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記錄發祥始祖鄭遇春(1333-1390),至今快700年了。明初被朱元璋封為滎陽侯。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常遇春?再次申明始祖是鄭遇春。兩位遇春,同名不同姓,都為朱元璋創立大明立下汗馬功勞。而先祖鄭遇春更是最早跟隨朱元璋的淮西二十四騎之一,那時候常遇春還沒有加入革命隊伍。
小時候隱約聽家人說,咱家先祖被封滎陽王,流落到湖北荊州市江陵,公安一帶,在離公安老家幾十裏地的地方還有一個很大的墓地雲雲。但是究竟是怎麽回事,家族的人也說不太清楚。家譜記錄關於先祖的記錄如下,同時記錄了遇春公的哥哥遇霖。家譜其它地方也有些描述,隻是寥寥幾句而已。也寫到家族落難流落至湖北荊州,但是具體事情語焉不詳,隻是留下了個“鍋片鄭”的傳說,就是為了逃難,幾兄弟把家裏的鍋砸成幾片,大家各奔東西,日後相見,鍋片作為相認信記。
查詢曆史資料,發現遇春公在明朝官方曆史上多有描述。主要資料來源出自清朝張廷玉主修的《明史》列傳第十九篇,明朝記錄皇帝言行的《明太祖實錄》,明朝的《皇明開國功臣錄》卷八(其長子鄭祥錄在卷三十)。其餘資料來自於我們家的繡林鄭氏家譜,鬆滋鄭氏家譜,四川名山鄭氏家譜,湖北公安黃山鄭氏家譜,江陵草市鄭氏家譜,江陵白馬寺鄭氏家譜等等。
明史列傳第十九篇介紹如下:
鄭遇春,濠人。與兄遇霖俱以勇力聞。遇霖與裏人有郤,欲殺之,遇春力護,得解取。眾皆畏遇霖,而以遇春為賢。太祖下滁州,遇霖為先鋒。取鐵佛岡、三郤河、大柳等寨,遇春亦累功至總管。攻蕪湖,遇霖戰死,遇春領其眾。時諸將所部不過千人,遇春兼兩隊,而所部尤驍果。累戰功多,授左翼元帥。從平陳友諒,身先士卒,未嚐自言功,太祖異之。取六安,為六安衛指揮僉事。從大將軍定山東、河南北,克朔州,改朔州衛指揮副使。
洪武三年,進同知大都督府事,封滎陽侯,歲祿九百石,予世券。明年命駐臨濠,開行大都督府。坐累奪爵。尋複之,複守朔州。從傅友德平雲南,帥楊文等經略城池屯堡。還京,督金吾諸衛,造海船百八十艘,運餉遼東,籍陜西岷州諸衛官馬。二十三年坐胡惟庸黨死。爵除。
家譜世係圖
家譜記載始祖鄭遇春, 和正史不同的是,還記錄了家族成員,安葬地點。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3%91%E9%81%87%E6%98%A5/3578257)關於鄭遇春介紹,來源不是出自我家家譜,不過基本和我們的記錄吻合。其中關於遇春公兒子們,和墓地的介紹疑問甚多,說是來源出自《貴州鄭氏族譜》,來自所謂正安鄭氏。我在網上查了一下,正安鄭氏稱遇春公乃宋朝抗蒙名將鄭昌孫後裔,(https://mp.weixin.qq.com/s/EdveY1SREU2VD7ssea7xvQ ),(https://www.meipian6.cn/1y0awvfv?ul=meipian%3A%2F%2Farticle%2Fdetail%3Fmask_id%3D1y0awvfv ),本人認為牽強附會居多,首先貴州和濠州相距甚遠,其次官職和封號根本不對,然後子孫名字對不上;鄭瑚乃明初征服時期當地著名土司,更不可能是遇春公後人,可能歸順朝廷後,附支的吧。
遇春公生於元朝末期(公元1333年)。元末加入義軍,在朱元璋被排擠最低潮離開濠州時追隨,是明初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可以說是嫡係中的嫡係。其兄遇霖1353年在蕪湖戰死,家譜上記錄和其夫人一起葬於湖北當陽,應該是家族50年後落難遷來的時候立的吧。
在洪武三年,遇春公被封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武誠大都督,同時發給世襲免死鐵劵。在明朝第一次分封的六公二十八侯中,第十七位受封為滎陽侯(在侯中排名第十一位)。第十六位六安侯王誌,嫁女給遇春公長子鄭祥;第十八,十九位受封的江陰侯吳良,靖海侯吳禎是兄弟倆,吳禎嫁女給遇春公次子鄭誕。
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是專門給開國打江山的那批人的稱號;榮祿大夫是一個散官;柱國是一個勳號;武誠大都督是朱元璋創建五軍都督府管理天下軍事,屬於其中都督之一。洪武三年被封後,被派到安徽鳳陽老家(臨濠)去建造大都督府,同時那些封官進祿的功臣們都在鳳陽修建府第。當時朱元璋也想把國都搬回老家,後來不了了之。
遇春公長期鎮守北方,後調去沿海修建海防防止倭寇入侵,上海寶山一代滎陽壘就是遇春公所建。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爆發,朱元璋大殺當年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們,一直延續到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在胡惟庸死後十年,朱元璋還是要繼續給子孫江山掃清障礙,清理功臣。遇春公也屬於早期淮西勳貴集團一員而伏誅,終年57歲。世襲侯爵也被革除。所謂免死鐵劵在皇權前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大殺功臣的後果就是自己的兒子朱棣造孫子建文帝的反,居然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將領去。
萬幸的是,除了李善長和藍玉外,朱元璋並沒有對下一代下手,所以遇春公長子鄭祥還繼續在雲南擔任大理衛指揮使,我們這一族也得以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