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無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正文

“我們的那些故事”第二季“此心安處是吾鄉”(二十)

(2022-11-29 18:25:13) 下一個

我們的那些故事 (小說連載)

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前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第二季 (完)

  • 此心安處是吾鄉

(二十)

紐約的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季節,秋高氣爽,氣溫宜人。

進入10月份,不同樹種的樹葉一層層變換著顏色,特別是沿著哈德遜河穀北上,丘陵山川疊嶂,色彩斑斕重疊,幻若油畫,美不勝收。

十月的一個周末,李建走在布魯克林八大街上。

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兩旁的華人商鋪好不熱鬧。每次來八大街,李建都有夢回中國城市的感覺,很熟悉,很放鬆。今天他如約來拜訪阿強一家,路上買了一個蛋糕作為見麵禮。

阿強和阿珍一起給李建開了門,兒子小強藏在他們的身後,時不時探出頭來窺視李建。

一室一廳很小的居住麵積,但是在阿強和阿珍的布置下,整齊幹淨簡單明快。

李建當晚有夜班,大家以茶代酒,都是同齡人,自然共同話題很多。打開話匣子後,阿強很健談,阿珍從廚房跑進跑出招呼著爐子上的菜肴。

李建對阿強他們的身份很有興趣。阿強也是毫不隱瞞,有一說一。

李建好奇的問道:“我看到八大街上很多人講閩南話,是不是都是你們的老鄉?”

阿強點點頭回答道:“是,這一片唐人街很多都是我們福建來的,不瞞你說,大多都是偷渡來美國。”

李建更加好奇的問道:“我也注意到偷渡來美國的福建人很多,這是為什麽呢?”

阿強給出了他自己的解釋:“我認為有三方麵的因素。第一是風俗,福建靠海,有海洋文化的作用,老一輩就有很多下南洋去印尼馬來,福建人血液裏有闖蕩的基因。第二點是福建的地理經濟因素,福建土質以偏酸性的紅壤為主,外加丘陵地貌,很多糧食作物不適種植,所謂”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描述,就是指福建山多水多但田少,福建的口糧不能做到自給自足。另外福建鄰近台灣,早年國家政策不發展福建工業,就怕一旦台海失控工業受損嚴重。這些原因導致福建經濟比不上其他省份,也促使大家出走,往內陸走就是給人打工,一樣是做工還不如跑國外,工錢還高很多。第三點是攀比,我們附近誰誰出國了,寄錢回來了,建新房了,消息互相傳的很快,都以為國外是滿地黃金,誰出去了都能成功。”

李建看到阿強侃侃而談,分析問題很有見地和深度,不由的佩服起來。

李建很關心的繼續發問:“那麽你們來美國後世身份如何解決?”

“這個倒是不難,”阿強呷了一口茶,繼續解釋道:“唐人街有很多專門做身份轉換的律師,隻要給錢,都可以幫你辦好,從政治避難到綠卡申請,一條龍服務。”

阿強看到李建詫異的眼神,知道他不明覺厲,嘿嘿的笑道:“這不是給律師做廣告,是需求在那裏,都是現成的版本大家跟著做下來。申請政治避難6個月,之後綠卡再6個月,現在我們一家都是綠卡,合法身份的。”

“真的嗎?” 李建張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聽到話,感到不公的說道:“阿強你知不知道,我來美國6年了,一直學生身份,熬到綠卡還要三到五年。”

阿強安慰李建道:“建,我們和你不同,辦了這個身份後一段時間不能回國的。”

李建點頭稱是,奔波異鄉,各有各的難處。

李建詢問道:“你們剛來時,一定受了不少的苦吧?”

阿珍正好進屋,聽到李建問題,幫阿強回答了,“唐人街華人還是很抱團的,互相幫助,而且幾個華人社團的義工很熱心,起到很大作用,不論是法律谘詢還是身份調整的事,問到他們,都會告訴怎麽去做。我們綠卡下來後,因為低收入,社工幫我們申請Medicaid,現在看病住院都是免費。這個房子屬於廉價屋,也是他們幫著申請的。”

阿強怕李建誤解,馬上插話道:“我們生活安定,收入增加之後,不需要Medicaid,不會繼續占政府的便宜。”

男人畢竟是更要麵子的。李建聽懂阿強的話,對他很理解的點點頭。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這些居民不論是祖輩還是自己都是從世界各地,遠泊重洋,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來到美國打拚。美國的保障和競爭機製健全,機遇和風險共存,隻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獲。象李建這樣,考試出國讀書再做醫生,走的是精英道路,雖然路途上會有磕磕碰碰,但畢竟看得到努力的方向和未來。而阿強他們,進入美國從底層生活開始,他們的命運將有千差萬別。阿強為人正直積極向上,得到社區的幫助,很好的融入美國社會,懂得感恩,應該會有回報社區的機會。但是有些人意誌不堅強,自暴自棄,很容易會走上歧途而悔恨終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