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那些故事 (小說連載)
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前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第三季
(一)
上午。
確切的時間是早上7點。
李建站在角落裏。
心髒科會議室,今天人很多。
李建作為第一年內科Intern,是醫院裏地位最低輩的那個人群,在會議室位置都坐滿的情況下,他理應站在那兒,而且是光線暗淡的角落裏,因為沒有人會注意到他,他的存在也不會影響到任何人。
李建的目光在重重疊疊的人群中穿過去,就看到了會議桌對角上的老唐。
老唐不姓唐,他是個地道的美國人,名字是唐納德,唐老鴨的唐。
老唐是心髒科第一年“肥佬”,Fellow,和李建一樣是在接受培訓,需要經過一段苦難曆程,最後才能到達終點,成為正式醫生。
同樣,第一年的“肥佬”是心髒科裏地位最低的人群,幹髒活累活的那群人。
老唐是個很高大的人,甚至身體有些臃腫,但卻長著雙很靈巧的手。
現在的他正坐在會議桌旁,麵前放著一個筆記本電腦,迅速的在鍵盤上打字。
他的手法看來並不是十分靈巧,但是速度很快。在會議開始前的幾分鍾,臨時把要加入的內容輸入,速度是最重要的。
這個月李建參加心髒科病房會診的輪轉。
第一年內科Intern培訓,可以有一個自選的輪轉月。或許是受到胡何的影響,李建很想見識一下美國心髒科的工作情況,或許他有考慮今後申請心髒“肥佬”?
心髒科每天一早開始的是晨會,一周五天,每天晨會內容不同。
周一是多學科病例討論,周二是心超講座,周三是心髒電生理講座,周四是心髒介入講座,周五是Board Review。
今天是周一。
會議室擠滿了心內科和心胸外科的醫生們,還有他們各自手下的“肥佬”,住院醫生和醫學生。視討論病例的不同,很多時候還會邀請放射科,病理科,或一些相關科室參加。
會議室內隻有一個人有座位沒有坐著。
這人叫史密斯,是心髒科大主任。
史密斯很壯很矮,60歲出頭,亂蓬蓬的頭發也不梳理。到了他的地位,不修邊幅是學究的褒義詞。
誰也不知道他哪裏來的關係,每年都會有一兩篇Nature,Science級別的文章帶上他的名字。
有人說他師出名門,有人說他家族顯貴,但卻從來沒有人敢去問他。
他旁邊坐著一個氣質貌相與他絕然迥異的人。
這人很年青,40歲出頭,大家都叫他小K,他有一個很長竄的名字,是波蘭裔的美國人,沒有人能夠在第一次見麵時讀完整過他的名字,名字的開頭是個K。
小K當然是史密斯的朋友,但看來卻一點不像是朋友。
他們根本是兩種完全不同類的人。
小K看來仿佛是個很隨便,很溫和的人,他很喜歡笑,很喜歡交朋友。
他可以和任何人打上招呼,聊上天。有人曾經看到他和醫院打掃衛生阿姨站在樓道聊了半個小時的話。
小K是心髒科“肥佬”培訓部主任。很多人認為,他將是史密斯之後大主任的熱門人選。
這時史密斯攤開雙臂,雙手上下擺了擺,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史密斯平時隻參加每周一的多學科病例討論,其他晨會時間他不會出現。
他清了清嗓子,仰了仰脖子,很有底氣地宣布道:“歡迎大家參加周一的病例討論,下麵有第一年肥佬唐納德開始做匯報。”
他坐下的時候,堅固的椅子顫動的抖了一下。
小K故作驚訝的扭頭看了一眼史密斯的椅子,是不是他留意這個椅子已經很久了?
(第三季的寫作內容將模仿古龍體來呈現給大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猜猜每個故事中借用的是古龍的哪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