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無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正文

醫路心語(79)要不要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膽固醇?

(2025-09-01 07:36:30) 下一個

醫路心語,一位美國華人心髒科醫生的行醫筆記

79. 要不要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膽固醇?

經常看到網上有網友討論要不要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膽固醇,是不是他汀藥物對身體有害?作為一名平時經常做醫學科普的心髒科醫生,有必要來給大家談談目前醫學上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當然,最後的決定是你和你的醫生共同做出。

我們知道高膽固醇水平是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決定ASCVD的發生和發展還有很多因素共同參與,比如,糖尿病,高血壓,肥胖,吸煙,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情緒緊張等等。大家可以看一下“醫路心語”第二篇“健康生活8要素”中對ASCVD預防的推薦。

今天討論的主題是他汀類藥物和膽固醇。請大家看一下“醫路心語” 第七篇“說說他汀類藥物治療的科學依據”

那麽,什麽人群需要使用他汀類藥物

簡單來說,有四類人群需要使用他汀類藥物,數據來自大量臨床試驗研究結果,也是目前醫學指南的推薦。

第一類人群是已經有心血管疾病(ASCVD),比如冠心病,心梗,做過心髒支架或搭橋手術,中風病人。指南要求使用他汀類藥物把基礎LDL降低50%。我一般建議此類人群LDL至少低於70,最好低於55 。

第二類人群是原發性的高膽固醇血症,是家族遺傳性疾病,LDL大於190。指南建議使用他汀類藥物把LDL降到100 以下。

第三類人群是糖尿病病人。沒有上述兩類情況,有糖尿病而且LDL大於70,需要使用他汀類藥物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第四類人群是40-75歲的廣大人民群眾,沒有上述三類情況,怎麽辦?這時候,指南建議大家使用ASCVD的計算公式來估算你的ASCVD的風險。請大家看一下“醫路心語”第十二篇”預測心血管疾病的簡單公式“。如果十年風險大於20%,劃歸到第一類人群按照ASCVD治療需要使用高強度他汀類藥物。如果十年風險在7.5-19.9%,指南建議使用中度劑量的他汀類藥物控製膽固醇。如果十年風險在5-7.5%之間,他汀類藥物可用也可不用,建議與醫生討論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而決定。如果十年風險小於5%,指南不建議使用他汀類藥物。

對於降血脂的藥物,除了他汀類藥物,還有膽固醇吸收抑製劑(依折麥布 Ezetimibe),PCSK9抑製劑(依洛優單抗 Repatha),SiRNA 藥物因利司然 Inclisiran(Leqvio),Bempedoic aid (Nexletol)。他汀類藥物是控製膽固醇水平的主線藥物,如果控製仍然不良,可以在他汀基礎上加上述藥物進一步控製。如果病人有對他汀類藥物不耐受(副作用嚴重),可以使用上述藥物治療高膽固醇。

大家經常還問的一個問題是,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常見的有肌肉酸痛症狀,其實臨床上並不常見,真正的肌肉副作用很少,很多時候可以調節藥物有很好的控製,比如水溶性的他汀類(pravastatin, rosuvastatin)對肌肉更友好。他汀類藥物的肝損傷非常少見,很多和基礎肝疾病有關比如脂肪肝,酗酒等等。

他汀類藥物是不是引起糖尿病?是有這個風險,但是風險很低。基本上是他汀類藥物產生一個糖尿病的同時預防了5次心梗。

他汀類藥物是不是與癡呆有關?目前臨床數據不支持這樣的結論。而且很多老年癡呆是腦部小血管粥樣硬化病變的結果,他汀類藥物可以預防和控製這方麵的癡呆。

最後劃重點,1. 心血管疾病的預防需要貫徹“健康生活8要素“。2. 有四類人群需要控製膽固醇。3. 他汀類藥物是首選降膽固醇藥物。4. 如果有對他汀類藥物不耐受的,可以有其他藥物來控製膽固醇。

(更多醫學科普知識關注微信公眾號:第二診療意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南山無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undefined' 的評論 : 大多醫學臨床試驗年齡到75歲,現在人活得更長了,這些指南也可以用在80歲以上的人群。對於90歲以上的人群,我一般就不強調指南推薦了。
floatingforever 回複 悄悄話 非常感謝!
556517 回複 悄悄話 有沒有對75歲以上老人的服藥指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