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樵大夫

醫學,詩詞,書法,徒步旅行
正文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2023-02-10 15:23:33) 下一個

杜甫 宋玉故居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欣賞

乍讀這首詩的第一句時,讓人不由得心頭一緊,看架勢以為老杜這是要放開了的傾倒一肚子的苦水。句子以悲字結尾,除了悲的字意,音韻上也帶出來了壓抑的氣氛。老杜訴苦的技巧非同一般,他的詩讀著讀著會不知不覺讓讀者的心中比作者自己還要苦。所幸還好,老杜這次整首詩,尤其這一句,確實隻是意在懷古,而且氣氛意境充足,並沒有轉而變成為對自己身世的悲歎。

“搖落深知宋玉悲”,其實隻是在套用宋玉最著名的詩賦,《九辨》,的開篇句:“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借著作者的原文興起對作者的懷念,對作者事跡的感懷,屬於文學手法,沒有借機感慨不平自己。

“風流儒雅亦吾師”,這句當然是表示對宋玉的敬仰。可為什麽要用個“亦”呢?有甲已經是我師,才會說乙“也”是我師,這裏的甲在哪兒?這後邊確實有故事。李商隱也有首七律“宋玉”,其中結尾是“可憐庾信尋荒徑,猶得三朝托後車”。李商隱明白的講述了庾信訪問宋玉故宅的故事,說是從宋玉故宅裏順便撿到些文采就足夠支持庾信三朝為官。“風流儒雅”的典故也是來自庾信。所以,杜甫是因為推崇庾信才隨之敬仰宋玉,這裏的“亦”說的是庾信宋玉,兩位都是我師。宋玉故居是子美這一係列五首詠懷古跡的第二篇,第一篇是庾信。

宋玉也是春秋楚國的大詩人。雖然被後人安在屈原之後。但他確實有與屈原不一樣的悲,而且他的《九辯》被奉為後世所有悲秋題材作品的開山祖師爺。其中的名句是“坎廩兮貧士失職而誌不平”。所以,宋玉悲秋,實際慨歎的是人生。

老杜訪問宋玉故居也是在深秋季節,而且,他自己名副其實的也是位“誌不平”的“貧士”。詠懷宋玉,老杜感觸自然非常之深,因此很自然的有接下來兩句,“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遠隔千秋的同道,生於異代的相知。

這首詩真正懷古的具體內容是接下來的第三聯。什麽叫“江山故國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

宋玉達到家喻戶曉的文學典故有兩個。一個是陽春白雪下裏巴人,另一個是巫山雲雨。陽春白雪,和者蓋寡;宋玉是著名的美男子加才子,無論氣質相貌,人品文采都是光彩照人,同時也因此招人嫉妒非議,才引出來陽春白雪的自辨。宋玉甚至不得不向楚王進一步解釋,長得帥是父母所生,不是我的錯兒,(俺沒有去過韓國整容啊)。

另一個就更不用說了。“巫山雲雨”,盡管後來有偉大領袖曾經試圖賦之以新式含義,可領袖自己也不免立刻聯想到的就是“神女應無恙”。總之,“雲雨”對於中國男人乃是無人不知盡人皆愛。但是,宋玉的高唐神女賦的原意說的卻是夢境,說的是楚王與神女雲雨是做夢娶媳婦。

這也是杜甫的詩意。當年楚王紀念雲雨之處如今隻剩下荒台,但是,宋玉做賦雲雨本來的含義是想警醒楚王於夢中。沿著此意,李商隱後來進一步道明:“非關宋玉有微詞,卻是襄王夢覺遲。一自高唐賦成後,楚天雲雨盡堪疑”。

這也是巫山雲雨的故事後麵,乃至於中國古代文學普遍形成的,差不多可以稱為共性的一個深層內容:表麵上說個故事,深處卻總是試圖蘊藏著某種寓意,一定要引申製造出某種疑端。

話不直說乃是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必須修煉的功夫,卻也是古今所有文字獄之所以可以成氣候的基本原理。自己不直說,自然就給別人解釋留下了餘地。所以,文字獄可以在中國繁榮,在外國市場就比較小。

當然,子美並非意在文字獄,他在詩裏要說的是,宋玉故事告訴後世,人生好比是在做夢,追溯曆史好比是在尋夢,正所謂: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意境力道雙貫古今,所以,杜甫這首宋玉詠懷名副其實乃是懷古的上乘佳作。


可是,楚國已經在疑與夢中滅亡了,如今還要人作夢的呢?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