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叫的苗

基督徒中的寫作者,愛神愛道愛文章
正文

我們為什麽感恩?

(2022-11-22 07:26:46) 下一個

      傑克,一個調皮搗蛋的男孩,終於引起了孤兒院所有人的公憤。從老師到工人,一致要求把傑克趕出去。走向孤兒院院長辦公室的路上,傑克心裏怪不是滋味。外麵的日子不好過,這個他很清楚。那些冷到骨頭裏的寒夜,那些搞不到食物的日子,那些生病發燒難受的時刻,他都還記得。可是怎麽辦呢?傑克就是無法不欺負那些他看不順眼的孩子,無法不頂撞某些他討厭的老師,無法不回敬一下對他一臉嫌棄的工人。傑克安慰自己,走就走吧,比起進孤兒院的時候,他長大了一歲,個子高了,力氣也大了,應該比以前更好混了。也許他現在夠格進入那些幫派了?當然,進了幫派也未必好,他親眼見過死在街頭的幫派小弟,那可怖的血泊。可是怎麽辦呢?進了幫派至少有口飯吃,也未必就會死。真會死的話,那就死吧,死了也就再不用擔憂了。

      傑克就這麽吊兒郎當地出現在院長麵前。院長認真和藹地說道:“傑克,你知道大家都不希望你留在這裏,你必須離開孤兒院啦。別急著走,傑克。”院長停頓了片刻,盯著傑克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說道:“傑克,我決定收養你,今天晚上你跟我回家。你會有衣有食,繼續讀書學本事。我希望你成為一個正直獨立、受人尊敬的人。但是如果你做不到,我來承擔責任。你得罪了人,我去道歉;你破壞了什麽,我去賠償。從今天開始,你叫傑克-格雷斯。我的姓就是你的姓,我的家就是你的家,你的一切行為都將和格雷斯家族聯係在一起。”

      如果說從那一刻起,傑克就洗心革麵、重新做人,可能有點兒言過其實;但如果說從那一刻起,傑克決心做個不一樣的人,不辜負院長的愛心和善意,這絕對沒有半點誇張。

      這是英國著名神學家大衛鮑森講的一個故事,折射的當然是人和神之間的關係。感恩在西方文明、基督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神的創造之恩、救贖之恩,數不勝數。和基督徒相處,常常會聽到“感謝主”這三個字。甚至有個笑話,有人問一個剛被搶劫的基督徒,這件事有什麽值得感恩?此人回答,感謝主,我是被搶的,而不是那個搶劫者。

      我們究竟為什麽感恩?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到底做成了什麽大工?

      最近學教會發展史,中世紀的神學家提出幾個理論,挺有意思。

      第一是替罪代償論。因為人太敗壞墮落,神義憤難平,必須予以懲罰。耶穌替我們在十字架上受死,平息了神的忿怒。白白得到赦免的人為此感恩。這個觀點簡單痛快,不足之處是讓一個全然無罪的耶穌為罪人死,這安排本身公義嗎?

      第二種是欠債滿足論。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打個比方,一個極其優秀的父親,生了一個差勁的兒子。人們看到兒子時忍不住指指點點地批評,這家夥哪兒像他父親啊!太給他父親丟人啦!連帶著父親的形象都受損。從這個角度,人人都欠了神的榮耀之債。耶穌則是最貼心的兒子,完美聖潔,順服神的旨意到一個地步,心甘情願在十字架上受死。耶穌的美德像是有餘的賬戶信用,可以分給眾人。從此人也不欠債,可以與神和好。

      無論哪種說法,十字架上的死絕對不是全部,三天後耶穌的複活才是高潮。耶穌的信徒不僅效法祂的死,更要效法祂的生。所以有道德影響論,耶穌的完美道德為信徒樹立美好榜樣,激勵他們成聖。還有屬性互通論,信徒通過讀經禱告,領受聖餐,越來越多地分享並擁有耶穌的生命,越來越像神。

      無論何種理論,表達的事實是一樣的。我們從注定滅亡的世界中被救贖出來,進到神的家裏。一切美善的都出於神,與神隔絕是地獄,與神同在是天堂。最壞的被挪去,最好的白白賜給了我們。地獄天堂之間的一切,健康、能力、名望、財富、家庭等等,全是短暫、相對的;而永恒、絕對的祝福已經在我們手中。為此,所有信徒都當獻上無盡的感恩,這是理所當然的。

      傑克在新家裏也許仍然會有不開心的時刻,但他的結局和一個流浪街頭的人相比,已經是天壤之別,不可同日而語。因著盼望、信念和愛,他一天天成長,滿心感恩。這便是基督徒的寫照,也是基督徒事事感恩的緣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