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月馬

在國內外報刊發表過小說。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正文

破解美國龍眼之謎

(2025-07-05 20:27:19) 下一個

網圖,侵刪。

  我和妻逛某西人超市,進冷庫選購蔬菜和水果。突然,妻驚喜地叫:“老公,這裏居然有龍眼,太好了!華人店都暫時沒得賣。”

  我驚訝地湊過去,拿起一盒龍眼仔細看。“咦?原來是越南龍眼。”

  “什麽?越南產的?在哪兒看到。”

  “下麵,Product of Vietnam(越南產品)。”

  “第一次見越南龍眼,反而不見中國龍眼。”

  “不奇怪,亞熱帶嘛,廣東、廣西、越南、泰國等地都產龍眼,越南關稅低,就進口越南貨。咦?不對呀!怎麽還印著Dragon’s Eye?這是龍的眼。旁邊還印有Longan,這才是龍眼的標準英文,來自粵語,龍眼是早期從廣東傳到西方的,西方人問這水果叫啥?廣東人講粵語Longan,西方人就用Longan來命名龍眼。荔枝也一樣,英文叫Litchi,也來自粵語。而如果這龍眼真是越南產的,出口海外,固然要用標準英文Longan,但為什麽畫蛇添足,又印上Dragon’s Eye 呢?這分明是龍眼的直譯啊。”

  “老公你瞧!封麵還有一條龍,眼睛特精神,這分明是深諳中國文化,吸引華人顧客嘛。”

  “對呀!中國話叫龍眼,可哪有這麽巧,越南話也照搬中文的意思,叫龍的眼睛?”

  我和妻狐疑對視後,幹脆買一盒。回家一吃,和廣東龍眼的口味一樣。

  “老公,我有點懷疑,這是廣東的散裝龍眼運到越南,包裝後,印上Product of Vietnam,然後賣到美國,包裝上的文字和圖案均有疑點,真不怕被人舉報產地造假。”

  “不一定,這些疑點都是猜測,根本沒有證據。越南也盛產龍眼,物價比中國低,何必進口中國龍眼再出口美國?我相信這龍眼就是越南產的,而且美國的經銷商可能是華人,封麵設計有中國元素,能吸引廣大華人消費者,畢竟,華人比越南人多。”

  妻一邊吃著龍眼一邊悠悠地說:“嗯——有道理,水果還可以找東南亞、中南美洲國家代替,但有些中國特產沒法代替,又不能冒充外國貨,它們要麽漲價,要麽臨時缺貨。”

  “對!對!海外華人的思鄉、解鄉愁,說白了,主要就是品嚐中國特產。”

  妻微微一笑,笑中帶著一絲苦澀。這種苦澀,隻有華人明白,要吃越南的水果,才能解中國人的鄉愁。

 

笛俠

  明愛吹銅笛,上班也帶,說銅值錢,怕偷。工友笑,咋不換竹笛?明笑而不語。

  明加班夜歸,遇二賊持刀劫女工,明揮銅笛擊落雙刀,打跑二賊。明學過拳擊、格鬥和鞭術。南下聞廣東治安差,帶伸縮鋼鞭護身,被高鐵安檢沒收。抵東莞買鋼鞭被警察沒收。明買銅笛自學譜,陶情操消戾氣,不露武功。

銅笛。網圖,侵刪。

電影《殺破狼》劇照,甄子丹持伸縮棍(鋼鞭)對陣吳京持短刀。

鏈接:

雞血洗腦會(幽默)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