,也許連八公自己都忘記了它等了教授多少個日夜。
直到教授的妻子重回故地祭奠丈夫,才意識到八公已經等了教授九年,此時八公早已是步履蹣跚的老狗,可它依舊沒有忘記去車站等教授回來。
最終,八公沒有等到教授,帶著遺憾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但它肯定是快樂的,因為它終於能在天堂和教授相聚。
電影是用來造夢的,它為八公造了一個夢,一個能夠讓它等到教授的夢,在這個夢中,八公再也不用害怕離別。
現實中,八公不像電影中被所有人善待。
在涉穀車站等待教授時,它被候車室的工作人員撞到,被附近的小孩欺負,被店鋪的老板驅趕,被流浪狗咬傷了左耳。
可是,八公卻沒有一次傷人事件,它是隻溫順的大型犬,所做的就是在候車站用一生等主人歸來。
其實,關於八公的故事還有一個細節,很少被人知道。
看過影片的觀眾都以為,八公每天和教授在車站分別,所以它才會在那裏等候主人。
實際上,上野教授的家離他工作的地方並不遠,隻有出差或出遠門的時候,才會去涉穀車站。
從地圖上知,大學和車站是兩個相反的方向,而八公每天陪教授去的地方是大學。
那麽,八公為什麽不在大學門口等教授,反而去車站等呢?
那是因為八公在大學和家中都找不到教授,就覺得他肯定是出了遠門,所以一直守候在涉穀車站,生怕錯過教授回來的那一刻。
它始終相信,主人沒有離世,隻是去了很遠的地方,隻要自己堅持不懈的等待,終會等來好消息。
這就是八公的故事,一個無論看過多少遍都會被感動到痛哭流涕的故事。
因為我們窮極一生都在尋找一個把自己視為唯一的人,等他來臨的時候,希望我們做好了負責一生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