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朝抗美去,歸國未回鄉。
侄子投書去,康居問短長。
史維華在班上同學下鄉期間,見樓下菜地缺水,便獨自澆了幾次。聽說同學們要回校,他又把門窗打開,透透空氣。隨著同學們陸續回校,他也停止了在紅樓四十多天的卡片工作。
一天,維華想起好長時間沒有給在北京工作的小叔寫信了,便寫信去問候。同時匯報了家鄉情況和自己的學習感想。不久,他便收到了小叔祝康的回信,隨信還寄來了一張全家照。他仔細地看著照片,除了小叔見過一麵,其他如小嬸、大姐、小弟他都沒有見過麵。而且小叔也上了年紀,顯得蒼老多了。雖然穿著軍裝,但已沒有當年那樣英俊了。這也難怪,南征北戰,國內國外,烽火硝煙,冰天雪地,就是鐵人,也會鏽跡斑斑了。聽父親說,小叔身上至今還存著幾塊沒有取出的彈片哩!
小叔在信中誇獎維華學習上進,有出息。說:“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在共產黨領導下,不僅政治上、經濟上翻身了,文化上也翻身了。要珍惜這個機會,好好學習,學出本領,將來為國家建設作出大的貢獻。在學好文化知識的同時,要關心社會,關心國內外大事,做一個合格的無產階級接班人。”
在信中,小叔分析了國內外形勢,談到目前國家經濟困難的主客觀原因。他告訴維華,困難是暫時的,黨和國家正在調整政策,采取措施,發展經濟,解決困難,情況一定會慢慢好起來的。
小叔告訴維華,照片中的嬸娘在北京軍區醫院做護理工作,再過兩年就要退休了。大姐忠梅已經在工廠工作,兒子維國正在上高中,希望他也能考上大學。你們雖然沒有見過麵,但有血緣關係,你們可以互相通信,談談學習,談談理想,互相促進。
小叔的信,解除了維華心中的一些困惑,給維華增添了克服困難的力量。維華接信後,又立即給叔叔回了信,表示要遵循叔叔的教導,努力學習,不誤青春,立誌報國。同時遵照叔叔的意見,給尚未謀麵的小弟維國也寫了信,談了自己的學習體會。
史莊隊的結巴大哥近來有很大轉變。他在生產隊喂牛很負責任,每天早起給牛添草添料,晚上便住在隊房裏,夜裏還到牛棚察看兩次。白天還時常用大木梳給牛梳梳毛,拍拍肩,牛感到很舒服。慢慢地牛對結巴產生了感情,一見他走近,便搖著尾巴,仰起頭,好像表示歡迎的樣子。有時還聽到牛哞哞哞地叫幾聲,好像在說“謝謝,謝謝!”
結巴在隊房誠心誠意喂牛,在家也就省事多了,罵人也少了,吵架也基本停止了。高大嫂見了也很高興,少生許多氣,巴不得他整天呆在隊房裏,和牛做朋友。
薑二舅見結巴變了,變得勤勞了;牛也變了,變得膘肥腿壯,毛發油亮。他奇怪是牛改變了結巴,還是結巴改變了牛。他以往的擔心消除了。結巴維鬆不僅一心一意喂牛,還抽空照看薑二舅,幫他擔水,抱柴火,曬被子。
莊上人見了,都對結巴改變了看法。認為這個人除了沒勁頭,幹不了重活,好罵老婆,其他方麵還有可圈可點的地方。雖然當不了英雄,但還可以做個好人。
結巴對自己的名字很不滿意,他說:“維鬆,這個名字一聽就不好。鬆鬆垮垮能好嗎?自己所以不被人看重,所以發不了財,所以打不過老婆,和這個不好的名字都有關係。於是,他蘊釀改名。
一天,他見到維新說:“大哥,你是有學問的人,能不能替我改個好名字?”
“這不好辦!你的名字已經上了家譜了,不好改了。再說,都四十多歲人了,人們早就知道你的大名了,改了,誰知道,誰承認。”
過了幾天,維鬆和莊上幾個人到東莊誌純家去出禮,上賬時,他又叫人家給他改名。上賬先生說:“名字是父母給起的,不好改。”
維鬆說:“你們太守舊了,幾千年國家的名字都能改,我這才幾十年的名字就不能改啊?”
大家沒想到結巴還會這樣作比較,似乎有充分理由,但上賬的人還不願給他改,對他說:“要改的話,找原來給你起名的人去。”
結巴說:“起名的人死了,哪裏找去?”
史學榮說:“你就給他改了吧!反正他又不是名人,不是大幹部,改了也沒有什麽影響,隻要我們村裏人知道底細就行了。”
被學榮這麽一說,上賬的人望望結巴說:“你覺得什麽名字好,我一時想不出來啊!”
站在一旁的史維山說:“幹脆,就叫史維好吧!沒有比‘好’字更好的字了。”
結巴一聽,忙說:“好,好,好,就叫這個名字。”
上賬的人說:“這能算名字嗎?”
不過他還是尊重本人的意見,寫上了這個新改的名字,怕人不知道,又在下麵加個括號,注釋說“原名:史維鬆,史莊人氏。”
鄉下新鮮事,結巴要改名。
人人爭進步,社會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