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4ajkxmU7oVzj_RDbbKrQ7Q
《建黨偉業》是一部向北洋政府致敬的電影
2014-08-31點擊文章上麵的藍字,一葉知秋,關注。 每天都有新的資訊,新的驚喜
掃描二維碼,關注
《建黨偉業》是一部向北洋政府致敬的電影,該片用生動的鏡頭,精彩的案例,溫馨的細節,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個時代:報紙可以私人控股,新聞可以批評政府,大學可以學術獨立,學生可以上街示丵威,群眾可以秘密結社,警丵察不能隨便抓人。權力有邊界,法律有作用,人權有保障,窮人有活路,青年有理想……
——陳丹青
在北京大學演講時,台灣著名學者李敖曾說:“你們不要再罵北洋軍閥了,為什麽呢?你們想,他們讓你們這個追求進步、反對獨裁的北大出現在他們的心髒地區,這是需要度量的。”其實何止是北大,近代曆史上那些著名的學者大師,多數都是在這個時期崛起的,北洋時期也成為繼先秦之後,中國再一次出現百家爭鳴式的思想文化大發展的黃金時期。
我們以前讀過的曆史教科書上,總是把北洋時期形容為軍閥混戰,民不聊生,黑暗無比。這樣的描述,實在是過於表麵化,臉譜化。事實上,當我們百年後重新回看北洋時代時,我們發現,這是一個中國王朝政治解體走向憲政民主國家的過渡時代,除了軍閥混戰政治動蕩外,那時也留下了很多正麵的東西,比如,那時的中國開始嚐試民主,黨禁開放,言論自由,政治理性,經濟飛速發展,民主和科學理念開始深入人心。
籠統地概括北洋時期,是指從1895年袁世凱小站練兵,中經武昌起義,清帝遜位、民國創立、軍閥混戰,直至1928年奉係易幟,民國在形式上實現一統,這樣一個前後共計33年的時段。如果算上晚清洋務運動中北洋係官員的作用,那麽整個北洋集團影響中國長達半個多世紀。
北洋政權是清滅亡後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其存在相比於晚清統治還是有其進步意義的。雖然北洋政府內部矛盾重重,但它的存在至少使得清滅亡後中國保持了名義上的統一。
北洋時期的許多政治人物,既承接了中國傳統儒家思想治國安天下的理想,還受到西方民主與科學的影響,他們一方麵希望能憑一己之力改變中國分裂落後的現狀,另一方麵無論是對於國家法製,還是輿論清議,他們從心底裏還是有所畏憚。北洋內部派係林立,輪流執政,北洋軍閥們幾乎都具有一定的傳統道德操守和民主政治理想,這些官員多數不貪財,為政廉潔,對民主的奉行和實踐令人驚歎,更可貴的是有一種愛國情懷。徐世昌、段祺瑞、曹錕等人,晚年都受到過日本人千方百計的拉攏,但都斷然拒絕了充當傀儡政權的首腦。
曆史不應該被隨意塗抹,何況隻過了不到一百年,那段曆史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應該更客觀地去了解那個時代。
袁世凱自小站練兵到接掌北洋,大力興辦各級新式學堂教育,引進了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創立了中國近代的軍事、司法和教育製度。他在晚清時期高舉“立憲”的大旗,幾乎是孤軍奮戰請求立憲,對清末憲政的形成至關重要。可以說,袁世凱對推動中國近代化乃至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國,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另外,他對革命黨以及最後“叛亂”的國民黨人一直比較寬容。
段祺瑞一生甘於清貧,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譽。在其任北洋政府總理時,他“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人稱“六不總理”。在他晚年時,日本侵略者希望段祺瑞能出任傀儡政權首服,用盡辦法促他出山,均遭到力辭。這此無不體現了段祺瑞作為中國軍人的錚錚鐵骨。
吳佩孚一生飽讀聖賢之書,人稱儒帥。他為人的信條是:“不貪財,不好色,不納妾,不嫖娼。”在他下台後,生活清苦,張學良經常接濟他,但張學良丟失東三省後,他依然毫不留情地大罵張學良,害得張學良從此不敢見他。日本在侵華後,不斷試圖拉攏他,都被他斷然拒絕,他積極為抗戰出謀劃策,雖然身陷日占區,但絕不跟日偽同流合汙,並因拒絕做漢奸,在就醫的時候被日本人謀害。
過去評價張作霖總說是“日本帝國主義的走狗”,但實際上,張作霖最後因為拒絕了日本人的無理要求而被日本人炸死。當時的一位西方記者評價張作霖對中國的貢獻時說,盡管東北長期處在日本軍閥的鐵蹄下,張作霖跟俄國人和日本人玩弄國際政治這副牌時卻是一個精明的牌手,應付裕如,得心應手,始終保持了東北領土的完整。
說到北洋政府出賣國家主權,最有力的回擊是北洋政府一度收複了對滿蒙的實際控製權。還有東北,雖然俄國和日本對東北覬覦已久,但奉係軍閥還是為中國保住了這塊土地,直到國民黨統治時期才被日本人完全占領。
