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微信:中國工會為何不得人心?

(2025-05-02 16:14:31)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EpPcq_301BfV9OGLEMgUEg

人民銳評:中國工會為何不得人心?

 八零姑娘 八零姑娘
 
 2025年01月09日 22:56
Image

 

Image

作者丨 八零姑娘 燕長青

 

早上刷手機,刷到一篇挺有意思的話題。

 

他說:全世界所有的工會,大都替勞苦大眾出頭,而我們的工會另辟蹊徑,看似貼進大眾實則高高在上,真正需要時毫無作用。

 

用讀者話評就是:

 

“工會,平日看不著,摸不到,一個奇奇怪怪的祥關部門,和七八十年代工會不可同日而語....”

 

這話聽著刺耳,也很打某些人的臉。

 

Image

 

時至今日,仍有相當一部分人不知道它到底是個啥?《工會》這兩個字對普通人太久遠,久遠到很多人壓根沒聽過,工會是什麽有什麽用?說實話我也不知道隻知它的確存在。

 

不偏不倚,中國的工會存在感確實比較低。

 

除體製單位在職人員可以明顯體會到工會的一些福利,比如逢年過節慰問、發放勞保福利、開展工會文體活動等,其他單位特別是私企幾乎感受不到工會的存在。

 

因此有人形容“半罐子水左右晃悠。”

 

工會作為官方組織,擔任要旨的人員一般都是由公職人員擔任或兼任工會行政職務,大眾代表倒是少有,或者擔任職務幾乎不起眼,很難有話語權。

 

而日常中工會的作用更多主要表現在,會費,保管和行政管理幾個方麵。

 

在真正維護工人權益方麵的作用倒不是特別顯現,這就直接拉低了工會的存在感。工會到底是什麽樣一個機構,有什麽樣的作用,能夠帶來什麽好處普通人根本感受不到。

 

所以今天工會有種,棄之可惜用之無力感覺。相比工會勞動法作用反而更大些。

 

即便有人想到用工會解決問題,客觀來說解決的渠道也不是很通暢,那麽他從側麵也反應了一個事實:工會基層組織不夠實、外延不夠寬、作用不夠廣等等方麵的問題。

 

博主也談了工會,算是她的親身經曆代入感更強。

 

她和同事上星期參加了公司工會大會,主題是,討論加薪和福利,會議進行到一小半她就感覺不對了:“這壓根和加薪討論不沾邊。”

 

Image

 

工會主席一上來,長篇大論誇獎公司如何英明神武,帶領有方,大談“企業精神”、“公司使命”用她話講就是,讓人有種置身某個宣傳大會的錯覺,完全沒提到大家關心的工資問題。

 

台上口號震山響,台下工人們一個個無精打采。

 

她吐槽:工會到是為誰服務?工人才是代表,怎麽感覺像是給公司領導擦鞋一樣?本以為是維護工人利益的機構,卻發現工會似乎已經站在了資方那邊,和工人漸行漸遠。

 

她把這事也放到了網上,引發軒大波。

 

同命相連者紛紛留言,大概是,差不多類似情況雲雲,本該是工人們的“娘家”,結果成了老板的“傳聲筒”。這些現象用她話來說就是:表麵上工會代表員工利益,實際上工會幹部和老板們站在一起享受著公司帶來的好處,根本不在乎工人們的權益。

 

說到底,工會拿著公司發的工資,又怎麽可能真心為工人著想?

 

話糙理不糙,說到多少人心裏。

 

2023年6月5日,《勞動報》發表了一篇題文章——《外籍員工因欠薪與公司解除勞動關係,工會調解助其拿回全額欠薪及年終獎》。

 

工會一戰成名,外界也知道還有工會這麽一說。

 

Image

 

工會大概是為彰顯自己維護外國勞動者權益,在網上做了宣傳,結果引來了一邊倒形勢的全體網友的怒罵(當然,現在文章早已刪得幹幹淨淨)

為什麽刪?他們心裏清楚我們也清楚。

 

國內欠薪現象很普遍,掙錢難討薪更難!已然成了社會問題,這時候工會神隱得像是雲霧中的唬人巨龍,連根毛都見不到!就算見到,其能量也像山中的紙老虎一樣,毫無作用。

 

但外籍員工被欠薪和討薪時,工會卻像出水蛟龍強勁無比!

 

讀者評:你找他,茫茫人海無蹤影;外國人找他,隨叫隨到。在看看各國工會,這些年給人類社會帶來了那些變化:

 

1:設立國家最低工資;

 

2. 廢除童工;

 

3. 改善工人安全;

 

4. 通過減少每周工作時間和鼓勵健康的工作/生活平衡來提高生活水平;

 

5. 改善育兒假期;

 

6. 促進(資本家與工人間的)平等立法;

 

7. 更好地保護移民工人並減少剝削;

 

8. 最低假期和疾病津貼。

 

總體看工會在國外主動執行力,在維護工人權益方麵更有力量,存在感也更高。反觀我們工會存在感確實不怎麽高,除現在勞動糾紛,要麽依仗勞動法要麽找法院,工會存在感自然也就低了。

但更重要是,我國工會在這方麵確實做的不怎麽好。

 

人人指點江山,不無道理。

 

工會要明白自己使命到底為何?

 

屁股該坐在那一邊?工會應當是每一位工人的“靠山”,當工人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是挺身而出而不是默不作聲。

 

回歸最初的使命:維護勞動者的尊嚴與權益。

 

才是我國工會唯一出路。

 

 

Image

 

對此,你這麽看?歡迎大家給我留言討論,如果認同,請轉發點讚點個在看支持,謝謝

 

Image

 

插圖 / 網絡

 

文 / 八 零 姑 娘

 

一介布衣,位卑不敢忘憂國

 

END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