北洋政府曆屆執政者都堅決地主張外蒙古與中東鐵路的權利堅持不賣國的立場。即便袁世凱當初在日本炮口威脅下被迫簽訂了“二十一條”(塵封注:“項城袁氏家族聯誼會”的曾發表公開信,信中說袁世凱從未簽署所謂的“二十一條”,而隻是簽署了《中日關於山東問題條約》和《中日關於南滿即東蒙古問題條約》,這兩個條約加起來也隻有11條,而且沒有出賣主權的條款。近年學者對此亦有新研究發現),終究還是北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在華盛頓和會上把它廢除了,成功維護了國家權益。北洋政府廢清代不平等條約的努力與成就,更令人刮目,北洋時期1921年5月簽訂的《中德協約》是近代以來中國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
另外,北洋政府時期,中國的國際地位相比於晚清時期的任人宰割,也有了很大提高,在巴黎和會上麵對來自美、日兩大強國的壓力,仍然拒絕在對德合約上簽字。同時作為戰勝國,北洋政府簽署了對奧合約、對匈牙利合約、對保加利亞和約,第一次以戰勝國姿態出現於國際社會。其間還簽署了國際航空專約,使中國與其他國家具有同樣的領空權。而入選國聯行政院標誌著中國具有了處理世界問題的資格,成為中國加入形成中的國際社會的開端。
哈佛大學教授柯偉林認為,民國時期的中國外交相當不簡單,在內亂不斷的情況下,居然將清朝遺留下來的版圖大致維持完整,是不可忽視的成就。
北洋,是一個被醜化的時代。那時雖然軍閥混戰,但彼此之間還有道義上的約束,倡導和平解決,不會趕盡殺絕;北洋政府近20年的統治,先後組成五屆國會,基本上沒有間斷過一院製或兩院製國會。
即使在孫中山貿然發動“二次革命”被鎮壓下去以後,北洋政府完全可以乘機以顛覆政府罪取締國民黨的合法地位,但是袁世凱並沒有取締當時對自己威脅最大的第一大黨,還是按照之前製定的《大總統選舉法》規定競選總統。
那時袁世凱聲望如日中天,卻依然要按照選舉法規定,必須獲3/4多數才能當選。然而首輪選舉老袁得票未及3/4;黎元洪排第二;接著依法進行第二輪投票,依舊無人過3/4;微信:曆史塵封檔案,第三輪就是第二輪得票最多的袁、黎兩人對決,票多者贏。目擊者稱,微信:曆史塵封檔案,袁世凱當時非常緊張,繞室彷徨,搓手頓足,六神無主,生怕票數少於黎元洪,大總統被黎元洪奪去。
北洋政府1914年12月29日頒布了《地方自治試行條例》,次年又頒布了它的《施行規則》,還將京兆設為自治模範,公布了《京兆地方自治章程》。到徐世昌時期,1919年9月7日頒布《縣自治法》後,政府又頒布《縣自治法施行細則》、《縣議會議員選舉規則》、《市自治製》、《鄉自治製》等法律法規。北洋以後,中國再無這等“小政府、大社會”的民主自治模式。
北洋時代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社會氛圍自由寬鬆,沒有官方的意識形態,觀念上百花齊放,那時的大學正如李敖教授所說的“政府錢來了留下,公文拿走”。知識分子享有充分的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掀起了一場又一場文化啟蒙運動,締造了中國文化和教育的黃金時代。
對於北洋時代極少有人知道:這一時期,誕生了第一架中國製造的飛機;生產出了中國第一艘萬噸級的輪船;這一時期,頒布實施第一部民主憲法;第一次在亞洲實現真正的民主選舉;這一時期即使混戰不斷,仍然成為當時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被經濟學家稱為:“中國民族資本發展的黃金時期。”
徹底終結幾千年帝製、探索追求近半世紀共和的北洋大時代,是一個真正多元的、自由的時代,是一個崇尚新文化和新文明的時代,是一個思想解放、百家爭鳴的時代,是一個中華即將獲得振興的時代。
麵對中華民族即將實現第三次複興的關鍵時期,我們需要還原那段被扭曲的曆史,反思中華民族近代深重災難之緣起,挖掘弘揚那一時期的思想自由的人文精神,讓北洋大時代這段曆史重新照亮民族未來之路。
來源:本文節選自《北洋大時代》 作者: 陳欽
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卻在微信中每天學習,自我成長。今天給大家推薦優質的微信公眾號,每天成長一點點。
請添加:微信公眾號“yiyezhiqiu-2014”
我們每天都將與你分享成功短文……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歡迎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 ! ! !
免責聲明本刊所有內容均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並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
如果覺得內容精彩,請分享到朋友圈!
小編在此跟你說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